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福庄起义(节选)

2017-05-08张显久

辽河 2017年3期
关键词:万福

张显久

十三

夜幕沉沉心意沉

枕戈待旦军情急

掌灯时分,哈牛驱赶着大马车来到舒府,把在戴峪岭戳死“丧门神”的前后经过,向舒天民做了汇报,探讨如何应付当前局面。

“戳死‘丧门神是对的,掐断了他上县衙里告密的这条线。”舒天民对哈牛的出手给予肯定,但分析“丧门神”之死能否影响起义的大局,舒天民和哈牛心里没底,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舒老爷子舒培畬——

“咱们计划后天起义,只要‘丧门神的死讯、死因在明后两天不暴露,就影响不着我们起义。但也不能不防,哈牛连车带人得躲避起来,造成还在县城的假象,迷惑‘方大脑袋、‘单狗子那伙鹰犬,以赢得我们起义的时间。”舒庄主所言给舒天民提了个醒。

“你今晚在俺府上过夜,明个儿一大早就往赤山去,在那儿躲两天保准隐蔽。”舒天民道出己见。

“要不今晚我到贵子沟村朴得田那儿去过夜,省得给府上添事——引起官府注意。”哈牛此话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既来之则安之。今晚你就在这住一宿,明早备些牲口饲料,早一点出府就行。”舒庄主挽留哈牛。

舒庄主所言在府上有权威,在哈牛眼里也十分敬重,自然不能违拗,当即点头应诺。

三人正说话间,院内传来一阵喧嚣声……原来是孙家窝棚的刘叙堂,领着侄儿刘铁、刘刚抬着一只大狍子送到舒府了。

“舒公子,你要买的猎物我给你送来了。”刘叙堂进屋后明面是向舒天民表明来意,实则是来汇报练枪和吸收人员情况。但不知屋内有无外人,于是便先拿送狍子的事开场。

“狍子呢?抬进来看看。”舒天民虽说生长在山区,但因长大后在县城、省城念书,对山区的动物还是听得多、眼见得少,没想到昨天夜里朝刘叙堂身影喊的那句掩人耳目的话,刘叙堂还真当回事了。出于好奇心,他要欣赏欣赏这只猎物。

刘叙堂一声吆喝——刘铁和刘刚就把这只像个小鹿似的大狍子拎进了客厅,给屋内的人观赏。

山中的野狍子与野鹿属近亲——又称矮鹿。两种动物体型相似,雄性都长有一对角,雌性没有;平时以树芽和树叶为食,是生长在辽南山川的一种常见动物。狍子与鹿的明显区别是皮毛,鹿的皮毛有“梅花”斑点,而狍子皮毛是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狍子对人没有攻击性,且成年的狍子体重百八十斤,肉质细嫩鲜美,自然成为山区猎人狩猎的首选动物,更是猎户逢年过节或待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野味。

“善哉善哉……”舒天民出于对猎物撞上枪口的惋惜发出感叹;继而对刘叙堂借练枪之机能猎杀眼下动物亦大加赞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几条枪都有准头了吧?”

“不仅有准头,而且这六条枪也有主人啦……”刘叙堂把近日发展两个侄儿入伙,接着又发展三个本沟乡民入伙,并一同上山练枪、打狍子的经过和盘端出。

“好,你那边六条枪六个人,贵子沟朴得田那儿听说有五个队员,石灰窑子范国栋、当铺郭俊臣那边估计也能发展七八个队员,眼下我们的队伍人数大约有二三十人,可手中的枪支还缺十几条——你们说得怎么办?”舒天民道出心中忧虑。

