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2017-05-10邢慧斌席建超

关键词:连片片区精准

邢慧斌,席建超

(1.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邢慧斌1,2,席建超2

(1.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旅游精准扶贫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以及时代特征所决定的。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应立足自身实际条件,充分尊重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规律,从旅游精准扶贫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方面系统实施“三位一体”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型。然而目前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如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用较低、旅游精准扶贫绩效差异较大、村民脱贫内生动力较弱、扶贫利益分配存在矛盾以及旅游扶贫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因此燕山-太行山片区在应用和推广“三位一体”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持续增强旅游精准帮扶的动力;(2)加强旅游精准扶贫管理;(3)切实改善旅游精准扶贫环境;(4)加强旅游精准扶贫识别和帮扶的精准度。

旅游精准扶贫;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涞水模式;模式创新

一、引 言

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而截至2015年底,中国农村还有5 575万贫困人口,可见我国脱贫形势较为严峻。我国贫困人口绝大多数位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全国经济发展综合排名最低的600个县中,521个贫困县位于集中连片特困区,占86.8%。这些片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贫困范围广,经验证明,传统扶贫方式对于这些连片特困区的扶贫成效并不明显。近年来旅游扶贫作用日益凸显,“十二五”期间,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预计“十三五”时期,旅游扶贫将带动1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3年以来旅游精准扶贫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这是传统旅游扶贫的升级和深化,是围绕贫困人口将精准扶贫、旅游扶贫、能力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观念扶贫和政府主导扶贫等扶贫方式的有机融合,是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综合效益的有效探索。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并没有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区构建较为系统的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模型,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扶贫攻坚工作。同时目前特困区的扶贫实践中存在的深层问题也对旅游精准扶贫模型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了更多挑战。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背景,以较有代表意义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以下简称燕太片区)为例,研究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模型和应用对策。本研究在对以往相关文献和燕太片区发展条件分析基础上,构建了燕太片区的“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模型。同时本研究以保定涞水为例分析燕太片区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以此为基础,针对燕太片区“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模型的应用和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模型

(一)我国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的演化和转变

我国旅游扶贫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河北涞水野三坡,四川九寨沟、贵州龙宫等景区借助乡村旅游,带动了大量贫困居民走上了致富道路。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扶贫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模式,主要包括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大旅游大扶贫模式、旅游试验区模式和对口旅游扶贫模式[1]。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以燕太片区为代表的14个脱贫困难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涵盖680个特困县,实践证明乡村旅游是这些地区脱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这些贫困地区地域广袤、条件恶劣且资源分布不均衡,传统旅游扶贫模式都不适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旅游扶贫现实条件和特征(表1)。因此在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实践中,需要对传统旅游扶贫模式根据特困区的现实基础和具体条件进行有效创新。

表1 集中连片特困区对常见旅游扶贫模式的挑战[1]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具体包括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措施、因村派人、扶贫成效六个精准,这是新形势下国家在扶贫攻坚方面做出的又一项重大部署,尤其针对的是脱贫困难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国在2020年如期脱贫关键在于精准扶贫,而尤其重要的则在于14个连片特困区能否坚持和贯彻精准扶贫战略而实现有效脱贫。精准扶贫是为了实现“扶真贫”和“真扶贫”的目标,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贫困居民而开展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位一体的新型扶贫方式。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首次完整提出了“旅游精准扶贫”概念。2015年我国旅游学术界出现了旅游精准扶贫的专题研究,此后发展迅速,2016年学术成果比2015年增长了4.8倍*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和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的以篇名为关键词的检索结果(截止2016年12月31日)。。然而这些理论成果基本上是针对具体案例的对策研究,缺乏涉及旅游精准扶贫模型的基础理论研究,邓小海(2016)以乌蒙山区为例深入剖析了识别、帮扶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初级的旅游精准扶贫系统框架[2](图1左)。陈秋华和纪金雄(2016)在邓小海所构建的模型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理论和观点,从帮扶内容、主体和措施具体解构了旅游精准帮扶,并从主体、内容和途径细化了旅游精准扶贫管理,具体揭示了旅游精准扶贫运行系统和反馈过程(图1右)[3]。这既是学术界首次涉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体系,也是自1996 年吴忠君在《论旅游扶贫》一文最早研究旅游扶贫以来,构建较为系统的旅游扶贫理论框架[4]。然而这两个模型都是基于乌蒙山区而设计的,而该片区作为民族地区,其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具有明显地域性,同时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喀斯特地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市所在的片区,其旅游扶贫政策环境较为特殊[5],因此据此所设计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型在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应该更多结合当地实际和现实基础加以创新。

图1 旅游精准扶贫概念体系的演变

数据来源: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43-46;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96-200.

