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小说

2017-05-08浦四金何学滔等

骏马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兵小米

浦四金+何学滔等

新年祝福

菜花香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年三十保安小赵依然值班。

下班回到出租屋,小赵没心思吃饭,而是估摸着哪些人已经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了他的“祝福计划”。

第一个电话打给张队长:“祝张队长新年快乐!鸿运当头!万事如意!”

电话那头传来含含糊糊的声音:“是小赵啊,同喜同喜!”

第二个电话打给李主任:“祝李主任新年快乐!鸿运当头!万事如意!”

电话那头传来噼里啪啦麻将的声音:“是小赵啊,同喜同喜!”

接下来的这个电话,小赵想了好久,还是决定一定要打出去。没人接。又打一个。还是没人接。踌躇半天,小赵决定再打最后一次。

“哇,通了!”小赵热情洋溢地说,“王总新年好!祝您……”

“嘟嘟嘟……”电话那端突然变成了忙音。

肯定是信号不好。小赵再次拨打王总的电話。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难道电话没电了?怎么办呢?小赵忽然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笨了,他对自己说:“发个短信不就行了吗?”

他想了好久,编写了一条自认为情真意切又喜庆热闹的短信,反复检查几遍后发给了总经理。

这下,小赵终于可以安心入睡了,他钻进被窝,很快就进入到甜美的梦乡。

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肯定是总经理——”小赵一个鲤鱼打挺,掀开被子,“总经理新年快乐!”

“亮亮,睡了吧?”娘的声音温柔地传来。

“娘,您还没睡啊?”小赵说。

“没呢,我和你爸呀——专门守到零点给你打电话呢。亮啊,新年到了,我和你爸祝福你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平安!”

刚上班,麻婶兴高采烈地闯进我的办公室,叫嚷道:“可算等到你了。”

麻婶是我多年前分配到这个偏僻小镇时认识的,我单位食堂的菜一直由她送。今天咋找我了呢?

我忙让座:“找食堂结算就行啊,找我有事呀?”

麻婶笑呵呵地说:“今天不用结算,不收钱,以后也这样。”

我一惊:“咋啦?”要知道,麻婶一个人种点菜,不容易的,咋能不要钱呢?

麻婶依旧笑着,说:“儿子毕业了,找到了工作,不让我给钱了,我的愿望实现了。”

竞聘(外一篇)

我忙拱手道喜:“恭喜麻婶,你辛苦了。”

麻婶忽然含泪哽咽道:“我不辛苦,是你这么多年一直帮我,我才有可能实现送儿子上大学的梦想。”

我忙摆摆手,说:“不不不,我们还要感谢你呢,我们能吃到新鲜而无污染的菜,不就是托你的福吗?”

“你不用安慰我,我心里有数。当年我四处卖菜,只有你一直支持我。你公司扩大后,也是优先要我的菜。你知道我为了儿子上学,总是高于市场价格给我结算,说是新鲜质量好,是你特意照顾我的。你考虑我孤儿寡母的不容易,这些年我领情了,现在不同了,所以……”

我忙打断她,说:“这是两码事,哪能吃菜不给钱呢?”

麻婶忽地起身,风风火火地走了,只留下一句话:“以后真的不要钱了……”

我没法追上,抬眼望向楼下的花园。那是当年我计划的菜园,当我知道麻婶的事情后,改为种花了。我又要改为菜园吗?

丐帮的刘长老要退休了,有五个弟子争着要接替他的位置,他决定出三道考题来个竞聘上岗。

第一题是说出最好讨钱的地方。四个弟子很快给出了答案:火车站、菜市场……都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刘长老表示赞同。最后一个是个新入帮的弟子,他的答案是几家偏僻的宾馆门口。刘长老表示不解。那个弟子解释道:“这几家宾馆虽然地点偏僻,但来的都是大官和大款。他们从宾馆里出来时最怕遇见人,对纠缠的乞丐出手都很大方,我一天能讨一两百!”刘长老竖起了大拇哥。

第二题是才艺展示。前四个弟子有唱莲花落的,有写粉笔字的……新弟子让人随便递上一叠纸币,他闭眼一捏就说出了金额,竟奇准无比。“我用这法子给人们表演,一天能讨两三百!”刘长老大为惊叹。