“明个儿咱们花大价钱再买几条枪。”舒庄主发表意见。

“我们买的枪都是鸟枪,打一枪须装填一次火药,与警务所配备的击发子母弹的枪支相比威力小、杀伤力差,实战起来处于劣势。”刘叙堂说出个人担忧。

“是啊,为了枪支的事我和天民曾委托空空武僧捎信,向庄复义军领袖顾人宜求援,希望送来一批军火,以增强我们队伍的战斗力——可现今起义在即,庄复那边还没有音讯,你俩说该怎么办?”舒庄主向刘叙堂、哈牛道出筹措枪支的原委后征求他俩意见。

“再花钱买几只……”刘叙堂说双狮山那边的猎户有两三杆新鸟枪,只因要价太高没买成。

“只要能买到就买。上次买枪给你拿三百两银子,一会走时再给你拿二百两,把双狮山猎户的枪买到手。”舒天民嘱咐刘叙堂再去买枪。

“咋想个办法把警务所的快抢弄到手?那家伙打起仗来是刚刚的——像二踢脚的‘高升炮,能接二连三地爆炸。”哈牛在一旁插话。

“怎么弄?”

“咱们先把‘方大脑袋所长抓起来,逼着他交出枪支。”已跻身室内的刘铁正值血气方刚年华,说出的话也刚烈直率。

“抓‘方大脑袋,逼他缴械投降……”室内议论的话题一下子都集中在抓“方大脑袋”上。

“明天晚上 抓‘方大腦袋……”

“报老爷——大门外来了一个骑马的和尚,说是几天前来过府上,欲登门拜见老爷——请老爷明示。”就在舒天民等人谋划明天晚上诱捕“方大脑袋”所长计划时,看护大门的院丁疾步来到上房向舒老爷子舒培畬禀报。

“莫不是空空武僧?”舒老爷子闻言便猜测是空空武僧:“速速开门迎客。”

果不其然,这位不速之客正是舒府翘首以盼的庄复义军特使空空武僧:“舒庄主、舒公子,马背上有十只快抢、二百发子弹,请查收。”进入庭院中的空空武僧,指着马背上的包裹告诉舒府父子。

“刘叙堂,你领侄儿缷枪支;哈牛负责将马匹拴到马厩添草拌料。我们进屋叙谈。”舒老爷子安排完毕,牵着空空武僧的手到客厅落座。

“舒公子,这是顾人宜司令的亲笔信,委托我面呈给您——”空空武僧将顾司令的信函双手递交舒天民。

古人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时顾司令的信件内含军机政务,胜过家书万件:“南方的革命形势如火如荼,东北的革命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要做东北辛亥革命的先锋,武装起义亦早不宜迟……”末尾写道:“感谢贵府(万福庄)资助军饷白银五百两,今委派张金标为庄复军政分府特使,给贵府送去快抢十只、子弹二百发,以助起义军威。”舒天民过目后意气风发,更增添了发动本庄武装起义的必胜信心和力量。

“空空武僧——不,您姓张,名金标。”舒天民从信函中得知眼前的空空武僧应叫张金标,于是改口相问。

“我原本姓张,孩童时在兄弟中排行老二,父母也没给起个大名,就叫张二,出家后的法名叫空空;现今加入庄复起义军后脱掉了僧衣,就得恢复俗家的姓名,这‘金标二字是顾司令给我起的名字。”张金标给予解释。

“好,金标(彪)这个名字好——可谓是如虎添翼呀!如若您能参加我们的起义,那该多好啊。”舒天民言辞切切。

“舒公子——我得称你为舒首领。”

“不敢当、不敢当。”

“舒首领不要谦虚,武装起义非同小可,没有一个智勇双全的将才来担任首领是不行的;顾司令说你早年参加革命党,胸怀文韬武略,奉命回家乡领导起义,必当仁不让扛起起义大旗;并嘱咐我:‘如果天民需要你留在他那儿,你就留在他身边,参加万福庄起义。”张金标掏出内心话向舒天民表白。

“好啊——欢迎你参加万福庄起义……”

