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赣榆区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探讨

2017-05-12姜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姜英

摘要 介绍连云港市赣榆区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的技术目标与思路、实施方案、技术突破与创新点、关键技术措施、配套技术应用及推广应用手段,以期提高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取得水稻高产稳产。

关键词 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江苏连云港;赣榆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52-01

连云港市赣榆区水稻近年来病毒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生严重。为了科学防治,示范推广了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技术目标与思路

应用耐病品种、进行种子处理、合理调整水稻播栽期“避虫控病”、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水稻阻断灰飞虱传毒途径、使用药剂科学防治灰飞虱,即抗耐病品种选择→建立核心示范区→调整优化农药品种→科学防治传毒介体灰飞虱→推广栽培避病措施→推广应用防虫网覆盖技术。

2 实施方案

集成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并进行技术示范;开展基地观摩和技术培训,向示范基地周边进行技术辐射推广;进行技术辐射推广工作,并进行工作总结。

3 技术突破与创新点

一是防虫网覆盖秧田技术,大龄秧田周围设置防虫栏板技术[1];二是调整播期栽培避病技术,水稻旱育秧、机插秧等省工、节本轻型栽培技术;三是灰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

4 关键技术措施

4.1 综合防控水稻病毒病

一是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在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塔山镇和海头镇及周边辐射区等核心区选用连粳7号、徐稻4号等高抗品种。二是适期播种。连云港市赣榆区灰飞虱一代成虫羽化盛期、迁移盛期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中旬,此期水稻处于出苗至分蘖期,易感病毒病。为了避开一代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可采用机插秧、小苗抛栽等推迟播期的栽培方式,减轻水稻病毒病的危害。三是秧田覆盖防虫网无纺布。为了阻止灰飞虱迁入和传毒,在水稻播种后用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四是科学防治灰飞虱。机插秧在揭开无纺布后立即用药,并在移栽前2~3 d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大田生长期,活棵后、三代灰飞虱若虫高峰期各用药1 次,药剂可选用吡蚜酮、毒死蜱等,用药量根据带毒虫量确定,注意持效性好与速效性好的药剂配合、交替使用,延缓灰飞虱抗药性的产生[2]。

4.2 典型引路

在青口镇贺岗村、塔山镇小莒城村、海头镇垒堆村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33.33 hm2,进行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一是推广应用抗病、耐病品种徐稻4号、连粳7号;二是推广应用防虫网覆盖秧田,大龄秧田周围设置防虫栏板,阻止灰飞虱迁入传毒;三是推广避病栽培措施,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机插秧等省工、节本轻型栽培技术,调整播期;四是科学防治灰飞虱,重点做好麦田穗期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盛期及本田二、三代若虫发生盛期等传毒关键时期的防治工作,优化调整农药品种,交替用药,适时推广毒死蜱、吡蚜酮、病毒必克等药剂防治。通过试验示范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区[3]。

5 配套技术应用

将调整优化农药品种、栽培避病、防虫网覆盖配套应用防治水稻病毒病等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一套“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在赣榆区的青口镇、塔山镇和海头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药、栽培避病、防虫网覆盖等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并将试验成功的新技术进行推广,通过技术培训、典型示范的方式将“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全面推开。水稻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病虫害发生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农药使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4]。水稻种植效益明显提高,技术推广到全区。

6 推广应用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明白纸、培训会、现场会等多种平台,向廣大农民宣传灰飞虱及白背飞虱传毒知识和水稻病毒病防控技术。水稻病毒病防治覆盖率在94.7%以上。在水稻生长期间组织人员现场观摩4次,参加观摩农民444 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3期,参加培训农民375人次。发放水稻病毒病防治等技术明白纸、宣传资料、技术小册子达5 500余份。通过技术培训、典型示范、专家指导、田间观摩,全面推广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提高三新技术覆盖率和应用效果,覆盖率达到92.9%,农民满意度达到95%。

7 结语

通过示范推广水稻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核心区增收3 360元/hm2,辐射区增收2 730元/hm2,使核心区与辐射区水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得到了提高,增加了产量,提升了品质,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区的水稻生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8 参考文献

[1] 陈卓,宋宝安,郭荣,等.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0(12):13-18.

[2] 李粉华,孙国俊,季敏,等.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5(2):137-139.

[3] 谢联辉,林奇英.我国水稻病毒病研究的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1984(6):58-65.

[4] 蒋庆琳,李鹏,张曼丽,等.海南省水稻病毒病防治配套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3(1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