第三题是试吃各大酒店的残羹冷炙,谁猜对的多,就证明谁的讨饭能力强。五个弟子逐一品尝三道菜并写下答案,只有新弟子的最后一道菜没有答案。刘长老对着新弟子笑着摇摇头说:“最后这道菜是五合楼的鲍汁鹅掌,你还是欠火候啊。”新弟子摇头道:“鹅掌是五河楼的,但这酱汁却是醉仙楼的配方,弟子认为此题出的不严密。”刘长老一惊,叫人一调查,果然是五河楼的厨师偷了醉仙楼的配方,现在两家还闹侵权呢!

刘长老大为吃惊,忍不住问:“高人入帮前是何许人也?”

“惭愧,惭愧。”新弟子脸上泛红,“我原在本地做了二十年的官……”

金鲤鱼

我十岁那年进山砍柴时,不慎跌落悬崖摔断了一条腿。我从此对生活失去了希望,颓丧地在炕上躺了三年。一天我爹兴冲冲地捏着一张折起的小纸片对我说:“儿子,我找到治你腿的秘方了!”

我一下用手臂撑起身子,眼放精光,叫父亲赶紧抓药。

父亲坐到炕沿,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说,只是这药方还缺一味药引,就是病人亲手摘下的金鲤鱼的一对须子。

“金鲤鱼?”我的目光倏地黯淡下去。村里有个传说,金水湖里有条金鲤鱼。那条大金鲤鱼有一米多长,双目赛灯,金色的鳞片硬如铠甲,游起水来哗哗地响,那对金须子更是宝物,做药引子可以活血化瘀,续筋接骨。只是金鲤鱼每三年才从湖里洄游到金水河里产卵,每三次产卵才在金水河面露一次头,要见到它谈何容易,更何况还要从它嘴巴下拔下两根须子……

我想看看药方。父亲拦住了我,他警觉地往门外看了看:“这方子可是秘密,被外人知道有这好法子,不都跑去捉金鲤鱼了?”他把门窗关好,取来梯子,将秘方用布包好藏到了房梁上。

我独自架着拐来到金水河畔徘徊。我盯着河面发愣半晌,突然扑通一声扎进水里。我下定决心要学会游泳,强健体魄,等金鲤鱼到来的那一天,拼了性命也要拔下那对须子,让自己重新在河岸奔跑。

我在水里游啊游,时而劈波斩浪,时而激流勇进,我的技艺不断精进,却始终没见到那条金鲤鱼。

我没有等到金鲤鱼,却等到了镇里的体育队。我刻苦训练,在大江南北的泳池里斩获金牌无数,但始终对那条金鲤鱼念念不忘。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已经功成名就,我坐着小汽车荣归故里,安葬父亲的骨灰。我突然想起老房子藏着的那一纸秘方。

午夜时分,我偷偷一个人来到老房子,站在桌子上摸到房梁上那尘封已久的布包。我弹去浮尘,打开布包,颤抖着将秘方展开。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那张纸上,我的目光如锥,仔细扫过秘方的每个角落,突然垂下手臂,瘫倒在地,浑身颤抖地痛哭起来。

那是一张白纸。

吃罢早饭,老王刚把筷子放下,老伴就把牙簽罐推了过来。老王有条不紊地剔完牙,然后由餐厅起身,踱着方步来到客厅的沙发落座。老伴又忙用高装透明玻璃杯给他泡了一杯狮峰龙井(老王喝茶是讲究的,喝铁观音、大红袍用紫砂壶泡,喝绿茶必须用透明的玻璃杯),恭顺地双手捧到他面前的茶几上。

窗外大雪纷飞,寒风呼啸,一派萧瑟景象。

室内,玻璃杯里的龙井碧绿的嫩芽上下翻滚,香气袅袅,一派春意盎然。

什么是幸福?老王想,权力不是幸福,金钱也不是幸福。只有平安才是幸福。

两年前,老王在正处的位置上被双规。

一年前,老王在法庭被判刑。

一个月前,老王获准保外就医。

信号

官场上的朋友都说老王仗义,豁出了自己保住了一大批。

老王心里也清楚,能这么快就获得保外就医,与仍在位置上的一些朋友的关照是分不开的。

女儿领着男朋友回来了。女儿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本来,老王是准备送女儿去国外深造的,但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出了事。

老王对女儿歉疚地说,现在老爹没有什么能量了,你就在家守着爹妈吧。

女儿说,守着你们可以,但我好歹大学毕业,总得找个工作吧。

老王淡淡一笑,工作的事好说。

女儿高兴了,爸,你是说,我的工作你还能安排?!