(二)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基础和条件

燕太片区国土总面积为9.3 万平方公里,位于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腹地,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6]。该片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物资匮乏,土地石化、高寒、生态脆弱,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8%,水资源极度匮乏,全年平均因干旱受灾的人口达到40%,且交通极为不便,而且多数贫困县属于限制开发区域,难以开发现代工业。燕太片区约有1 097.5 万贫困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1% 和57.6%,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年,脱贫能力弱而且因自然灾害和疾病等原因返贫现象非常突出[7]。因此该片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重点区域,也是国务院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片区之一。长期以来,环首都贫困带和燕太片区一直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工程,然而成效甚微,从本质上看这源于该地区贫乏的工业资源、不利的交通区位、落后的教育条件等限制,其并不具备发展现代工业所必需的资源、区位、人才等要素。因此燕太片区脱贫攻坚必须变革传统扶贫的思路,整合其现有的产业要素,创新传统扶贫模式。

燕太片区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该片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该区多样的自然地貌类型[8],高山、丘陵、森林、湿地、草地、动植物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连片贫困区域与旅游资源富集地高度重叠,其中恒山、狼牙山等驰名中外。同时该区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同时作为京畿要地,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该区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和丰富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五台山、清西陵等享誉海内外。同时燕太片区毗邻京津等都市圈的区位又 为其旅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野三坡和白石山的旅游扶贫实践也证明,旅游扶贫是燕太片区脱贫攻坚的必由之路,而旅游精准扶贫是燕太片区脱贫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鉴于目前并没有普遍适合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因此有必要在新形势下结合燕太片区现实条件和基础,探索和创新其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三)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模型构建

燕太片区旅游精准扶贫应是立足于其特定环境和条件,围绕贫困人口,旅游精准识别、旅游精准帮扶和旅游精准管理三个环节协调一致以系统实现旅游精准脱贫的全过程,其中精准扶贫识别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前提,精准帮扶是旅游精准扶贫的关键和途径,精准管理是旅游精准扶贫的保障[2],而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是旅游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图2)。

图2 燕山-太行山片区“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模型

首先,燕太片区虽然具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但并非所有贫困地区都适合开发旅游产业,因此旅游精准识别不仅仅只是识别贫困对象的身份、致贫原因、脱贫能力以及参与旅游意愿,同时也得识别该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包括旅游发展适宜性、旅游资源差异性、旅游效力持续性和旅游脱贫有效性。

其次,在旅游精准帮扶中,既要采用传统方法从外部协助贫困人口脱贫,增强帮扶的外援动力,常见的方式包括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教育扶持以及物资扶持;同时更需要通过培训和激励,协助贫困人口改善自身脱贫条件,培养和增强帮扶的内生动力,主要包括信心帮扶、意愿帮扶、能力帮扶和机会帮扶。

再次,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是有效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的必要保障,主要从六个方面开展,其中资源及文化保护是旅游精准扶贫开展的资源保障,持续增强旅游项目的竞争力是旅游脱贫的市场保障,构筑多元协调管理机制是旅游扶贫的组织保障,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是旅游扶贫的动力保障,健全能力持续增强体系是旅游扶贫的功能保障,建立返贫动态监控系统是旅游扶贫的制度保障。

三、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

燕太片区涵盖河北、山西和内蒙古33个贫困县,其中涉及河北保定的就有8个,占整个片区的24.24%。可见,保定是燕太片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具体包括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和顺平县[7]。保定市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由山区和平原构成。保定有18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涉及8个县,其中7个贫困村为国务院确定的旅游扶贫试点村,同时保定阜平也是燕太片区唯一的国家级扶贫试验区。近年来保定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数一直稳居河北首位,2015年,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 634.37万人次,同比增长25.31%,旅游收入604.7亿元,同比增长47.39%,旅游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9]。旅游扶贫是保定市全力打造的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涞水作为燕太片区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重点县,探索的“涞水模式”更是成为全国旅游精准扶贫的典型,被列入全国旅游扶贫试点县[10]。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亲赴保定涞水县指导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本研究以保定涞水精准扶贫为例,通过对野三坡景区附近村庄的旅游精准扶贫现状的调研走访,分析燕太片区“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模型推广与应用中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推动燕太片区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尽快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可持续脱贫。

