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在你的春天里 (外一篇)

2017-05-08杨巧丽

辽河 2017年3期
关键词:连翘

杨巧丽

一条干净敞亮的大道,把我送入群山环绕之中。凉风习习,车窗外闪过远处近处的绿意朦胧,让心一直浸淫在“闻道春还未相识”的意境中。这是一次颇有深意的采风,我不想痴迷于城市假山中的流水淙淙、住宅小区里的花团锦簇,我要到这大山深处寻找春景别样的气息,别样的风姿。

车在一个岔路口拐弯,驶进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名叫上射垛,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山村不大,一条主街道,几条小巷,三十来户人家,一家一户的院落依着山势规划而建。路面是铺过的,水泥地;房屋用青砖或者红砖做墙,红瓦盖顶;也有用石头做墙基的,这是就地取材,既方便又牢固。村西南新修的大路宽阔平整,从此经过,远处的山体,近处的房舍,身旁的小水库,尽收眼中。村东北路口最宽敞的地方,可以同时停放两辆面包车、一辆小汽车,中心主街道也宽到能通过一来一往两辆车,这里是村子的繁华地段。早在行程的路上,朋友就向我们隆重介绍这个山村的历史,他说村口有石碑为证。石碑上“大清”二字及四周花纹清晰可见;很多人家都有这样一种款式的桌子——带抽屉和底箱,这些带有晚清和民国印迹的家居用品,把时间的光钎拉得很遥远,让我深为感叹。再往远古看,这个叫做上射垛的地方,曾经是被赋予另一段历史印迹的里程碑。唐太宗李世民为收复疆土,在此山中屯兵安营,设靶练兵。而后,在有霸垛的地方,聚集了一些靠耕作度日的农人,这些农人用他们的汗珠子耕种着贫瘠的深山薄地,造屋立家,养育后代,把原本只有自然生态的世界演绎成富有鲜活动态的人类活动,战争、灾荒、生老病死,让这些顽强的生命在不断挤压的重负中滋长延伸,最后定格成我眼前的这样一座美丽的小山村。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和依恋感。如今踏进这农家小院,便有种归家的感觉呢。时光仿佛倒流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个让我打小就熟悉了的黄土高坡上的家园。那木制的小圆桌,我家不也有一个吗?当着民办教师的父亲算半个农民,休息的日子里,不但要干农活,也要理家,他凭自己的聪明和勤谨,添置家居用品,缓解家计的窘迫和艰难。那时家里的许多物件都是父亲亲手制作,想来眼前这蓝漆的小圆桌也是这小院主人亲手做的吧。咱朴实的农家人,哪个不会着几样极简单极家常的手工活儿呢?几节小木料,几块旧砖头,几把锤子啊斧子啊的小工具,拿在手里这么一摆弄,一件小物件就成了。吃饭的小桌子、坐着的小杌子、冬天生火取暖的小炉子,就是这么来的。小院主人是位年过七十的古稀老人,身板儿硬朗,脚步儿稳健,具备了山里人那种典型的朴实、敦厚、爽朗、好客的品格。见到来人,男主人把他那天空蓝的小圆桌拾掇干净,摆开马扎,招呼大家坐下,又喊女主人沏茶倒水招待客人。可是话音刚落,他又等不及腿脚不够利索的女主人进屋,自己一溜烟从屋里取出茶壶和茶杯,那是一整套崭新的家什,想必平时自家人舍不得用,只等有贵客上门才拿出来的。端起茶杯,浅浅地啜一口,一股茉莉花的清香沁入心脾,五脏六腑顿时熨帖起来。

品着香茶,聊着话题,我又细细打量一番这普普通通的山村院落。一溜北房,石块做墙基,窗台下面几层是用红砖砌起,上面是土坯墙;土坯墙上的石灰墙面大部分已脱落,门窗上的格子是用塑料纸蒙着的,有风的时候便发出瑟瑟声响。两间东屋,都是一砖到顶盖成,比北屋要新,一间上锁,看样子是住人的,一间敞着的,没门,是厨房。西边是搭起的棚子,放些农具等杂物,北墙根的窗户下堆着柴火……哦,这格局和我曾经的家园是多么的相似啊!唯一的缺憾是,院落的布局局促,不像我记忆中的小院那般宽敞,总在院子的一角留块空地种草养花。记得那时我和姐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种鸡冠花、美人蕉和指甲草,然后等指甲花开,染红了手指,在风一样的年龄渲染自己的五彩梦。已经好多年没有做这样的事了,生活遗忘了很多也许不该遗忘的东西。不过我很快就明白过来,山里人家的家里是不需要养这些花花草草的,这些花呀草的都在外面的山上呢,抬眼一望,满是啊!走吧,我们爬山去!走吧,我们赏花去,我们看风景去!