当然。老王笑了。

女儿说,他们还能听你的?

老王说,嘁!我在位时,想让他们谁上谁就能上,现在我这样了,他们心里也都有数,我若一不高兴,嘁!想让他们谁进去谁就得进去。

老王说罢,刷刷刷写了一张条子,女儿拿着条子乐颠颠地走了。

住院

周一一上班,综合内科主任齐大伟带领手下的医生们例行查房,在302病房又见到了老刘头儿。嚯!刘大爷,你又来了。

老刘头儿咧嘴一笑,我也没什么大毛病,来了还给你们科增加收入,你还不欢迎?

齐大伟也笑了,欢迎,欢迎!

综合内科主要收治老年慢性病人,打去年冬天起,老刘头儿就是综合内科的“常客”了。那次他是感冒,打了几天吊针,也就好了。可他出院回家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还要住院。齐大伟给他认真地检查了一遍,76岁的老人了,心脑血管都没有什么大的不正常,其它器官也没查出什么异常,就说,刘大爷,你也没什么事儿,干嘛非要住院呢?

老刘头儿恳求说,齐主任,你就让我住些日子吧,我住在这儿心里踏实。齐大伟只好把他留下。

这之后,过个个把月,老刘头儿就来住几天,与医生护士都混得很熟,与同室的病友也相处得很好。

这天晚上,老刘头儿与邻床的老王头儿唠嗑儿,老王头儿说,刘大哥,你也没什么大毛病,在这儿住着干啥哩?

老刘头儿瞅瞅另外几张病床,见他们都睡下了,就把嘴巴凑近老王头儿的耳朵,神秘地说,我呀——我跟你说实话吧,老伴儿撇下我走了。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小窝,都忙。我一个人在空落落的屋子里呆着,一天连个说话儿的都没有,嗐,我心里闷呐。

金店的盗窃案刚破获,又来了一个诡秘的老头儿,每天傍晚必来店里转一圈就走。这引起了女老板的高度警惕,一个不祥的信号告诉她——“踩点”。上次被盗,就是有个老人光顾过后,金店就被盗了。

这个老头子看上去和那个一样憨厚,只是衣衫褴褛,胡子拉碴,脚穿一双破旧的胶鞋,油泥污染着肌肤的本色。老头儿弓着背,尖着嘴,装得比那个更加老实。

又一个傍晚,老人如约而至,一进店门,一股浓重的馊气溢满金店。女老板止不住咳嗽了几声。

老人走到每日必顾的首饰柜前。

“哗啦”一声,一个金龟头手脚麻利地窜出来,把店门关得严严实实。

老人一转身,惊愕地说:“我还没出去,咋关上门了呢?”

金龟头抢过老人一只胳膊,反扭着狡黠地说:“要是你出去了,我逮谁?”

老人莫名其妙地颤抖着说:“为啥?”

“扑通”一声,金龟头一脚打在老人膝弯,老人双膝跪地,金龟头狠狠地说:“别装了!说,是谁叫你来踩点的?”

老人明白了,委屈地说:“我不是贼,我是做工的。”

女老板说:“是做工的,你每天这时来我店里做什么?”

