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7-05-06徐鸿雁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内蒙古发展

摘要: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缺乏。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现代县域经济发展。只有通过壮大旗县实力、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区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旗县资金扶持才能更好地发展内蒙古县域经济,实现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480-02

本文所指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属于经济学研究的区域经济范畴,是以我国当前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行政管理机关为经济调控调控主体,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县域经济既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经济单元,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层次。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发展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科技成果缺乏原创性、适用性等,核心技术缺乏,虽然一般能通过专家鉴定,但是而能开发转化的却很少。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县域经济发展属于低层次、简单机械化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缺乏。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现代县域经济发展。内蒙古如何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壮大旗县实力

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特色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都有所述及。通过对《报告》的认真学习和思考,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以赤峰市为例区域发展实际,我认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区域发展,关键是加快旗县的区域发展,“郡县治,则天下安”,所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区域发展县域经济,壮大旗县实力。又进一步把区域发展县域经济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县域经济的区域发展势头更加充足。国家向县域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对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技术服務、创业培训、以及在税收、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异于中心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支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审批,在专项资金的配套上,取消或降低县级财政配套比例。出台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算就业、税收、城市建设、扶贫开发、环境保护等大帐,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二、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用城市标准建设城镇,推动县域城镇扩容提质。以赤峰为例,重点建设了旗县城关镇、重点小城镇和中心镇,打造了一批市政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功能配套齐全、产业特色鲜明、有发展后劲的重点旗县区域,形成了旗县城关镇——中心镇——农村牧区区域发展新社区、新村庄的梯次结构。加强乡镇住地房产开发建设,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引导农牧民逐步向小城镇集中。同时,大力区域发展农村牧区区域发展二三产业,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区域发展延伸,科技、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区域发展覆盖,城乡关联产业向农村牧区区域发展拓展,要树立市场思维理念,算经济账、成本账,使农牧民能用较低的生活和就业成本实现就地转移,安心、舒心地定居生活。其次,加快道路、交通、水利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经济区域发展环境。

三、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有利契机,加快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为县域经济区域发展提供优良载体。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作、高水平管理,打造一批市政设施完备、政府开明清廉,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特点鲜明的旗县城关镇和重点小城镇,形成具有特色、优势、后劲及竞争力的支撑点,吸引更多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城镇集中,发挥这些支撑点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加大城镇配套体系建设。首先是产业支撑,加快区域发展二三产业,解决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能简单的把农牧民从农村牧区区域发展转移出来,必须充分考虑二三产业和城镇对农村牧区区域发展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然后是解决市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配套问题,现在全国还有1.59亿的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社会,游离于城市的边缘。所以,必须加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政设施等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使转移出来的农牧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三是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超过50%,但农业人口仍达6.7亿,把所有农民都转移到城里来也不现实,所以说必须抓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大力区域发展农村牧区区域发展经济,开辟农村牧区区域发展二三产业就业的新渠道,让农牧民实现就地转移。同时,必须加大对农村牧区区域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推动交通、道路等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区域发展延伸,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社会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区域发展覆盖,城乡关联产业向农村牧区区域发展拓展,让农牧民真正舒心的生活在这里。

四、大力县域区域发展特色产业

每个旗县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基础不相同,因此,县域经济在产业区域发展上坚决不能搞“一刀切”“、一元化”,必须得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首先是真正弄清楚每个旗县的特色是什么、优势在哪里,在产业选择上,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比如,这几年实施的农村牧区区域发展“1571”工程,以集约、节水、高效的现代农村牧区区域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区域发展玉米膜下滴灌、节水紫花苜蓿、设施农业等,实践证明完全符合以赤峰市为例以“早作农业”为主的基本市情,方向正确,措施得当,效果明显,群众认可。同时,要加大对产业布局的规划和调整,大力区域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区域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煤化工、氟化工、物流配送、机械制造、服装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各种专业特色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依托园区带动,聚集资金、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其振兴经济、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等作用,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区域发展。

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区域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内蒙古西部地区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成内蒙古自治区核心制造业基地,着力构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进一步加大力度,统筹整合乌海周边地区、托清准工业集中区产业区域发展。东部地区动融入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区,重点建设15个工业集中区,重点区域发展能源、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及金融、物流、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构建沿交通干线、沿主要河流点状开发的产业格局。县域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宜游、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区域发展的产业格局。

五、加大对旗县资金扶持

首先,要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增加县级税收留成,提高县级财政在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使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其次,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第三,加强地方金融事务和相关政策的协调,引导股份制银行落户县域地区,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财务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和其他新型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点区域发展,为县域经济加快区域发展注入金融支持活力。第四,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支持农村牧区区域发展考核奖励制度,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拓展业务、创新金融产品、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牧区区域发展投资开办金融网点。加速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发挥好自治区信用联社的行业管理职能作用,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发挥好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及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十分重要。

作者简介:徐鸿雁(1979),女,汉族,内蒙古赤峰市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经济师,现就职于赤峰市敖汉旗农村信用联社部门总经理。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内蒙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爱在内蒙古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