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宁乡县羊群布鲁氏 菌病横断面研究

2017-05-12宁华杰刘增再郑姣妹唐爱明张秧秧

中国动物检疫 2017年5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养羊

宁华杰,谭 丹,薛 爽,刘增再,陈 智,郑姣妹,唐爱明,张秧秧,林 海

(1.长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3;2.宁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宁乡 410600)

湖南省宁乡县羊群布鲁氏 菌病横断面研究

宁华杰1,谭 丹1,薛 爽1,刘增再1,陈 智1,郑姣妹1,唐爱明1,张秧秧2,林 海2

(1.长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 410013;2.宁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宁乡 410600)

为了解湖南省宁乡县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同时为该地羊群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针对宁乡县养羊户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宁乡县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率为5.02%(95%CI:3.36%~7.19%),个体真实流行率为7.44%(95%CI:6.57%~8.38%);从空间分布来看,布鲁氏菌病集中流行于养羊较多的中部丘陵地区,且感 染相对严重。建议根据布鲁氏菌病流行程度,分区域逐步开展疫病净化工作。

布鲁氏菌病;羊群;流行率;横断面调查;净化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系统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可以在动物间、动物-人间交叉传播,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养殖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宁乡县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部,境内主要为丘陵地带,植被丰富,气候适宜,适合山羊放牧养殖。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规模养羊户数量日益增多。据统计,县内小规模养羊户(存栏量<100头)年出栏数占年总出栏数的96%左右。湖南省属于农业部家畜布病防治区域化管理的二类地区,布病疫情呈稳定控制态势。但自2010年宁乡县首次报告发生布病疫情[1]以来,人间布病病例数及动物感染数逐渐增多[2],尤其是在养羊户集中的地区。为了解宁乡县布病的流行现状,开展了针对该县羊场的布病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定义

阳性羊:对通过虎红平板凝集初筛阳性的样品,经试管凝集复核的垂直联合试验检测仍为阳性的羊只。

阳性群:群内至少有1 只羊检测为布病阳性的养羊场户。

阳性乡镇:至少检测出1个布病阳性养羊场户的乡镇。

1.2 研究群和单元

研究群:结合宁乡县布病防控工作,2015年6—10月期间,对该县30个乡镇的553个养羊户进行全面普查。

研究单元: 6月龄以上的羊只,对种羊和流产母羊必检。

1.3 抽样策略

根据宁乡县各乡镇羊的存栏情况,进行两阶段抽样[3]:

第一阶段,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养羊户,按照估计流行率方法采样[4]:95% 置信水平,预期流行率p=5%,可接受误差e=1.9%,采样量(n)计算公式如下:n=p(1-p)×1.962/e2。

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计划抽取的506个场户,按每个村养羊户的比例分配,每户按照10%的比例,采取基于风险(如果有种羊或流产母羊)或者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样品。

1.4 检测方法

对采集的血清,先用虎红平板试验进行筛检;对筛检出的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诊。据文献报道[5]: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80%,试管凝集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90%,垂直联合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98%。

1.5 数据分析

血清流行率的计算:根据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获知该地区羊布病的个体表观流行率和群表观流行率,通过查阅文献确定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代入公式算出真实流行率。真实流行率的95% 置信区间(CI)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为真实流行率,Z为标准正态分布中概率0.05 对应的统计量,n为抽样数量。

2 结果

2.1 羊群布病流行率

2015年,根据抽样策略,共对宁乡县30个乡镇553户羊场抽取样品3 352份。经实验室检测,检出阳性乡镇10个、阳性场数33个、阳性样品264份,故表观群血清流行率为5.97%(95%CI: 4.14%~8.28%),真实群血清流行率为5.02%(95%CI:3.36%~7.19%);个体表观血清流行率为7.88%(95%CI:6.99%~8.84%),个体真实血清流行率为7.44%(95%CI:6.57%~8.38%)。从检测结果来看,调查场户的个体流行率偏高,超过国家布病防治计划中规定的控制标准(流行率<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15年宁乡县羊群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统计(单位:个/份/%)

2.2 阳性场户空间分布

宁乡县共有30个乡镇,其中有10个乡镇检测出布病阳性户,各乡镇的场群阳性率在2.94%~42.11%之间。感染场户内的个体阳性率在2.19%~36.14%之间,平均为10.8%。从阳性乡镇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宁乡县中部丘陵地区养羊户较多的乡镇(图1)。

