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理想,上下求索,推动学校绿色教育新实践

2017-05-06邹晓东

创新时代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特色理念绿色

邹晓东

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地处无锡新吴区,北依运河,南临太湖,水韵含香,风光旖旎。近年来,学校在“自然本真、融合共生”的绿色教育文化理念引领下,着力建设以“精致生态校园,人文品质学园,教师精神家园,学生成长乐园”为内涵的绿色新园,推动绿色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践跨出新征程。

一、绿色教育: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引领

绿色教育是对理想教育的形象表达。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主题发言中讲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走在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路上,必须以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为引领。绿色教育是新小人站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高点在学校教育发展上做出的主动因应。

其理念内涵可提炼概括为:

一个交融,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有机融合。它反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程设置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

两种生态,即在课程实施活动中既关注教育主体存在的物理生态,又关注教育主体活动的精神生态,凸现绿色教育的生命意义和道德价值。

三个自然,即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和保护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学习者的天性、资赋和成材的原动力,还包括在生态性教育情境中,利用自然性的課程资源,遵循学习者身心共育的教育基本规律。

四个回归,即指教育要回归学生、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回归本土。绿色教育强化课程的生命意义,尊重智慧是学习者生命成长的核心,以学为中心,构建生活化的教育范式,注重自然生态情境下的知识接受,更强调学习智慧的开启,关注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使学习者实现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自主、协调、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深化、反思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新小人高举“绿色教育”旗帜,践行“崇雅尚美”校训,在追寻理想教育的路上,力图摒弃急功近利教育短视弊端,消除阻碍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发展的污染杂质,呼唤教育回归本真,引教育清流,绘清朗天空,催生态新绿,努力办出学校的个性与特色。

绿色教育充分尊重学习者生命生成,高度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遵循规律,讲究艺术,“顺木之天,心育良材”。

二、绿色教育:坚持以系统的顶层规划做蓝图

学校在谋划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从发展全局出发,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全面规划、系统思考、统筹安排,以适切而优化的顶层设计,描摹出行动的愿景蓝图和路线图。

(一)全面梳理,不断探寻绿色教育发展动因

新安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老校要焕发活力,成为名校,必须重视内涵发展,加强特色建设。学校地处农业大镇,老校舍系庵堂改建,一直服务于周边乡民子弟。从办学的历史渊源以及长期的办学实践来看,办学风格朴实、自然。这正是“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乡土文化底色。当然,绿色教育的实践发展还基于以下几点:

1.学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学校在重视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创特创优。2003年至2004年,学校在创建省、市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并认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突破环境教育局限,认为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应当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4年下半年至2009年,学校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江苏省实验小学创建为动力,全面架构,分层实施,开展了绿色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2010年至至今,学校重构“崇雅尚美”校训,营建“心正安行”校风,探索生态课堂,倡导教者“顺天化育”,鼓励学生“好学日新”,为绿色教育增添新内涵。

2.学校教育发展转轨的需要

传统“应试教育”目中无人,分数至上,其弊端主要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的离体,现代与传统的割裂,共性教养与个性培育的冲突。学校汲取现代人本教育精髓,倡导并持续实施绿色教育,正是基于对应试教育的反动,努力改善日趋恶化的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本质,重建学校教育育人价值。学校提出“予孩子一个绿色的现在,许孩子一个和谐的未来”。

3.学校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从发起至今,已进入深水区。新课程改革撬动着教育变革,也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绿色教育实践缘起于新课程改革,更应在与时俱进中,通过不断丰富内涵,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着力构建生态课堂,推动国学经典、节日文化、特色社团的平台建设。

(二)系统思考,确定学校绿色教育的思路与目标

学校绿色教育特色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工程,我们按照“整体构建,形成绿色教育框架—确定发展重点,先行突破,丰富绿色教育内涵—全面推进,彰显绿色教育鲜明特色”发展思路与路线,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从“绿色教育理念体系构建”和“绿色教育行动体系构建”两个层面,根据学校优先发展战略,确立若干研究点,重点研究,以点带面,循序推进,逐步形成。在目标上,一是从绿色教育理念建设入手,着眼于从学校文化视角,探索形成具有绿色教育理念识别系统。其中包括学校徽章的设计、校训的继承与创新、三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义和诠释等。二是从行动入手,探索形成绿色教育的行动范式。着重在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形成若干操作要点和策略。

