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设计用巧心短文深教显高效

2017-05-10刘小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承天寺夜游文言文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些字数少,结构简的文言文篇目不在少数。这些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简单易教。一般的教师在处理这类短小精炼的文章时,会抓住文章重难点、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精心备课,努力扩大课堂容量,以期在课堂上让学生学有所获,从而获得语文的滋养。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具体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短文浅教:文本解读蜻蜓点水,主旨理解刻板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乏味。这样的课堂不仅制约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全面把握,更忽视了语文“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课程目标,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做到短文深教,努力实现课堂的高效?下面笔者就结合《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设计,谈谈短文深教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新颖独到巧切入

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记承天寺夜游》的导入环节,笔者设计了一道文字线索题。

根据以下线索抢答他是谁?

A.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他在诗、词、散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C.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D.他曾与张怀民在承天寺月夜漫步

E.有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样一道文字线索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迅速整理提取已有知识储备的同时不忘与同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之积极踊跃比教师满屏显示的作者简介要有趣高效的多。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巧妙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

二、坚持传统巧创新

初中生学习语文最怕的除了写作文应该就是学习文言文了。文言文因为其艰深难学的年代因素外,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串讲加分析的单一教法也罪责难逃。在文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守旧与创新的关系。简要说来要遵循两个要点。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两个“守旧”:就是要守诵读和积累的“旧”,让语文课堂充满书声,充分发挥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诵读、自学能力。二是坚持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前提下的创新。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做界定时特别强调“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忽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是生成“三新”,即新言语、新情感、新思想的过程。所以我们语文课堂要创新,就一定是坚持把握语文学科性质前提下的创新,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促成文本、作者、师生多元对话的创新。

在《记承天寺夜游》的诵读环节,笔者试着在读法上力求创新,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集体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学生不仅粗通了文意,而且能在首字提示下背诵课文。

三、品评语言巧训练

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关注语言训练,既要让我们多读,在读中品味。更应该引导学生能逐步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反复品评。从读、品、联、背等方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让学生的思想与语言共同成长,将语言训练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记承天寺夜游》的研讨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重点研讨问题:

1.勾画叙事部分蕴含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说作者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2.画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说说作者笔下的月亮都藏在哪些字词里?发挥想象,把这幅优美的月色图描绘出来并交流。

3.当苏轼和张怀民漫步在清幽、宁静的承天寺时,他们可能会谈论些什么?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赏月的感受,谈诗文,诉苦,吟诗,什么也不说,静静的欣赏月色)从上面的想象中,你觉得“闲人”是怎样的人?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在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关键词深入理解文本,深入品评语言,深入训练思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能够一如既往的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依托,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激活思维、训练思维,那么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一定会逐步养成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提升语文思维品质。

四、紧扣文本巧拓展

时下的语文课堂常常轻文本挖掘,重拓展延伸。历史知识漫天飞,政治说教满堂灌,没有落实听说读写,课堂结构主次颠倒,语文課变成了历史课,思想品德课。如有教师执教《曹刿论战》时的拓展:请你列举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拓展的形式上,歌曲、小品、舞蹈纷纷亮相,除了展示一些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特长之外,与听说读写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的拓展导致的后果就是荒了自己的地,肥了别人的田。

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拓展延伸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可写可说的题目:面对在顺境中不浮不骄,逆境中泰然自若的苏轼,你有怎样的人生感悟?(教师投影出示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价苏轼的一段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领会本文主旨,感悟人生哲理。

语文拓展教学要立足文本,用拓展来反哺文本。要通过具体的听说读写活动,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凸显学科特点,让拓展教学真正成为一节课的豹尾,而非蛇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它短而经典。安排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要将短文章上出深度、广度,就需要设计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发挥点。比如体现叙事部分作者的情感变化,发挥学生想象描绘月夜景色,想象一下苏轼张怀民谈论的内容,这都有助于学生真正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第二,环节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感受月夜美景的同时,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第三,重点研讨环节设计的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小问题的步步引导和相关课外材料的补充,层层铺垫,降低难度,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落实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词义的基础上,重点品析文字背后的情感。通过这样的短文深教,充分挖掘课文的语文因素,不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意思,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得到经典的全面滋养,从而实现语文经典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刘小梅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 734022)

猜你喜欢

承天寺夜游文言文
夜游蜡像馆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夜游桃花江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