图1 2015年宁乡县布病阳性乡镇分布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首次对宁乡县羊群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从总体情况来看,该县羊布病的场户流行率为5.02%(95%CI:3.36%~7.19%),个体 流行率为7.44%(95%CI:6.57%~8.38%);阳性场户分布在10个乡镇,主要集中于该县中部丘陵地区。这些地区植被相对丰富,羊群养殖密度较大,感染布病风险 较高。10个阳性乡镇的,场流行率、个体流行率和空间分布较一致,比如大成桥、横市、喻家坳等乡镇处于中部丘陵地带,且相距较近,场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较高,因此防控难度较大;而黄材镇、回龙铺镇、老粮仓镇等处于山区地段,有天然屏障保护,分布零散,从而场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较低,防控压力相对较小。但从历年羊群布病监测和人感染布病数据来看,阳性群主要集中在这10个乡镇,因此这些乡镇依然属于该县重点监测防控的对象。

湖南省属于农业部家畜布病防治区域化管理的二类地区,因此该县羊布病的防控措施主要以监测、扑杀为主,对羊只不进行疫苗免疫,一旦检出阳性立即扑杀。虽然布病疫情相对比较平稳,但从监测的数据来看,阳性预测值并未逐年下降,可能原因为:

一是当地特定的养殖模式,据调查当地养羊户主要以中小规模为主,养羊户易受利益驱使,不定期从外地购入未经检疫的低价羊只,到春节期间集中高价出售,如此反复,极易导致布病的引入。同时相邻养羊户存在共用种羊或放牧区现象,因此一旦有布病阳性羊只流入,污染了放牧区,就很难根除,甚至会长期扎根。

二是羊群布病监测时未区分高流行率的乡镇和低流行率的乡镇,同时关注的只是个体流行率,而对于羊群流行率及每年群阳性的分布情况没有深入了解,因此导致阳性乡镇的布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了解了该县羊群布病的流行率和阳性乡镇的分布情况,明确区分了布病阳性乡镇及阴性乡镇,从而重点加强对阳性乡镇的监测。对于监测阳性的羊只,建议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大对羊群布病免疫和检疫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序开展布病净化,最终消灭布病。

此次抽样设计不是很合理,尤其是第二阶段场内抽样。本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疫病,所以按照10%比例抽取个体,可能会导致部分场户抽样量不足,影响了群体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导致场户流行率估值低于实际值。在个别场户内采用了基于风险的抽样方式,重点抽检了种羊及流产母羊,这可能提高了群体检测的敏感性,对个体流行率估计上带来偏倚,导致个体流行率估计高于实际值。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4个乡镇的11个场户存在免疫布病疫苗的情况,血清检测结果基本为阳性,从而导致该县羊群布病阳性率高于以往监测数据。在本研究中并没有把免疫的场户剔除,在此特做说明。

[1]王晓之,申晓君. 长沙市首起布鲁氏菌病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1,27(7):672-673.

[2]申晓君,廖瑜,肖芳. 长沙市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与防控策略探讨[J]. 医学动物防制,2016,32(2):211-213.

[3]黄保续. 兽医流行病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沈朝建,王幼明. 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抽样技术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5]YAMEN M H,AMGAD M,SALAMA O,et al. Ruminant Brucellosis in the Kafr El Sheikh Governorate of the Nile Delta,Egypt:Prevalence of a Neglected Zoonosis[J].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2011,5(1):1-9.

(责任编辑:朱迪国)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Sheep Brucellosis in NingXia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Ning Huajie1,Tan Dan1,Xue Shuang1,Liu Zengzai1,Chen Zhi1,Zheng Jiaomei1,Tang Aiming1,Lin Hai2,Zhang Yangyang2
(1. Changsha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Changsha,Hunan 410007;2. Ningxia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Ningxiang,Hunan 410600)

s:In order to recognize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Brucellosis in sheep and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Ningxia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sheep fl ock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Brucellosis in sheep at the group level was 5.02%(95%CI:3.36%~7.19%),and that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as 7.44%(95%CI:6.57%~8.38%). Fro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the sheep Brucellosis was preval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Ningxiang,where sheep breeding scale was more lager. A piece of advice was given:gradual eradication of Brucellosis in sheep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sub-regional in view of the severity of Brucellosis prevalence.

Brucellosis;sheep fl ock;prevalence rate;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elimination

S851.3

:A

:1005-944X(2017)05-0001-03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5.001

长沙市现代农业科技资金专项重点项目(k1401005-21)

并列第一作者:宁华杰、谭 丹

刘增再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养羊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