一阵热烈欢迎张金彪留下来的场面,在室内掀起高潮——不论是熟悉的面孔还是陌生的面孔,都相互拥抱在一起、相互团聚在一起、相互分享这送枪送人的喜悦。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一阵喧嚣过后,舒府父子设宴招待客人,一桌烹饪狍子肉宴的“野味”胜过“鸣琴”悦耳,几番推杯换盏过后,张金标想欣赏舒天民的文采,便提议请舒天民即兴赋诗作词,以烘托酒宴气氛。

“承蒙特使推荐,鄙人年少才疏,不可在长者面前卖弄风骚,更不敢效曹公(曹孟德)‘对酒当歌,崭然‘周公吐哺的胸怀;但今晚与诸位把盏,可谓情投意合,壮志冲霄汉;为此触景生情,用词牌‘江城子格调吟哦一首《把酒飞翔》,献给各位:

起义燎原万福庄。左金标,右叙堂,壮士聚义,矮鹿野味香。誓与革命结同盟,共举杯,人倜傥。

酒酣胸胆心飞翔。寒冬夜,又何妨?运筹帷幄,明日上战场!枕戈待旦军情急,举猎抢,射豺狼。”

舒天民这首即兴拈来的词作,词语与情感从心胸中自然交融流露,毫无娇羞做作之态,极其贴近聚会主题和酒桌气氛,而且选用的词牌别具一格,用三、四、五、七不同的语言句式交错使用,恰当地表现出此时舒天民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让闻者情不自禁地置身其中。

翌日拂晓,张金标脱掉僧服,换上民装,乘坐哈牛的大马车前往赤山躲避。刘叙堂只身回到孙家窝棚,留下刘铁、刘刚兄弟俩在舒府听候舒天民的差遣,同时兼有看护枪支的职责,以防发生意外。

为了向当铺郭掌柜传递庄复义军送来枪支的消息,商谈实施起义计划,舒天民亲赴万福庄与郭掌柜密谈:

“有了这批枪支,再加上我们手里的鸟枪,我们的起义一定能横扫万福庄——横扫盖平县……”舒天民言语间虽说书生味十足,但坚定的革命信念孕育了革命者英雄气概,愈显少年英俊:“明天晚上汇聚队伍的地点就定在我家,你带着你联系的同志到我家集合,然后分发枪支,实施武装起义……”

“公子把队伍的集合地点定在自家府上我觉得不妥。”

“怎讲?”

“一是地点偏南,不利于人员集中;二是地处村屯密集区,不利于保密;三是府上人丁皆多,以防后患。”郭掌柜直抒己见。

“头两个不利因素是存在的,至于有关府上的事就不能考虑那么多了,一切都为了起义、服务于起义。”舒天民敞开胸襟。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召集起义队伍秘密集合,是起义前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一举取得起义的胜利,就不能让敌人有丝毫的察觉,必须选一个既有利于保密又有利于指挥队伍的地点,作为我们的大本营、指挥部。”

“此言有理。”舒天民暗暗佩服郭掌柜的缜密考虑:“莫非郭掌柜已选好了地点?”

“庄北的芹菜沟地处万福庄要冲,沟口山头重叠,似半遮半掩的山门,冷眼观之山门遮住视线,窥不见纵深十里山川,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好去处。我们在那里集合队伍,向南可攻庄内警务所之敌,向北可扼守通往盖平县的唯一公路线,向东翻山越岭可抵达赤山,能进能退,是个屯兵的好地点。”郭掌柜见舒天民连连点头赞同,便又接着道出集合队伍的地点和起义指挥部场所设在岳丈家的想法,征求舒天民意见。

“岳丈那边不怕后患吗?”舒天民关切地询问。

“两个独居老人,不怕什么后患。我虽没打招呼,但我保证岳丈大人不会拒绝。”

“那就依你所言,我们明日黄昏时分就在你岳丈家集合队伍。还有……”舒天民在返回舒府前,向郭掌柜透露了哈牛在戴峪岭戳死“丧門神”的事,叮嘱郭掌柜派人监视警务所动向,尤其是“方大脑袋”所长和“单狗子”有什么异常行为,一定要打探清楚,及时传递消息,好采取应对措施。