老人“嗐”了一声,红着脸说:“老伴跟我受了一辈子苦,养大几个娃,都自顾在外打工,顾不上我们。过阵子是她的生日,一辈子除了苦,没送她一件礼物,我想送她一条金链子。来这里一看钱不够,还差五百块,就找到一个做搬运工的差事,等钱攒够了就来买。又怕你把它卖了,每天来看一眼,心里踏实。”

通往丁家台只有一条小路,是完全用脚踩出来的。小路的两旁长满了生命力极强的狗尾巴草,每到六月,狗尾巴草就开出毛茸茸的穗状的花儿,这花儿近看是白色的,远看却是一片粉粉的毛团。小路隐在中间,像一根时有时无的白线,煞是好看。

强子的父親丁定邦是丁家台的队长,队上的孩子都把强子当带头大哥。那强子带着我们“无恶不作”,偷人家的鸡蛋一敲开“呼噜”就生吞掉;把别人的冬瓜南瓜挖个小洞,在里面拉屎,然后再盖上……

这天,强子又盯上了这条小路上的狗尾巴草,跟我们耳语一番就开始行动。我们找狗尾巴草特别茂盛的地方,把路两旁的狗尾巴草拉拢来系好,扎成一个个不简单看出的绊子,等着看哪个倒霉鬼摔个狗吃屎,想想都乐。

这天半夜时分,定邦队长背着一个人焦急地敲开了村卫生室的门,他告诉赤脚医生说,秀英走在路上,一个不小心被狗尾巴草绊倒了,偏偏头摔在了一块石头尖尖上,顿时血流如注,人也迷糊过去了。

这秀英是个守寡多年的寡妇,口碑一直很好,勤劳善良,上孝敬年迈的公婆,下抚育一双年幼的儿女。

赤脚医生用红汞水把秀英的伤口仔细地清洗了一遍,然后用纱布缠起来,说只是外伤不碍事。

果然,一会儿秀英醒了。她看着定邦队长幽幽地说,傻啊!你怎么这么傻呢?人前,还不如让我死呢!

好长时间,秀英都没有出过门。半个月后,她哭着把自己嫁到山那边一户更穷的人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秀英走的那天,定邦队长喝了很多酒,醉醺醺地把强子打了个半死,吓得强子的傻娘在院子里嚎啕大哭。

路两旁的狗尾巴草还在那里倔强的茂盛着,但谁也没有心情扎绊子了。

小米和大刚结婚后,头一次回婆家过年。年初五,公公恳求小米:“小米,大刚初六上班,你初九才上班,这几天我要带你妈去医院做腰部理疗,你能不能留下来给我们做几天饭?”

小米为难了:“我们平时都是大刚做饭,我啥菜也不会炒啊,在娘家时,我妈从不让我进厨房。”

婆婆说:“没事的,你照着我写的菜谱做就行了。”

第一天,公公嘱咐小米:“今天做青椒炒肉和蘑菇蛋汤,菜谱在桌上。”他们走后,小米赶紧学习菜谱。婆婆的菜谱密密麻麻记了许多菜式,很详细。中午时分,小米终于做好了这两道菜。婆婆夸她做得味道不错!

第二天,婆婆叮咛小米:“我想吃鱼香肉丝和麻婆豆腐。”小米心想,这不是大刚最爱吃的菜吗?看样子,婆婆是心疼儿子,想要我学会了,经常给他儿子做。小米笨,切肉丝时切破了手指,鲜血直流,她坚持着,照着菜谱,做好了这两道菜。

第三天,婆婆说:“我想喝点新鲜的鲫鱼汤。”小米最怕鱼了,更是从不曾杀过鱼。那鲫鱼活蹦乱跳的,小米闭着眼睛在鱼头上用刀背乱拍一通。洗鱼时,小鱼“哧溜”一下滑到了地上,小米去捡,没想到那鱼尾竟然“嘭”地跳了一下,她吓得尖叫不止。

小米哭着给大刚打电话:“你妈变着法子整我呢!我今天就要回去!”

大刚说:“我妈都是为你好啊!”

小米气呼呼地说:“那是为我好?还不是让我学会了好伺候你!”

大刚说:“你误会了。我妈要你做的,都是家常小菜。她说餐馆不卫生,而我经常要出差,她担心你吃不好……”

大刚接着说:“菜谱是妈熬夜专门给你抄的,爸妈一大早出门在街上溜达,中午才敢回家,都是为了你的身体。”

武子怎么也想不到,像他这样一个山里娃子经过部队几年磨练,竟成长为一个靶场的主任,尽管靶场的编制是两个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单位,每逢春节,基地首长总会来看望他。

靶场远在海上的孤岛上,因为偏僻,凡是调进来的新兵,过一段时间后,总会通过各种渠道调走,而武子在孤岛上一呆就是六年。

这天,武子在靶场布靶时,远远地看到一艘交通艇慢腾腾地靠上码头,然后又慢腾腾地离开。接着,一个背着背包的新兵跑过来立正站好:“报告主任,新兵闯子前来报到!”