(一)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用较低

目前燕太片区扶贫资金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程度相对较低,立体扶贫资金筹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同时,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和使用精准度有待提高。目前燕太片区的扶贫专项资金大多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在产业带动和居民培训教育等方面则投入较少,而这对于增强贫困居民脱贫的内驱力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涞水旅游发展资金中,一大部分资金被用于贫困地区的景区建设,如厕所改造和道路绿化、硬化以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只有很少比重资金直接用于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精准度较低。同时涞水现有的扶贫方式仍然主要是以某个贫困区域作为扶贫单元,如首届旅发大会期间的旅游项目扶贫,这样势必造成非贫困人口更多享受了扶贫资源,而限于贫困户的识别存在困难加之脱贫能力有限,致使真正的贫困户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程度反而较低。另外,有希望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项目、餐饮和纪念品开发等旅游活动的贫困户无法获得足够的扶贫资金的支持,同时由于缺少担保,银行贷款也存在困难,由此导致旅游扶贫资金配置效率低,旅游扶贫项目难以有效开展。

(二)旅游精准扶贫绩效差异较大

燕太片区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贫困人口由于参与能力与意愿的不同而在扶贫效果上也存在明显差别。

1. 空间差异明显。涞水所推行的“景区代村、能人代户”的旅游扶贫模式,主要依托野三坡这一核心景区,带动和辐射周边贫困区域,这样势必造成以苟各庄、刘家河和松树口村等为代表的毗邻景区或者区位便利的村庄居民更多享受了扶贫资源和利益,而那些远离景区村庄的贫困户则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程度较低。而且这种区域差异随着旅游扶贫的深入发展变得日益剧烈,毗邻景区的居民脱贫后,由于视野的拓展和能力的增强,其增收速度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2. 人口差异较大。涞水贫困人口根据劳动能力和脱贫意愿,大致可以分为:无脱贫能力且无意愿,无脱贫能力但有意愿,有脱贫能力但无意愿以及有脱贫能力且有意愿的四类扶贫对象,旅游精准扶贫主要针对的是后三者。在苟各庄和松树口村,有些村民通过发展农家乐,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甚至有些成为了百万富翁。然而燕太片区贫困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弱病残的的第一类居民,而旅游扶贫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扶贫的一种方式,劳动能力是其帮扶脱贫的前提,因此旅游精准扶贫对于这些无脱贫能力和意愿不强的贫困居民,尤其是老弱病残居民,扶贫效果并不明显。

(三)村民脱贫内生动力较弱

燕太片区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而这又进一步影响到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视野和脱贫观念。目前燕太片区的贫困村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扶贫就是直接分钱的观念仍较为常见。另外,燕太片区目前获得扶贫资金的贫困户往往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教育滞后和落后观念制约,他们往往将获得的扶贫资金用于储蓄,既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旅游项目,因此自我发展能力有限,而这又进一步减弱了脱贫信心和降低了脱贫动机,这成为旅游精准扶贫开展的主要挑战之一。

(四)扶贫利益分配存在矛盾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涉及各级政府、企业、农户、社区、投资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11],因此主旨在改善贫困居民生活水平的旅游精准扶贫在平衡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矛盾方面存在较大难度,既要充分调动一切力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同时又要保证旅游扶贫工作对象精准。比如在涞水野三坡,景区管委会、三坡镇政府、村庄和农户之间由于利益矛盾致使相互沟通不畅,很多事情都要通过县政府来协调,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同样,在微观层面的镇与镇、村与村、户与户、企业与村民之间由于旅游扶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也较为突出。