(三)顶层设计,规划学校特色建设的内容与路径

当前在国家的宏观改革层面,也日益加强了顶层改革设计。作为一所基层学校,我们也要善于汲取政治、社会改革的经验,自觉、主动加强学校改革包括学校特色建设的顶层设计。这可以加强特色建设的整体构建,避免碎片化、随意化。

循着学校绿色教育的思路与目标,我们对特色建设的内容与路径也进行了规划设计。

1.内容规划

(1)绿色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为绿色教育特色建设营造浓郁的环境氛围。主要围绕“生态新园、人文学园、精神家园、成长乐园”四园建设,以隐性课程设计理论为指导,强化学校校园环境的整体优化设计,将校园改造成为一本无言有形的生动之“书”。

(2)绿色化的学校管理建设,为绿色教育特色建设提供强力的制度保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依法治校,以德育人,重视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系的构建,以科学、规范、人性的管理产生凝聚效应,提高服务成效,促进全校师生包括学校的良性发展。

(3)绿色化的课堂教学建设,为绿色教育特色建设奠定扎实的内涵支撑。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推进课堂改革,探索形成绿色课堂的特征、绿色课堂的操作点以及对绿色课堂的评价体系。

(4)绿色化的学生活动建设,为绿色教育特色建设增加勃勃的生机活力。着力构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国际理解”为主题,以节日文化研究实践活动、校园啦啦操、射箭、武术等为重点的绿色活动体系建设,并逐步形成校本活动建设特色课程,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创造条件。

2.路径选择

(1)“三步走”的战略设计。第一步是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初构绿色教育框架体系。主要是提出绿色教育理念及其基本内涵,初步形成绿色文化、绿色课堂、绿色活动、绿色学习四大支撑。第二步是在“十二五”期间,在继续巩固第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一是主要开展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研究,从课堂教学这一主干丰富发展绿色教育内涵;二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队本课程开发研究,進一步亮化绿色教育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第三步是在“十三五”期间,在总结前阶段建设成果基础上,全面形成绿色教育特色,构建形成绿色管理、绿色校园文化、绿色课堂、绿色活动等体系,内涵较为丰富,学校发展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高,相关成果在省级媒体呈现,并在无锡市区具有较大影响力。

(2)课题带动的策略引领。学校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通过无锡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绿色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研究”“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研究”,从全局层面,开展研究性探索活动,以引领、促进学校绿色教育特色建设的全面、稳步、有序发展。

(3)项目化管理的有效驱动。为了让绿色教育特色建设能有效推进,我们将各个支撑点,形成若干品牌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化管理的方式,以任务驱动,强化责任,加紧落实,实现建设的有效推进。例如,学校从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角度,开展了“节日大观园”少先队文化品牌建设项目、江南龙娃版画特色项目建设等;从教学层面,着眼于构建“生态课堂”建设;从活动层面,着眼打造校园炫动啦啦操、传统游戏等。这些项目,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按照项目化管理要求,有序推进。学校每年对每个项目都会提出要求和目标,在年终结合绩效考评,进行目标达成度评价。

(4)合理的方法选择。一是讲好绿色教育故事。重视在故事讲述中转化提升绿色教育理念。坚持让教师叙写、讲述“我的绿色教育故事”,以每一位教师的生动故事,去促进认同、转化、实践、丰富、深化、发展绿色教育理念,提供具体而个性化的绿色教育策略。二是做好绿色案例剖析。引导教师通过撰写案例来促进其反思精神,并藉由对一个个案例的分析、综合,在批判中建构对绿色教育理念的整体认识。

三、绿色教育:坚持以务实的教育行动去实施

(一)注重环境育人文化开发

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无言的教育,无声胜有声。学校将绿色理念具体落实在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上。在一室一厅、一草一木、一墙一石中努力体现“绿”的意蕴,关注“人”的因素,顺应孩子成长需求。“一丝一缕皆智慧,一言一行尽雅美”,校门口文化墙上古朴的铜字和图案,散发出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又不失活泼。四方刻有“四园内容”的印章稳稳地落在主花坪的四角,既突出了学校办学目标的稳健实在,又彰显民族的文化意蕴。射箭场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笛韵坊的玉笛新声江南味、版画室的“春风大雅”乡土气、节日大观园的民族风等,无不让学生行走其间,闻香而育。