孰料,舒天民的担心“丧门神”死讯的事还真在当日的上午发生,栽在岭坡下的“丧门神”尸体夜间被野狗、饿狼分尸,暴露在过往行人的视线内……经去往县城的行人报案,县城的巡警立即出警,经过一番折腾后,初步确认是头两天出入县衙的“丧门神”,然后报告县衙主簿。县衙主簿乃是“丧门神”的娘舅,闻讯后大吃一惊,断定外甥死在戴峪岭必是遭他人暗算,与插手无名岭的大案有关联。为了弄清“丧门神”死因,主簿遣差火速骑快马到万福庄警务所,传所长来县衙协助破案并集中警力就地待命。

俗话说得好:顺着鸡毛找鸡,顺着蒜皮找蒜。“方大脑袋”所长闻讯,便怀疑“丧门神”的死与车夫哈牛有关。为了抓着哈牛向县主簿邀功,他打发副所长“单狗子”去县衙汇报案情,自己则急匆匆地带领一群巡警扑向哈牛的住宅——

这伙巡警不仅没有抓到哈牛,却泄露了“丧门神”之死惊动县衙的消息,还有“单狗子”下午去县城汇报案情的行踪……都被郭掌柜摸到了底细,大约在下午未时末,郭掌柜闯进舒府告知舒天民:

“舒公子,眼下的形势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我们占有主动权;如若敌人把无名岭大案与‘丧门神之死串联起来,怀疑庄复起义军势力已渗透到我们万福庄,明日即兴师动众来我们这儿抓人——那我们今天的主动就变被动了,时不我待啊!”末了,郭掌柜道出对今明两日的形势分析和担忧。

“如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我们的主动权——我们就在今晚发动武装起义!”身负领导万福庄起义使命的舒天民,敏锐认识到瞬息万变的形势,循着郭掌柜“时不我待”的话音,引申出“提前起义”的念头,当即吐露出来。

“我赞成!”郭掌柜当即表示拥护。

“天民,今早儿还说明天起义,这没到日落就改在今晚——能行吗?”舒天民的祃祃舒老爷子——舒培畬,在一旁闻讯后提醒舒天民。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变化方能与时俱进,方能除旧布新;尤其在战略上,只有出其不意,方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实现歼灭敌人、战胜敌人的目的。再说眼前的形势已是剑拔弩张,我们早一天起义、早一个时辰起义,就多一份胜利的把握……祃祃,请您支持我做出的决定。”舒天民先是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捭阖局面;而后以儿子的口吻,向祃祃表达心中的执著。

“我——支持你!”舒老爷子厚爱长子天民的才华,亦晓得天民回家乡闹革命的志向,在这段运筹武装起义的时间里,他不仅以万福庄庄头的身份支持天民开展工作,而且抛开“祃祃”的身份给天民当参谋、当管家,无畏受株连、杀头的危险,跻身万福庄“反清结盟会”,深知起义的结局关系到爱子天民乃至一干人的生死——万万不可草率行事。但听了天民的晓示后,先前的疑虑和担心顿时释怀。

有了家父“我支持你”这句话,舒天民当即发号施令,与郭掌柜耳语一番后,郭掌柜领命走出舒府,急赴芹菜沟岳丈家等候和迎接各路人马聚集。守候在舒府的刘铁、刘刚哥俩,则被派上了骑马送信的任务。

“嘚嘚嘚……”两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追着落日余晖,分别奔向赤山、步云山(北麓)、贵子沟、石灰窑、孙家窝棚,向各路人马传达当晚开赴芹菜沟——举行武装起义的命令。

革命壮士轻七尺,鼓角争鸣马蹄急;