(五)旅游扶贫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和论证

燕太片区的很多贫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因此盲目上马的那些劳动密集型的旅游扶贫项目,由于没有考虑到当地劳动力缺失的现实,致使有些项目短期内由于难以在当地获得充分的青壮劳力而难以有效实施。另外,一些贫困地区建设的高档酒店等旅游设施,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和乡村旅游发展规模,造成设施闲置和运营低效。此外,燕太片区旅游扶贫项目目前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而该片区涉及3省6市33县,这些基础设施普遍没有从燕太片区整体进行规划布局和科学论证,这种本位主义在涞水县各乡镇旅游扶贫发展中也或多或少存在。旅游业具有跨区发展的特点,同时燕太片区扶贫是解决该连片特困区的贫困而非某个固定区域,因此加强旅游扶贫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是燕太片区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燕太片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型的应用策略

燕太片区“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理论模型的有效推行,需要立足燕太片区现实条件和发展基础。通过走访调研,燕太片区目前在扶贫资金使用、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和意愿、旅游扶贫利益分享、旅游项目科学规划以及旅游扶贫绩效区域平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为燕太片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型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此,燕太片区“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模型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应采用相应策略。

(一)持续增强旅游精准帮扶的动力

首先,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燕太片区应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户,并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旅游帮扶信息动态反馈和督导机制,同时围绕各类贫困人口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力技能和旅游意识培训,加强对口扶贫和帮困的力度,以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就业能力和增强参与意愿,重点扶贫地区建设旅游精准扶贫示范基地。通过宣传、示范等形式转变农户“等、靠、要”的消极脱贫观念,树立苦干和自信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旅游精准扶贫的各种培训项目中,持续提高旅游从业技能[12]。

其次,重视组织和示范引领。燕太片区贫困居民自身脱贫能力有限,因此应加强贫困社区和村镇领导在旅游精准扶贫中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引导扶贫资金对接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旅游扶贫项目,切实提高旅游扶贫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旅游扶贫的精准性。同时注重培养当地优秀的旅游精准扶贫带头人和组织者,通过模范示范和产业带动等方式,形成齐心协力脱贫的氛围,围绕“三位一体”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不断拓展旅游精准扶贫的具体思路和创新运作方式。

再次,加强对社区领导和贫困村民的教育。旅游主管机构要通过产业示范、参观学习、组织培训等方式,拓展燕太片区村镇干部的观念和视野,开拓其旅游精准扶贫思路。同时组织和鼓励旅游专家入村,进行诊断式指导培训、开展村民旅游业务培训和文明礼貌教育,同时鼓励和联系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和旅游规划研究机构与燕太片区贫困村镇建立持久联系和结成帮扶对子,具体和持续指导其旅游扶贫工作。

(二)加强旅游精准扶贫管理

燕太片区涉及的贫困地区应成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跨部门的旅游精准扶贫领导和监管机构,重点加强产业和市场的引导,避免盲目的旅游开发和无效的旅游项目上马,以推动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开展。具体来看,应做好6项工作:

1. 充分发挥以景区为主的旅游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燕太片区特困村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产业引导和错位经营,提高景区附近村民的旅游参与程度,为贫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持续增强其收益。

2. 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协助每个贫困村培育1-2个特色农业旅游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旅游特色小镇。同时加强管理,成立旅游合作社等管理机构,帮助贫困村建立旅游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和培养人才队伍。

3. 加强传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充分挖掘村庄特色传统文化和节庆资源,策划乡村节庆和民俗表演项目,协助村民成立农民表演队,开发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营造浓郁的“乡愁”氛围。

4. 在利益分配方面,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应建立合理科学的分配机制,避免景区、投资者、贫困村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和恶性竞争,切实保证旅游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扶贫的准确性。

5. 燕太片区的省市之间、景区之间应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限制,推进全政府综合扶贫观念转变,构建多元管理和协调发展机制,明确各方的权责关系和工作重点,在充分尊重旅游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景区文化挖掘和线路设计、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强区域合作,协同发展。

6. 燕太片区应构建返贫动态监控机制、动态调整帮扶对象、不断完善扶贫政策、持续创新帮扶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和持续性。

(三)改善旅游精准扶贫环境

首先,围绕贫困居民,创新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模式。当前燕太片区扶贫资金主要来自财政专项扶贫基金。为了改善投资结构,燕太片区涉及的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的扶贫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以股份合作、直接投资、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来,确保当地农户有更多的旅游就业机会,构建包括政府、旅游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旅游合作社或股份制组织。贫困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出租或者入股等方式有机会参与旅游项目,切实改善贫困居民生活条件,尤其是有尊严地提高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居民的收入。