山里人家出门即是山,而我因为从小生长在高原,爬过的山屈指可数,爬山的次数也寥若星辰,自然对每一次爬山都非常期待,并保持高度热情。今天的爬山是一个“天赐良机”,除了有意气相投的文友,还有一位熟知地理地形的向导彭大爷。有了向导,我的肚子里便装了满满的山野知识,光野菜的名字就记住了一大串,什么米布袋面布袋,什么哨子壳溜溜嘴,还有那蚂蚱菜、艾叶子、车前子、菊花芽、荠荠菜,更不用说那山间的传闻,山村的建设史,让我听后竟有了乐不思蜀的想法。若是以后有人向我讨教,我一定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我们一边行走,赏心悦目,拍照留影,一边辨认身边的花草、野菜。每每看到有新苗簇拥,總有一番争辩,同伴中有说这是鸢尾草,有说是别的什么花草,正在争执不下,彭大爷过来说,这个是金针菜。旁边不知谁说了句,山里人不养观赏花草,这话让我感慨万千,是啊,山里人的生活还是清苦的,他们哪有闲功夫赏花赏草的,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一辈,勤劳一生,双手长满了老茧,双肩压出了红印,他们用一生的信念守护在这里,使这里的一山一脉、一草一木都有了灵气,有了生命的活力,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山之魂!

爬山途中,我的心情是雀跃的,缓坡陡坡上装满了喜悦,花草树丛间荡漾着笑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们来得正是时候。草绿了,树绿了,满山满坡绿得逼人的眼!还有那红的、黄的、紫的,各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更有那漫山遍野的山桃、山核桃、野连翘,这都是这山野里的无价珍宝啊!山桃花、野连翘花已盛开,那粉粉的桃花呀,一朵一朵,似在向你招手笑呢,把人的魂勾住了不让走。野连翘长在极高的峰顶,海一般地连成一片,金黄金黄的,彰显着生命的活力。有人把写菊的句子改动一下,用“满山尽披黄金甲”来形容连翘花开的盛景,有人吟咏“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而赞叹连翘花的娇娆。我也曾用拙笔赞美它的傲然挺立:“四瓣一花展娇颜,丛枝向天欲争俏”。而眼前此情此景,美轮美奂,春意盎然的长西山,初绽绿意的山坡,橙黄的连翘花星星点点,与粉红的山桃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唯美的春景长卷。

平整出来的田地里,青油油的麦苗如给这山坡披上了绿地毯,把农人的希望装在里面。常听人说穷山恶水,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合适。瞧,那边是口井,井里的山泉水常年不干涸。彭大爷手指远方对我说,他说这样的山泉井有十多个,供应着全村人的吃喝、牲畜的饮用水、还能保证地里庄稼的定期浇水。他又说,用山泉水和我们自己种的优质黄豆做出的浆豆腐,营养丰富、滑嫩爽口、豆香浓郁,十里八乡的人都爱吃,这是我们上射垛村的招牌呢。彭大爷的话就像那甘甜的山泉水一样,汩汩滔滔,流进我的心底,沁馨我的肺腑。

上射垛的春天,真美!你长在了我心里。我呢喃低语,发自内心的赞叹。

夏天也美啊。山桃熟了,红红的、甜甜的,入口生津,满嘴沁香。金黄的麦子收割了,磨出的面粉香喷喷,吃上新麦面的人们呀,甜在心里,笑在眉梢。

上射垛的秋天才美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高粱红了,玉米老了,连翘结籽了,山核桃熟了,村民的腰包鼓了。

还有冬天呢。飞雪漫天,覆盖山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长西山就如仙境一般的美啦!

身旁的同伴七嘴八舌,快语如珠,吐出一串串赞美之词,用各自的心声描述上射垛的美。

站在山坡,回头遥望村庄,红砖建起的房子整齐地掩映在山坳里。绿的草、红的花包围着它,一泓碧水像明亮的眼睛,默默守候着山村的祥和和宁静。

而我,只为这春天而醉。

请你绑定我的爱

那天一上班,就接到王永老师的邀请电话。参加一个文学笔会,对我来说,总是那么有诱惑力,于是,在一个明媚冬日的特定时刻,放逐了自己疲惫的心,享受了一次醉人的文化洗礼。

我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喜欢把自己绑定在某一处,用一种执着的热爱来诠释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一旦绑定,终生视为一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十多年前,当我把自己变成章丘人,就越来越感受到这块热土的魅力无穷、灿烂厚重。章丘,这一颗镶嵌在齐鲁腹地、泰岱之阴的明珠,她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成就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精彩与辉煌,她是华夏子民智慧的凝聚和见证。龙山黑陶的冠绝古今,危山兵马俑的举世惊鸿,百脉泉群的誉满天下,千古才女李清照的精美词赋,都在华夏文明文化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都以敬仰和崇拜的心情,或倾耳聆听,或流连瞻仰,或倾情抒怀,虽笔拙心钝,不能够十分之一甚或百分之一感受那种酣畅淋漓、震慑心魄的美的意境,却也乐于修身养性,陶冶心灵,以炽烈的情怀体会那每一时一刻带来的精神愉悦。