篝火映红芹菜沟,军旗席卷万福庄。

十四

篝火映红芹菜沟

军旗席卷万福庄

时令龙潜月,阴生夜幕深。篝火引麋集,燃起民族魂。

夜幕下,坐落在芹菜沟腹地的郭掌柜岳丈家宅院,燃起了一堆熊熊篝火……接到参加革命暴动的反清义士们,从四面八方挺进芹菜沟,朝着映红沟川的篝火聚集——万福庄起义队伍的集合地——发动武装起义的指挥部。

时间定格在1911年农历冬月卅(阳历1912年元月18日)天暝之后,弱冠年华的舒天民(虚岁20),脱去旗袍换一身短褂,外罩羊皮坎肩,头戴帽扇至肩的马虎棉帽,脚穿一双防冷耐寒的皮靰鞡,虽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壮行场面,但家眷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生别死离——也让舒天民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儿女情长:亲吻襁褓中的幼儿,执手温柔贤惠的娇妻,告辞家中的父老,不逊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壮行……

舒天民将妻子绣的那面“十八星”军旗揣进怀里,嘱咐家父留守府邸,备好“粮草”,以接应起义。

此时的舒庄主,晓得天降大任于爱子天民,本想在起义的战场上陪伴左右,但后勤的事也不可推辞,自然尽其所能。

“嘚嘚嘚——”天黑前奉命送信的刘铁、刘刚哥俩骑着快马返回舒府,向舒天民禀报传令的结果:“都已送达。”

“把那十支快枪、子弹带上,我们一起奔赴芹菜沟。”舒天民向刘氏哥俩交待任务后,分别携带枪支和子弹,乘坐两匹快马飞驰芹菜沟。

郭俊臣率领的三人最先抵达集合地点,并以燃烧篝火为“暗号”,引导起义队伍向既定的地点聚集。

接下来是孙家窝棚的刘叙堂率领5人、贵子沟朴得田率领的5人、步云山王俊山率领的3人、石灰窑子范国栋率领的5人、东朝阳那边舒培畬的堂弟舒某某率领的本家五个晚辈、舒天民率领的刘氏哥俩,都各自带着鸟枪或兵器,顺利地抵达集合地点,围绕着熊熊篝火等待起义“首领”发号施令。

起义首领是谁?篝火旁的壮士们都耳闻舒天民的大名,凡参加过赤山聚会的亦晓得舒天民的才俊,没见过舒天民真容的寻觅到舒天民修长的身影,自然而然地吸引他们翘首以待。

院内篝火熊熊,映红了半个芹菜沟;屋内舒天民召集起义前预备会议,郭俊臣、刘叙堂、朴得田、王俊山、范国栋、白敬亭几位骨干成员聚集一堂,查点各路人马,惟躲避赤山的张金标、哈牛还没见身影,不免让屋内的人多了份担心和牵挂。就在舒天民欲派刘铁骑马接应之际,从不远处传来划破夜空的长鞭声、大车轱辘的碾压声……

哈牛赶着大马车来了——从车上下来三个人:张金标、玄武道长,还有红灯子。

这三个人在刘铁的引领下直接走进上房屋内,倒是让舒天民喜形于色:“玄武道长——您师徒两个怎么来了?”尽管玄武师徒身穿民服,头戴遮鬓棉帽,但那眉宇间清秀的面孔,还是让舒天民一眼就认出来了。

“是……”玄武道长本想说“空空师兄”——但话到嘴边觉得不妥,便直呼其名:“是张金标与哈牛二位在寺院接到今晚起义的命令,我与徒儿红灯子便跟随下山,想参加起义队伍,还请舒公子应允为盼。”

“欢迎、欢迎——因军情紧急,没能亲自请道长出山,还望海涵。”舒天民本意不想暴露玄武道长师徒的身份,在下达起义队伍集合的命令时没通知玄武师徒,可是玄武道长闻讯即随同张金标、哈牛二人参加起义队伍,舒天民虽不觉意外,但听了玄武道长所言赶紧表态……婉言解释。

