APP下载

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发展与变化研究

2017-05-12陈相宇

中国经贸 2017年8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变化

陈相宇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会计作为商业经济的标准语言之一,不断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作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企业准则未来国际趋同化發展给予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变化;趋同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交易越来越频繁,国际市场资本也逐渐开始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走向趋同是商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然。此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让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到,建立一套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体系对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更好地执行金融风险监管和参与公司企业的决策管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对会计准则的世界趋同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必然。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部分学者开始学习西方的会计核算体系探索创建我国的会计准则,随着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有了第一个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二是以具体准则发布的会计准则具体化阶段,从1997年至2001年,我国财政部通过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先后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开始走向具体化。三是会计准则体系化、国际化趋同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节奏步伐加快,经济、贸易和资本的国际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的会计报告制度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开始走向趋同或完全引用,我国的会计与国际接轨凸显出迫切性。但由于我国自身的特殊性,走国际趋同方向成为会计准则发展的必然。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形成了一套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三、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的全面系统规定,必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从而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体现了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政策导向和基本原则。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改善了原基本准则中的存在与现实内容和情况不一致的情况,较好地与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协调,也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的发展方向,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渡,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是财务会计目标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一财务目标兼具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

二是取消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提出了会计信息的8项质量要求。取消了会计核算原则中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增加了权责发生制的基本会计假设。重新定义了六大会计要素,收入和费用,引入资产负债观,强调了经济利益的流动性。同时利润中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同时规范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强调一般采用历史成本法来进行计量核算。

三是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了公平和自愿性,使得定义更加精确,同时也排除了旧定义核算中含有不公允情况的发生。此外对公允价值的确认时间进行了明确,使得可操作性更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四是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同时,存货的借款费用一定条件下可以资本化,对于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影响较大。如房地产和大型工程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如果借款较多,在新准则下可以把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这样大大降低这些企业的当期财务费用,提高当期利润。与此同时,存货的成本将会有较大地增加,影响企业的毛利润。

此外,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企业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处理方法和投资性房地产等一系列具体操作上引起变更和变革,从长远看,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趋同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的开放水平。但是,新会计准则的应用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财务报表数据的计算计量差距,对企业发展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影响。

四、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发展方向

从整体形势上看,随着国际经济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是必然现象。但是受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不适于直接采用IFRS。国际会计中采用的是“编报财务报表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而我国采用的会计准则与我国的实际宏观经济情况相符合,更加注重本土的实效性。因此我国会计基本准则的应用发展既要渐进式的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的优势方面的趋同,又要保留中国的特色,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的等效性。当前会计作为国际商业性语言之一,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部分采用和完全使用 IFRS财务报告准则。虽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但IASB不断出台新的会计准则会导致差异性不断扩大,如何保持与IFRS持续性的等效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因此我国要不断研究IASB出台会计准则政策依据,加强与IASB的对话与合作,争取在IFRS的变化发展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引导与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等效性;另一方面,我国要不断加强国内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发展,在准则的形式制定和执行解释上做好趋同化、等效化的准备。

2.加强会计相关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工作。由于我国的会计基本标准则规范了我国会计采用的具体方法,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习惯了这种方式。而IFRS只是提供了相应的原则,而且在中间翻译和语言文字、解释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如果我国在用这一体系,会导致会计确认和职业判断上的困难,导致会计操作的失效。因此未来发展上要不断加强会计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不断加强对国际IFRS报告制度的了解与学习,增强会计人员在原则基础上的会计判断能力、会计评估能力和会计决策能力,为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我国会计监管部门和会计继续教育机构的知识体系更新,不断适应未来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研究在执行趋同化会计准则中遇到的问题和反馈、建议,激发会计工作人员自身能力和素养的不断提升。

3.加强IFRS区域性趋同的试点尝试。加强IFRS区域性试点尝试,是为了更好地探究在趋同中,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IFRS制度下的相关适应性问题及其IFRS自身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我国在与IASB的对话交流中把握话语的主动权,促进IFRS与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融合与交流,增加等效性。

五、结语

总之,我国会计准则的变化发展要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走与IFRS不断趋同的发展道路,保留中国的特色,需要不断加强对IFRS的制度了解和与IASB的对话合作。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的内功,做好会计相关部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为将来会计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辉,许家林.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J].财会通讯,2006,(1).

[2] 秦晓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3] 郭岚.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N].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杨蕊帆.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策略及发展前瞻[J].山东工业技术,2014,(17):155.

[5] 孙明.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几个主要变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6.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我来添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12号征求意见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