“新分下来的?打算在岛上呆多久?”武子看了看新兵,觉得他有点眼熟。

“我是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新兵挺着胸脯说。

“回宿舍!”说罢,武子提着新兵的洗漱用品朝着宿舍走去。

新兵很懂事,整天干活儿,从不言调走。武子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终于找到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年轻人了。

转眼大年三十了。武子和新兵打扫着卫生,准备迎接基地首长的到来。午饭刚过,一艘交通艇靠上码头,阳光下,金光一闪,从艇上走下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军人。

“司令员好!”武子给中年军人敬了一个礼。

“武子,辛苦了,今年春节有个伴,不寂寞吧?”中年军人抓着武子的手亲切地说。

“谢谢首长的关心,闯子同志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是位好同志。”武子嘴里说着,手却向后去摸,想把新兵介绍给中年军人,却没抓住新兵。

“不错,有进步!”中年军人看了看新兵说,“刘秘书,把手机拿来。”

中年军人把手机递给武子:“武子,打个电话,给你妈拜个年。”

听完他的话,武子涨红着脸说:“司令员,我家没有电话。”

“闯子!”中年军人看着新兵叫了一句。

“到!”

“给你妈打个电话,她很想你!”

“是,爸爸!”

听到他们的对话,武子瞬时明白了,难怪见新兵第一面就觉得是那样眼熟。

当了几十年农民,位卑身贱,囊中羞涩,我再也心高气傲不起来了。高中同学聚会上,三十名昔日同学,不是大款,就是高官。我实在自惭形秽。最春风得意的,是在我上铺睡过两年的丁大。他拥有庞大的房地产公司,生意做到了上海广州。据说他的钱都是用麻袋装的,我估计,这次聚会……

正当我胡思乱想之际,丁大举起酒杯说:“敬我们的老班长一杯!”

全体起立,无论男女都来跟我碰杯。慌乱中我才意识到我曾经是他们的班长!丁大这家伙居然举着酒杯带头唱起歌来:“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想不到,三十人全部应和起来。唱着唱着,有人抽泣了,有人唱成了哭音。我明白,几十年的人世沧桑都不容易,所有辛酸在此刻爆发。我也感动得一塌糊涂。我的兄弟姐妹王双的烟盒苏岱香呀!

饭毕,我醉了,当年的冲天豪情又涌上心头,吼道:“今天我买单,谁也不许争!”

三十人一齐鼓掌,高呼:“谢谢老班长!”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从三十公里外的县城回家的。酒醒后,老婆问这次聚会谁买单?我说,我呀!我是他们的老班长!

老婆立即发作了,大骂:“你这个傻瓜,人家哪个不比你有钱?前几天才卖谷的四千元就这么打了水漂!”我一想,是啊,就说那个丁大,身上掉根汗毛也不止四千,可他打感情牌,设了个笼子让我钻。真是可恶的奸商!我四千元血汗钱哪……

忽然,老婆一声尖叫:“啊?!死鬼快来看你的提包!”

我倒出我手提包里的东西,一大扎百元钞票和三十个厚实的红包赫然在目!我举起手,狠狠地抽了自己一耳光,骂道:“小人!”

底气

朱集镇城管队长丁文章领着刚入队的小袁,到“重灾区”主大街上巡视。街上随便摆摊设点的小贩,如临大敌,仓皇奔逃。唯独三个摊贩没事人似的,端坐不动,谈笑自如。

小袁问:“他们是谁?怎么不跑?”

丁文章小声说:“那第一个是蔡婆婆。他是蔡副镇长的姑妈。那次我不知道,踢翻了她的菜篮子,被蔡副镇长捏了个罪名,叫去狠狠地剋了一顿,还罚了我们城管队的款,严令城管队限期整改。”

小袁问:“那第二个呢?”丁文章说:“第二个老头儿更牛!他是咱县城管局马局长的亲戚。我也打过他一拳。那次差点把我这个队长的乌纱帽打掉了。要不是我老婆及时登门道歉、赔款的话,后果更严重。这老小子你千万别碰他!”