(二)开展生态课堂创新探索

绿色教育践行的主阵地或者说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在深化、反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绿色教育理念指导的生态课堂,依据教育生态学原理,努力实践着叶澜教授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绿色生态课堂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其核心就是“课堂具有生命活力”。

绿色生态课堂倡导三种理念、两个关注和一个目标。三种理念:一是树立生态的环境观。强调环境与个人的活动、经验的生长是统一的。二是树立全面的教学观。三是树立个性的发展观。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二是关注教师的生动激励教。最终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师生的生命成长。

具体到课堂上,形成了生态课堂的多样化模式:①真实、朴实、扎实的数学课堂。真实、朴实、扎实的数学教育教学从认识儿童开始。真实的数学教育教学,让学生爱学数学;朴实的数学教育教学,让学生会学数学;扎实的数学教育教学,让学生学会数学。②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诗意的语文课堂让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悄然中的走进,设置跌宕的节奏—惊艳中的熏陶,提炼永恒的主题—浓缩中的升华,追寻审美的意蕴—抒发中的陶醉。③趣、情、理结合的品德课堂。以真人、真事、真情营建真实的育人场景,与学生进行多元互动,让品德课堂成为学生由共享走向共同成长的和谐文化之旅。听“趣”—精选内容,激发学习欲望;听“情”—抓住契机,强化教学重点;听“理”—引导体会,升华人生品悟。④动静结合的音乐课堂。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活泼好动又是孩子的天性,生态音乐课堂通过组织教学,以动引动,通过新歌教学,动静结合,通过欣赏教学,以动衬静,实现音乐教学回归自然,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把音乐课堂变成一个动静结合的和谐的理想课堂!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以生态课堂的视域来处理师生关系,就是站在联系、发展、和谐与共生的角度构建课堂中的导学关系。我们通过以境诱学—创设启发性情境,以问促学—设计有梯度问题,以“材”助学—提供有结构材料,以研探学—组织开放式研讨,实现课堂的策略优化。

(三)推动温暖德育品牌建设

暖认知理论启示我们,德育不是无情物。德育培养要与情感、丰富的感知紧密融合,要基于人道关照,彰显人文关怀,突出人性关爱,让儿童站在德育的中央。为此,学校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围绕“温暖德育”品牌建设,推动“八礼四仪教育”,结合我的中国梦,我们开展六一庆祝、每周一国旗升旗仪式等活动,进行“我的十岁成长礼”“诗画重阳”等主题活动展示观摩,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和争当美德少年等活动,其中廖庆凤同学入选无锡市美德少年标兵。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动建设以“心理故事”为举措的特色建设。

开启“行远”少先队教研部建设。加强以队活动课的课程建设与研讨,顺利完成学校中少会“十二五”课题“节日文化活动队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持续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建设。重视常规管理,结合中小学生新守则颁布,通过专题教育加强学习与宣传。制订完善新的《班队工作考核条例》,促使班队德育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社区服务、节日手工制作活动等。

弘扬雅美校园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全面引领全校师生“一思一虑皆智慧,一言一行尽雅美”。学校组建版画、笛乐、武术、射箭、吉他、跆拳道、啦啦操等校级艺体社团,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社团活动,以少先队课题带动节日文化主题活动,每年开展“爱心义卖”“文明小义工”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以宣传文明绿色上网为宗旨,联合关工委、文化站开展争做网络文明小使者活动等。

(四)培养顺天化育“雅慧”师资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承诺践诺活动、三走进三关注家访活动等。二是在推动全员规定培训的同时,大力实施校本教研培训。与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五爱小学等市内名校建立战略协作关系,构建发展共同体。每学期开展党员教师、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推动青蓝工程及情智数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校、区新秀以上骨干教师共35名。三是加强科研引领。以市“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构建实践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学科研究水平。近年来,十多名青年教师在区及以上各类赛课中获得一等奖。

(五)加强绿色校园综合治理

学校以创建无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江苏省健康促进银牌、金牌学校,无锡市两型学校,文明交通進校园等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学校教学设施规划与管理,加强学校环境的安全、健康、文明综合治理,切实落实“四园”校园建设,开展节水教育、垃圾分类生态环境教育,每月一次开展疏散演练活动,经常性开展文明交通、消防安全教育。优质消防课入选2015全国百堂“消防安全示范课”。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正成为彰显生态理念的绿色校园。

猜你喜欢

特色理念绿色
绿色低碳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