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课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改革实践与实效

2017-05-08颜淑芳黄喜如龙秀王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第二课堂膳食

颜淑芳+黄喜如+龙秀+王斌

第二课堂是一种很好的传承专业文化的载体,通过将专业课第二课堂活动付诸实践,传承专业文化,并反思这种传承方式的实效性。专业课不像基础课那样,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相反,它具有“时尚性”,是与各领域的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中职专业课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现有教材的书本知识,应跟踪本专业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将它们不断充实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已有定论的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将专业文化理念穿插在教学内容中。

一、中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特点与功能

1.中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课堂活动,广义上来讲,是指课堂教学大纲以外的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多种教学、科研活动及各种文娱活动,属于中职教育的一种辅助方式;狭义上来讲,特指那些致力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及相关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 以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实现全面育人的基本目标, 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育人体系;同时,第二课堂活动也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实现形式。

2.中职第二课堂活动育人功能的分析

现代社会对学生成才的界定更加趋于多元化, 优异的学业成绩已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中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积极引导,要求学生养成做人、做事的科学原则,培养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第二课堂活动承载着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夯实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任务, 是中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单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处在同一的教学方式下被动学习专业系统知识, 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诉求,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延伸和重要补充。第二课堂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充实并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临场应变、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 第二课堂的有序实施, 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的需求, 自主选择所青睐的活动。

(2) 第二课堂活动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实施载体。第二课堂活动以其新颖的活动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在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平台。中职教育, 是学生正式步入社会前的重要准备阶段。在一个准社会的成长环境中, 在面对身边形形色色的个性鲜明的同辈群体时,学生必须习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实际运用能力, 才能为即将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堂活动恰好提供了习得各种社会适应能力的有利平台。

二、设计第二课堂的思路:坚持三大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是第一课堂的简单补充和重复,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与否, 开展的好与不好, 既直接影响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 也关系到培养学生的思维定势, 关系到能否使学生们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要使第二课堂活动卓有成效, 除了首先应有明确的宗旨和目标之外, 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学识、兴趣特点, 通盘考虑, 制订出严谨的整体规划, 并在行动中坚决付之实施。

活动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学风。

(2)有利于化解多数学生的知识难点、疑点,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有利于深化少数学生的知识层次, 培养食品营养专门化人才的意识。

三、以中职食品生物工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改革与实践

结合中职食品生物工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将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主要课程内容贯穿在第二课堂活动始末。学生在前期策划、中期开展和后期总结评价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食品营养与检测的相关知识技能与公民健康素养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用实践中学生的积极或消极反应、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来检验专业课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

(1)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回馈园丁—教师膳食调查与配餐活动”深化学生对食品营养保健课程——中国居民膳食指导的理解,使学生在享受活动愉悦与成就感的同时,真正学以致用。“回馈园丁—教师膳食调查与评价”活动,是将所学的 “营养膳食调查与评价方法”学以致用的一次成功尝试。学生通过访问教师的日常饮食情况,获得数据,加以计算分析,然后与中国营养膳食宝塔的推荐摄入量相比较,得出结论。最后将结论与评价回馈给受访教师,指导教师调整膳食结构。

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而且将所学知识用来指导受访教师,同时,学生通过调查核算得出的膳食建议,对于受访教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活动过程中加强了师生沟通,增进了师生感情,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食品营养标签设计大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食品标签设计大赛,让学生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原则下,设计食品标签与包装。此次大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與创造力,让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书写、固形物含量标示、饮用指南说明等内容的设计上,有效地融会贯通了食品生物工艺(食品营养与检测)的各个课程内容,学生受益匪浅。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践行餐饮卫生 共享食品安全”让学生们对学校饭堂突击检查。检查对象是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第二食堂,检查内容有食堂的餐饮许可证、制度及人员管理情况、场所卫生和设施设备情况、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贮存经营和使用等情况、加工操作情况、餐饮具清洗消毒情况、食品运输情况等。经过这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将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知识落在实践中,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小小营养师——百家行动”让学生从自己的家庭开始,指导自己的家庭膳食,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让家人在享受健康饮食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点,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效率。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来深化食品营养保健知识的理论学习。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理解到国内食品营养保健知识的匮乏,家庭膳食的不合理盲点。从而,求知、探索成为自然而然的自发行动。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

(5)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养知识宣传报制作。由学生自己选择与营养有关的主题,动手制作营养知识宣传报,向广大非食品专业的老师、学生宣传食品营养保健常识,通过自己动手、自选主题的营养知识宣传报制作,学生更有效地理解食品营养保健知识,并在活动中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寓教于乐。改变传统教育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孜孜以求。

四、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1.通过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竞赛分析

将经常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与从未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分别组队,进行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竞赛,知识竞赛的命题范围是食品生物工艺(食品营养与检测)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重点,竞赛分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三等奖三组,从竞赛的结果看,前三名三个组的成员都是经常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成员,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良好,不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2.进行专业教学满意度调查对比

对校内食品安全检验、食品营养与检测、化妆品应用与营销、化妆品检验四个专业,共478名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专业总体教学质量满意度、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对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和希望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的学生百分比数,从这四项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度。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的满意度明显较高,该专业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活动认可度高。通过访谈这些满意度高的学生,发现这些学生普遍认为第二课堂活动这种专业知识学习方式很有意思,且认为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得的营养与健康知识实用性强。

五、小结

通过对比,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后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未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素养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结论,第二课堂活动对专业课教学十分有利,它能创建有丰富实践、有文化底蕴,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的专业教学,这样的专业课学习环境,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展现出学生的风采,弥補课内的不足,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同时也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还能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活跃师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也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我们要认真开展专业课第二课堂活动,总结经验和不足,做到课堂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堂,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把第二课堂活动坚持开展下去。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专业课第二课堂膳食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哪些食物让人越吃越瘦
01—02合刊
带“筋”的食物才含膳食纤维吗
英语笔记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成长课堂
测一测,怎么吃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