没等小袁发问,丁文章就开始说第三个人了……都是背后有人,来头不小!

还没等丁文章说完,小袁早已飞起几脚,把仨人的货物踢飞,散得满街都是。纸箱、竹篓全踩扁了。远近看见的人都傻眼了。小袁吼道:“還不给老子滚!你们不就是有局长、镇长做靠山吗?让他们来找我袁大头!”

很久以后,还是没人来找小袁的麻烦。据小道消息说,蔡副镇长、马局长确实查过小袁的底细,一直追溯到民国、清朝,甚至明朝,硬是没查出什么来。但越是如此,越不知道小袁背后撑着什么人、底气从哪里来,也就越不敢轻举妄动!

在熟人朋友眼里,王双是有名的小气鬼,他连给别人奉根烟都不利索。

春节时,表弟来拜年,一看王双掏出一包软中华,扑过来就抢:“双哥当了老板就是不同啊!”王双却赶紧把烟缩回来,手伸进烟盒里磨叽好久才抽出一支递给表弟。表弟的脸拉得好长:“不就是一支中华烟床前明月光■熊荟蓉

吗?看得像命根子!”

和搭档一起去谈生意,搭档说:“糟了,忘带烟了。”王双掏出一包软中华,搭档随手就去接。王双却赶紧把烟缩回来,手伸进烟盒里磨叽好久才抽出一支递给搭档。搭档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连根烟都舍不得,还怎么做大生意!

谈生意的过程中,王双有个习惯更是让搭档觉得丢尽了脸面。他竟然每支香烟非要把过滤嘴都燃尽了,才肯丢掉。烟瘾再大,也不能这样啊。

好在对方不计较这些,这笔生意还是谈成了。搭档扶着喝得醉醺醺的王双回家,一路上就在埋怨他小气、猥琐。

王双从兜里掏出香烟,涨红着脸说:“生意刚起步,消耗大。我本钱小,只能省着花呀。这一盒烟里,我放着两种烟啊。应酬别人的,是高档烟。我自己抽的,是低档烟。烟,只有抽到最尽头,别人才看不出商标啊……”

出嫁后,我对母亲说:“妈,我这房里的书啊照片啊,都不要了,哪天让收废品的来清走吧。您就别住在后面那间小房了,搬到我这间房里住吧。这间宽敞、明亮……”

母亲说:“我在小房住习惯了。这间,还是原封不动留给你回来住吧!”

我说:“妈,我离这儿不远,又有车,不会再住这儿的,您还是自己住吧!”

说这话没多久,我就和他闹别扭了,深更半夜的,我赌气跑回娘家。

只轻轻敲了三下门,母亲就踢踢踏踏来开门。她什么也没问,只说:“回来了,去你屋里睡吧。”

月色如银,铺在我的小床上。十六岁生日时,母亲送给我的那只毛毛熊,还张开双臂守在我的枕边。我一把抱住它,一任憋屈的泪水,纵横驰骋。

原来,只有回到母亲身边,回到这张床上,才是真正自由和放松的。

然而,当我再次不约而来,想告诉母亲一个惊喜时,门敲了好几下,却没有那熟悉的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来相迎。

皎洁的月光下,母亲抱着那只毛毛熊合衣躺在我的床上,永远地睡着了。

母亲独自抚养我长大,又这样独自离去。我大哭。不可抑止地大哭。

他轻轻地搂着我:“别哭,妈不是一个人走了,你一直都在……”

透过朦胧的泪光,我看见墙上,我的各个时期的照片;书桌上,我读过的书;柜子里,我穿过的衣……满屋子的旧时光,都曾陪在母亲身边。

我突然明白了母亲原样保留这间卧室的缘故。

坐在床前温柔的明月光里,我拉着母亲的手,轻轻地告诉她:“妈,我有了……”

猜你喜欢

新兵小米
传递
立正!新兵们
小米手环4
懒洋洋的兔小米
小米找毯子
小米搬家了
新兵跳伞
劣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