“还请公子升帐议事。”有过儿时在太平天国军营生活经历的玄武道长,见屋内依次落座的场景,便猜到是在举行起义前的议事——于是道出了心中久违的话。

“道长师徒落座、友军特使張金标落座……”舒天民在介绍张金标时给冠以“友军特使”身份,接着话茬将张金标上次给盖平县衙送劝降书,在无名岭铲死两个“鹰犬”,昨天奉命送枪后执意留在万福庄参加起义的事情公布于众,让屋内莅临会议的人员都朝张金标投去赞赏的目光。

“眼下各位麾下的人马已经到齐,人数达三十三人,我们暂称万福庄起义军,军旗就是这面十八星红旗——”舒天民从怀中掏出爱妻用手工绣制的军旗,郑重地对哈牛说:“你就是我们起义军的旗手,找个旗杆把它举起来,宁可自己倒下,也不能让军旗倒下。”

哈牛双手接过军旗后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激动,默默地把军旗绑在了他那棵戳死“丧门神”的大鞭杆上,在院内等候宣布起义的那一刻——举起军旗。

舒天民任命哈牛为旗手后,又任命屋内的郭俊臣、刘叙堂、朴得田、王俊山、范国栋、舒某某为起义军分队队长,各自管辖本队(指自己引领的起义人员)人员,相互间协同作战,在统一指挥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确保起义一举成功。

为了充分发挥各分队队长指挥员、战斗员的作用,舒天民在屋内给他们每人配发了一只快枪、二十发子弹,余下的四只快枪和子弹,分别发给了朴得地一只、刘铁一只、刘刚一只、张金标一只。队员们自带的鸟枪由各队调剂使用,拥有队员最多、武器最好的当属刘叙堂分队,八名队员配发了三只快枪,五只鸟枪,余下的一只鸟枪机动给了舒某某分队。

短暂而务实的预备会议结束后,舒天民被众人簇拥着走近篝火、走进围绕着篝火凝聚民族魂的队伍。

“各位义士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推翻清廷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主共和体制,是当今中华大地之潮流,自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武装起义此起彼伏,已形成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腐朽没落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进入新历年(1912年)的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中国革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先生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向全国发出‘革命目的不达,无合议之可言的国民革命号令;与奄奄一息的大清王朝分庭抗礼——誓约以民主共和体制取代君主专制统治,开创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度。今天晚上,我们就是响应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號令,发动一次推翻地方清廷官府的武装起义:万福庄起义——升军旗——向万福庄进发!……”年仅二十岁的舒天民,以起义军总指挥的身份发布起义动员令,率领群情激昂的队伍进军万福庄“自治会”。

万福庄“自治会”成立于1909年,是清政府自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之后,实施《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的产物。“立宪之事千端万绪,而皆基于地方自治。”自治会分设议事会和董事会,行使本地自治议决和执行机构的职权。城镇乡设置的自治称为下级自治,府州县设置的自治称为上级自治,是清末立宪运动和地方自治等社会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时任万福庄总董冯庆澜、议长郭春藻,均是一方德高望重之人。拒史料记载:郭春藻,字荫轩,十一岁父故去,母“独任之,寡妇孤儿撑持门户”;晨昏课子,诫之曰:“汝父弥留时谆嘱毋误汝读书。”其莫负遗训,善读书、能文章,清邑庠生,辛亥革命初期,任盖平县东南一镇议长(民国十九年参与编撰《盖平县志》)。

万福庄“自治会”会址与警务所住所同在万福庄的一条街上,之间相隔三五百米;起义军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采取了隐蔽出击的战略,蹑手蹑脚地占领了自治会,当场扣押总董冯庆澜、议长郭春藻及议员崔云亭、曹国宾等十一人。义军首领舒天民为了教化所扣人员,当即向他们宣讲势不可当的 “国民革命”形势,晓谕武装起义大义,希望他们顺应革命潮流,支持或加入起义队伍。没曾想两位“会长”独清独醒,愿助义军一臂之力——道出智取万福庄警务所妙计……

