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折患者施行中西医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7-05-11郑燕玲马绮慈陈资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郑燕玲 马绮慈 陈资资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骨折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折患者10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骨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值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骨折;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加上多数老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跌倒损伤事件频发,骨折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骨折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老年骨折患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功能受限严重等特点,加强临床护理对老年骨折实施手术患者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取本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并与常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讨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共入选研究对象104例,均为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年龄42~88岁,平均年龄(78.59+4.30)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9例和23例,骨折至治疗时间为2~24h,平均为(10.35±1.22)h。观察组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78.53±5.53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30例和22例,骨折至治疗时间为3~24h,平均(10.33±1.68)h。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及传统卫生宣教。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问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 面对手术这一应激源,大多数患者会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内分泌及循环系统,加上患者长期卧床,情绪多不稳定,均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此时,护理人员应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心理测试及交谈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及抵触情绪,提高患者战神疾病的信心。

1.2.2疼痛护理 患者术后24h切口均会出现剧烈疼痛,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并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疼痛。

1.2.3功能训练 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按照循序渐进的、由弱到强的原则,给予患者直腿抬高、髋關节屈伸、离床功能锻炼等,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逐渐的延长训练时间。

1.2.4并发症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的呼吸道清洁及防御功能低下,加上患者长期卧床,支气管分泌物会随着重力流向肺底,易引起肺部感染,此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训练,以此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压疮是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术后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等,保持受压面的干燥、整洁等。

1.2.5给予患者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为治则的中医按摩针灸治疗 避开骨折部位,选择肾俞、命门、腰阳关、华佗夹脊、委中等相关穴位进行适度按摩,缓解患者疼痛不适。

1.3观察指标 将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生活质量评分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进行评价,可分为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老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8.0软件中处理,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1两组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老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11/52),其中,肺部感染5例,下肢静脉血栓6例;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其中,肺部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各脏器机能逐渐衰退,术后康复过程漫长,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引起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些生理改变常引起患者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经过多项研究表明,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偏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因此,临床上常采用生活质量这样一个多维概念对患者的社会需求及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医学生理学认为,情绪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干预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从而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是其常见的症状,其会引起血管及肌肉收缩,影响切口的愈合。通过给予老年骨折患者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而术后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早日康复,降低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老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值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老年骨折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