其次,增加扶贫信贷和财政补贴。燕太片区各级政府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在旅游扶贫项贷款尽可能给予政策优惠,同时通过金融监管和督查切实提高旅游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以扶贫成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另外,各级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旅游景区优先将投资修建的旅游商业设施提供给当地老百姓创业,并给予适当租金减免优惠。

再次,构建科学的旅游项目评审制度。燕太片区在旅游扶贫项目申报和审批中,应客观评价项目的科学性、现实性、必要性以及预期效果,识别出有旅游脱贫潜力的旅游资源和项目,尽可能把有限的扶贫资金效能发挥到最大,而不能只是考虑扶贫项目区域间的绝对均衡。

(四)加强旅游精准扶贫识别和帮扶的精准度

燕太片区贫困范围广、难度大、程度深,因此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同时还需要了解其致贫原因以及参与旅游扶贫的能力和意愿程度[13],根据每户的具体条件和实际,将旅游扶贫与农业、牧业、互联网、商贸、文化、餐饮等三产融合,根据旅游资源潜力情况因地制宜地创新和实施多种形式的旅游精准扶贫方式。同时燕太片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脱贫居民较高的返贫率,因病返贫和因灾返贫尤为突出。因此在当地政府主导下,旅游景区等旅游利益相关群体应与贫困居民根据具体环境加强合作,构建形式多样且适应性强的旅游精准扶贫合作和保障机制,持续推动贫困居民的脱贫工作。

五、展 望

燕太片区“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是在对旅游精准扶贫内涵的深度挖掘以及燕太片区发展条件分析基础上而提出的新型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然而燕太片区范围较广,各地旅游精准扶贫环境和条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燕太片区在具体推广“三位一体”旅游精准扶贫模式过程中,各地应根据具体环境和条件的差异,适当调整该扶贫模式要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做好旅游精准扶贫试点工作[14],制定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思路,逐渐完善和持续创新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以推动燕太片区的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1]黄细嘉,陈志军.旅游扶贫:江西的构想与实现途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3-34.

[2]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43-46.

[3]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5):196-200.

[4]吴忠军. 论旅游扶贫[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4):18-21.

[5]李俊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究—以乌蒙山区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3-49.

[6]范晓.太行山之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23-31.

[7]国家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R].2012:11-75.

[8]魏立波.太行山[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南方日报出版社,2016:1-12.

[9]刘彦.保定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7.39% 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EB/OL].2016-01-25[2017-01-01]. http://hebei.ifeng.com/a/20160125/4231114_0.shtml.

[10]程卫民,潘文静.河北涞水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景区带村能人带户[N].河北日报,2016-08-29(03).

[11]李光明,马磊. 旅游精准扶贫效率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5(5):22-28,43.

[12]田翠翠,刘黎黎,田世政. 重庆高山纳凉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价指数模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12):1436-1440.

[13]邓小海,曾亮,罗明义.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4):94-98.

[14]席建超.全面理解新时期旅游扶贫战略本质和特征[N].中国旅游报,2015-03-04(14).

【责任编辑 侯翠环】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in Yanshan-Taihang Mountain Areas

XING Hui-bin1,2,XI Jian-chao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China)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eliminate the poverty in Yanshan-Taihang Mountain concentrated extremely poor continuous areas, which has been determined commonly due to the special geographic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in Yan-Tai areas should be implemented with a “Targeted Trinity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 This development pattern is originated from a perspective of process consisted of targeted reorganization, targeted alleviation and targete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ncrete situation an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However, there are many current challenges which this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to face during implementations, mainly including the financial inefficiency, bigger imbalance of performance, the weak motivation from the poor, the contradictory benefits-sharing, and the reckless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Basing on the severe situation, Yan-Tai areas cannot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Targeted Trinity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 unless some necessary countermeasures are carried on effectively: (1)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motivation to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2) strengthening the targeted manage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3)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surrounding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4)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recogni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tourism; Yanshan-Taihang mountain concentrated extremely poor continuous areas; Laishui model; innovative pattern

2017-01-0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绩效综合评估模型及实证研究”(14CGL074)

邢慧斌(1979—),男,河北无极人,博士,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扶贫,旅游规划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F592.99

A

1005-6378(2017)02-0118-08

10.3969/j.issn.1005-6378.2017.02.017

猜你喜欢

连片片区精准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