万福庄警务所配备警员三十余人,平时夜间只留几名巡警值班,可下午收到集中警力待命的号令,当晚全所的三十余警员都住宿在警务所,所长“方大脑袋”自然身列其中。

按照智取警务所的部署,义军队伍偃旗息鼓,总董冯庆澜、议长郭春藻、义军领袖舒天民挺身队伍之首,善于使枪的朴得田、刘叙堂等人携快枪隐身于二三排,刘铁、刘刚哥俩不离舒天民左右,负责保护义军首领安全;范国栋、张金标、玄武道长等人殿后,秘密向警务所进军。

“我们是自治会的人,有紧急公事会见方所长——”待抵达警务所门口时,两位“会长”携舒天民向守门的巡警喊话。

站岗的巡警不识得舒天民,但识得总董冯庆澜、议长郭春藻,见是两位“会长”领着一帮人见所长,自以为是“自治会”的人,也就毫无戒备地放行——待前排一行人过了门岗,后排的刘叙堂一使眼色,两名义军就将站岗的警员生生擒拿,没等惊恐的警员喊出声来,一团破布堵住了他张口的嘴。

义军控制岗哨后,队伍迅速冲进院内、冲进营房:一排排枪口齐刷刷地从窗外捅进屋里,瞄向骚动的目标——一波“缴枪不杀”的声浪震惊睡梦中的警员,一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不准动!谁动就打死谁?——”猎户出身的朴得田、朴得地哥俩身手敏捷,乘机破门而入,酷似面对“狼群”的猎手,先是用气势控制局面,然后用手中的枪支震慑惊骇的“狼群”——借助屋内微弱的灯光,搜索“狼群”中的一号目标——“方大脑袋”所长:

“方所长——哪位是方所长?站起来!”

“我——我是!”躲在炕沿下的方所长自忖钻地无洞,便借机挺起蛤蟆身形,露出一副狡猾多诈的嘴脸。

“出来!我军首领找你。”

“哪个首领?”“方大脑袋”想讨个底。

“少废话,快点!”站在门口的刘铁,窥见“方大脑袋”所长磨磨蹭蹭的样子,便提枪迎了上去——

“是——是你?” “方大脑袋”所长见是那个在孙家窝棚用枪顶着他脑门的年轻人,自然惧怕三分,表面装作畏首畏尾的样子,心中暗生蔑视:“原来是一伙乡民作乱,我堂堂方所长岂能束手就擒?”

“方所长,识得老夫吗?”总董冯庆澜先声发问。

“识得识得,这是为何?”“方大脑袋”挺身屋檐下,借着屋内透出来的灯光——识得是自治会冯总董与己搭话,便明知故问。

“这是为何?这叫国民革命!”总董冯庆澜把先头舒天民在自治会讲的话甩了出去;然后转身向身旁的舒天民说:“舒总指挥,他就是万福庄警务所所长——请你训话!”

“我以起义军总指挥的名义命令你放下武器,否则严惩不贷!”舒天民这句掷地有声的话震慑敌胆。

“哦,你是——是舒庄头家的大——大少爷……”“方大脑袋”联想到昨天“丧门神”在聚义酒楼卖话,道出舒府与无名岭大案脱不了干系的话题,忽地认定眼前一副书生气的舒总指挥必是那个“秀才”无疑,于是别有用心的追问:“舒大少爷是哪方义军?”