自以为对历史人文感兴趣,幼时即受古老文化的熏陶,聆听过诸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而这些来自遥远天边的故事,总是给人一种神话般的魅力和不可想象的神秘感。也不曾想到某一天,来自眼前的真实会揭开那层不可预知的面纱。

第一次与章丘文学接地气就是文祖,和文友一起登攀凤凰山,欣赏漫山遍野芳草萋萋、林木葱郁的秀美秋景,听他们用地道章丘话侃大山,飙山歌,描绘白云洞的神奇传说。虽然常常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从他们爽朗的笑声中,我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喜和收获。而再一次踏进文祖,那种浓郁的古镇文化气息,又使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

文祖、锦阳关、三槐树村、三德范村,这些熟知的名字如今在我心里显得特别的不一般。这些地名,可不只是一个地域的标志性符号,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地方名词,它们都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历史解码器。据《山东通志·通记》记载:“丙辰七十有三載,舜受终于文祖。”文祖一名由此而来。鸿蒙之初,开天辟地,泰沂大山,拔地而起。尧禅让舜,舜耕历山,罢武兴文,稳定一方。千年古镇,文德祖庙,青山傲骨,人杰地灵。这里,有叱咤疆场、跃马挥鞭的英雄豪杰马元;有行侠仗义、义薄云天的侠客靳载璋;有孝敬公婆、勤俭持家,被清朝道光帝钦点树牌坊的好媳妇郭氏;有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地方特色浓郁的五音戏和具有上千年优秀历史的民间艺术三德范芯子。众多的碑刻和传说、古遗址、古建筑、古山寨、古墓葬、古树名木,无一不是历史沉淀的证见,无一不是文明文化的印迹。

车出文祖镇向南,前行约十数公里,崇山峻岭间,一座高阁凌空飞现,使原本萧瑟酷冷的寒日顿时生动起来。听前来陪同的镇领导侃侃而谈,我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锦阳关,它是春秋战国齐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寨。齐人为了抵御鲁人的侵袭,在周围的险峻山峰或制高点上修筑城堡、烽燧,居高临下,扼其咽喉,为固守家园的安宁和谐做出了最大努力。

伫立关口,极目东眺,齐长城蜿蜒匍匐,向前延伸,虽风蚀雨侵已失去了雄姿,依然能让人想象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势!

那个脍炙人口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吗?它离我的生活竟然是这么近,于是,儿时听到的那些神奇传说仿佛就在眼前发生一样真切。相传孟姜女和她的丈夫是一对恩爱夫妻,她的丈夫被拉去修长城,久久未归,孟姜女身背寒衣,不辞辛苦,千里寻夫,来到了锦阳关,才得知她的丈夫早已累死,尸骨无寻。孟姜女被这噩耗打倒,跪在关前哀嚎痛哭,其声悲切,感动上苍,惊雷激雨,竟然震开一截城墙,露出其夫尸骸,孟姜女悲不自已,跳入断裂处与其夫合葬而亡,成为一段亘古永恒的爱情佳话!

锦阳关关口就在三槐树村。三槐树村,顾名思义。名字本身不奇,由此衍义而来的故事传说却很有嚼头,勾勒出一个风流皇帝寡情薄意的形象。痴情的夏姑娘为这不值一文的风流债佛堂孤灯下苦等十多年后,怀着怨恨香消魂散。同样是悲剧,这个故事凄而不美。自古以来,平民与帝王之间的爱情虽轰轰烈烈,却往往因他们的地位悬殊、利益冲突等现实问题难以善始善终。孟姜女和她的夫君虽出身贫寒,却相濡以沫,不弃不离,生死相依,才有着感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美传。

行走在文祖这块历史文明文化宝地,咀嚼着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就像是和一位历史老人在做心灵的交流。漫步章莱古道抒思古之幽,登游玄帝阁发忧今之慨,赏锦屏奇秀赞江山多娇,观新村新貌叹时代巨变。2015年8月25日,省政府针对章丘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申请,进行批复,同意“撤镇设办”,成立文祖街道办事处,在机制上促进了新文祖E时代的领先发展。

如今,在我绑定的爱之歌上,文祖、三德范、齐长城、锦阳关的历史意义,给我的机体注入新的精神营养,也让这片热土又多了一颗热爱她的赤诚之心!

猜你喜欢

连翘
连翘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田间管理
千步连翘不染尘
省林草局组织专家深入平顺县科技扶贫
连翘药茶 致富之路
千步连翘不染尘
连翘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连翘织美梦
连翘规范化栽培技术
东北连翘华北连翘在大连地区生长状况比较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