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7-05-10覃娇

新课程·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侠士古汉语文言文

覃娇

(贵州省兴义市第五中学)

中学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只要翻开中学语文课本目录就不难理解语文教学对文言文的重视。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过多地强调对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培养,而对其他,如赏读、欣赏却重视不够。文言文教学被简单处理为古汉语教学,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教学似乎是文言文教学的全部。无疑,一篇篇美文被我们肢解为一堆堆冰冷枯燥的语言代码,这不但破坏了古诗文的整体美,而且使学生无法真正走进语言文字构建的艺术氛围中。文言文成了学生厌、老师怕的东西。在实行新课标的今天,文言文教学该如何走,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此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文言文教学在完成“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目标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并受到更多的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教学点。

一、注重整体感知,抓好“读背”环节

“读背”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之视为“死记硬背”。无数事实表明,接受这种教育(如,私塾教育)的人隔几十年后,不但对幼时所学诗文记忆犹新,而且语文功底不浅。读背的好处很多,在读背中可增加积累,培养文言文语感。熟读成诵的作品多了,感性认识就增强了,语言现象不陌生,对文言字、词、句的特点就会加深理解,掌握一定规律后,阅读其他作品便会轻松许多。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古代的名篇佳作大都讲究格律,极富音韵之美,是非常适合诵读的。我们提倡声情并茂的美读美诵。在吟诵中,我们可以比较完整地感知作品,加深对作品意境的体验和感悟。美读美诵实际上是一个含英咀华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听名家的配乐朗读(或老师范读),然后小声跟读,最后学生根据作品的风格,或慷慨高歌,或低吟浅唱,只要切中文意,不造作,真正用心去读,学生将很快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教师要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找到快乐,让美读美诵成为一种阅读习惯。

二、借助古文化知识的教学,激活课堂气氛

文言文中文化知识几乎无所不在,我们在教学中虽然不把它视为教学重点,但也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点,适当穿插介绍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而且在文化传承上,文言文教学责无旁贷地应做好这项工作,让学生多少有那么一点文化素养。提到“三足鼎立”,应明白“鼎”是什么东西;提到“冠冕堂皇”,应了解古代服饰中“冠”“冕”是不同的;提到“举案齐眉”应明白是怎么回事。在讲授《鸿门宴》时,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古代宴会礼仪常识,学生就会明白在课文高潮部分特意交代座次是有深意的。孰尊孰卑,孰强孰弱,两个军事集团的矛盾,力量悬殊,主要人物的性格通过座次分析便很清晰地显现出来。读《孔雀东南飞》时,教师给学生讲讲“七夕节”,让学生知道西方有情人節,我们中国也有,而且还有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七夕旧时妇女要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即乞巧。再如,讲《荆轲刺秦》时,教师提一提春秋战国四大刺客,讲讲要离、专诸、聂政的故事,明白侠士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对古代侠士多一些了解,更能理解荆轲身上大义大勇、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急人之困、奋不顾身的侠士风采。当然,一篇文言文涉及的古文化知识很多,我们不可挑出来一一讲解,但少而精的介绍,会给课堂带来轻松和趣味。

三、注重文本的人文意识,渗透情感道德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选的文言文大都是一些名家名作,既然我们不把它简单处理为古汉语材料,就应该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的人文性,披文入情,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情感道德的熏陶。读《烛之武退秦师》,就要让学生学习烛之武困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大局的爱国精神;读《过秦论》《阿房宫赋》《伶官传序》,就要让学生明白兴亡自取,以德治国的道理;读《陈情表》,就要让学生知道从儒家孝道演化而来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项脊轩志》,就要让学生认知亲情,珍惜拥有,学会感恩;读《赤壁赋》,就要让学生学会以超脱、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低谷;读《论语》《孟子》,就要让学生感悟先贤魅力,培养兼济苍生的儒家情怀,并吸收他们立身处世的智慧。

总之,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沉闷、枯燥、令人生厌的,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一定古汉语知识的同时,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让文言文课堂有滋有味,那样的课堂,学生能不爱上它吗?这时,文言文教学一定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侠士古汉语文言文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