“中华民国革命军!”舒天民手指哈牛高擎的军旗,给对方以警醒。

“我——服从命令——命令警员放下武器、放下武器……”这个蔑视刘铁、哈牛,亦低估起义军力量的清廷“鹰犬”,竟然冒出刺杀义军总指挥的邪念,并执迷不悟地走下去——

“各位弟兄,义军乃天兵天将也——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带头缴枪、带头缴枪——”假装带头缴枪的方所长退回屋内,从头收缴散放在床头、墙角的枪支,然后指使警员向屋外的义军传递。

冷眼看,这个方所长积极响应舒总指挥的命令,主动上缴警员枪支,义军从窗外伸进屋内的枪口也多此一举了。

孰料,就在舒总指挥与两位“会长”盛赞义军旗开得胜,移步屋内巡视收缴枪支结局之际,那个表面缴械投降的“方大脑袋”所长,却借脱身收缴枪支之机,将一只子弹上膛的枪口悄悄地瞄向舒总指挥——“啪——”

“啪——”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一粒喷射着正义的子弹,拖曳着疾恶如仇的怒火,抢先洞穿“方大脑袋”的脑壳——而亡命瞬间的“方大脑袋”下意识击发出的子弹——弹着点偏离了瞄向的目标,在舒总指挥头顶的房檐处爆炸……屋内院外局面骤变,义军从窗外伸进屋内的枪口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而屋内等待缴械的巡警更是惊恐万状,坐以待毙。

原来,身负保卫总指挥安全职责的刘铁,早已在暗中盯上了“方大脑袋”,待“方大脑袋”悄悄举枪时,他果断地击毙“方大脑袋”;此举不仅除掉害群之马,保护舒天民毫发无损,而且对屋内警员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无不瞠目结舌,等待义军的发落。

“诸位巡警,我起义军不滥杀无辜,也绝不容忍亡命之徒兴风作浪,这个方——‘方大脑袋的下场,就是自寻死路的下场——罪有应得!”为了掌控突发的局面,舒天民再次鹤立鸡群,以义军总指挥的名义向营房里的警员晓谕:“望各位引以为戒,不要与我们起义军为敌,要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中华‘国民革命的形势,拥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拥护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发出的‘革命目的不达不罢休的号令,向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宣战、向盘踞当地的清廷统治者宣战,我们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取得万福庄起义的胜利、取得东三省‘国民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主共和体制!”舒天民不愧是在奉天加入“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三言两语就把全国“国民革命(辛亥革命)”的形势和革命目的概括的十分完整,让鲜有所闻或“只知魏晋,不知有汉”的警员们也顿开茅塞,不仅对起义军总指挥刮目相看,而且受到深刻启发和教育,先前的诚惶诚恐也随之消除了。

“我现在以万福庄起义军总指挥的名义,向你们宣布一项政令:我起义军与清廷为敌,不与人民为敌;凡拥护和愿意加入起义军队伍的各界人士我们都欢迎。你们这些放下武器的警员,如果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热烈欢迎;如若不愿加入我们队伍,马上就可以离开此地,绝不为难你们。”舒天民的话音还未落地,便引起茫然失措的巡警们一片响应声……

蔡品一、沈俊、周玉山、匡振林、匡思林、王世贵、牟旭東等一批警员纷纷表态,愿意加入起义军队伍。余下不加入义军队伍的巡警当场交出武器,放行回家。

打扫战场,清点武器,缴获快抢四十杆,子母带三十余条,子母弹两箱……让义军队伍欢庆不已,无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这场智取万福庄警务所的战斗,在一枪击毙顽固不化分子的震慑下,在义军总指挥舒天民斗智斗勇的谋略下,这个重兵屯守的“兵营”被义军一举占领,不仅标志着“革命党”人领导的万福庄武装起义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地方政权的“御林军”被席卷一空——荡然无存。

万福庄武装起义的胜利震惊县衙、震惊省府,飞翔全国。

猜你喜欢

万福
鹧鸪天·湘乡万福古桥
川人李万福
川人李万福
守护净水与蓝天
烟火气和日常情中的时代印记
雍和宫里有大佛
On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随 感
窃银案(中)
万福生科救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