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读后解析

2017-05-06樊宁瑜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樊宁瑜

【摘要】本文以《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为依据,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起源与发展、核心理念与视角、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本研究等内容,分析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应用与研究趋势。认为,生态翻译学是译届首部自成体系、功能强大之译论。它既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又符合逻辑法则和自然机理;拥有一整套别具特色的术语来描述其研究对象、目的、内容、方法、规律、定理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生态翻译学运用“三层次”研究技术路线: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和微观译本,使其不仅在宏观中体现了译学体系架构的一些要素,而且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描述翻译现象,解释翻译行为。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体系;翻译本体理论

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一项从生态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综观描述的跨学科研究。胡庚申教授认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归依,以“适应/选择”理论为基石,是一项系统探讨翻译生态、文本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对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做出符合生态理性的综观和描述。”(胡庚申,2013)

二、生态翻译学的背景、起源与发展

1、生态翻译学的产生背景

生态翻译学的发生与发展,与时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相符合的。首先,它是经济社会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一种反映。其次,生态思潮又是现代思想与哲学转型的必然结果。

2、生态翻译学的起源

与其说生态翻译学的起源,倒不如说生态翻译学建基的三个前提。一是人类认知路径一“关联序链”(这是生态翻译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胡庚申教授曾图示了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视野延展的链条,“翻译←→语言←→文化←→社会/人类←→自然界”。二是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生态系统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这是构成生态翻译学生存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理据)。首先,生态学强调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翻译生态也是这样。其次,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翻译生态也是如此。由于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的思维方式、教育背景、翻译理念、审美标准、实践经验等不同,又由于翻译文本类型、读者需求、接受文化、沟通渠道、规范环境等的差异,这些主客观、内外部环境的不同和差异必然造成“翻译群体”主体的不同的适应与选择,他们必须动态地调整自己,以适应整体翻译生态环境,形成翻译生态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再次,互利共生是一种生物间互惠关系。在翻译生态中,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也同样可以对翻译生态环境发挥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最后,是自然生态中的竞争排斥原则和“汰弱留强”自然法。翻译过程中也存在大量“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现象。翻译是一连串优化选择的决定,译文则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结果。三是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生态翻译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2001;2004)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

3、生态翻译学的发展

生态翻译学起步探索于2001年,立论奠基于2003年,倡学整合于2006年,全面拓展“创派”于2009年,可谓是“三年一小步”、“十年一大步”,显示出它作为一个具有新世纪时代界碑而展开探索的研究历程。

三、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与视角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既具有普适的哲学理据、又符合翻译基本规律的译论范式。

1、生態翻译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其一,生态整体主义:以生态的整体观为方法论而进行整体性研究是生态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翻译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论证与整合性研究是生态翻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二,东方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生态智慧“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整体综合”成为生态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和思想依归。其三,“适应/选择”理论:是借用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原理,经过转意和隐喻,由探讨具体翻译问题所形成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其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

2、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对象

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和“翻译群落“生态(“译者”)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翻译生态环境是有层次的: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宏观译学是指翻译生态体系(译学)、中观译论是指翻译本体理论(译论)、微观译本是指翻译文本转换(译本)的“三位一体”研究。

3、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学科交叉。由于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的跨界研究,因此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开展生态翻译学研究。第二,相似类比。此方法可行性在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类似和同构。第三,概念移植。既然在生态翻译学研究中运用“相似类比”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据的,那么“概念移植”就顺理成章了。可以是生态概念、生态原理、生态术语的移植。第四,系统综观。

四、宏观译学、中观译论、微观译本研究

1、宏观译学研究

着重探讨翻译生态体系。其包括翻译管理、翻译市场、翻译教育、翻译本体生态系统。它们“互联互动”、互为翻译生态环境之外。

2、中观译论研究

着重探讨翻译本体理论。一是关于翻译理论的认识。翻译理论通常应具备的理论元素:译论的哲学基础、能够对翻译实质、过程、策略、标准阐述和对翻译现象解释。二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何为译”。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翻译即生态平衡”的翻译观;翻译即适应与选择:就是译者在选择性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由译者自主地做出判断、并进行适应性选择。三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谁在译”。翻译适应选择论倡导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中心”理念。四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如何译”。包括翻译过程、“多维转换”的翻译原则与“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效果评判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五是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为何译”。从译者角度看,为“求生”、“弘志”、“适趣”、“移情”、“竞赛”;从文本客观功能看,为促进交流沟通、引发语言创新、激励文化渐进;催生社会变革、塑造国家形象、推动译学发展。

3、微观译本研究

着重探讨生态翻译例释。生态翻译学微观研究是通过具体的翻译案例,评析和解读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念对生成文本和解释翻译现象所具有的认知、指导、解释和描述等功能。于此相伴,生态翻译操作若干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在其中了。以下一一列举生态翻译理念和翻译方法。第一,“多维转换”在文本翻译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在对全句、全段、全文总体考虑后,改变单一/单项维度的译文处置,不但做语言转换,还要观照文化内涵、交际意图、心理暗示、美学追求等多维度,特别是关注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的平衡。第二,生态翻译中的“掏空”再现。为了适应原语生态、并为译文构建一个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译语生态,译者有时又需要“忘记”、“转移”或“掏空”这些信息。第三,生态翻译中的环境“补建”。运用“按语”、“换例”、“解释”等手段来“修补”和“重建”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以使译文能适应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第四,生态翻译中的原生态“依归”。原生态即指原语生态,也指译语生态。原生态“依归”,即指高度依归于原语生态(表现为高度异化处理),也可以指高度依归于译语生态(表现为高度归化处理)。第五,生态翻译中的自然化“仿生”。一是翻译“自然的”、“生态的”内容,以及翻译关于“自然的”、“生态的”文本;二是“仿生”翻译,即模仿自然界的、自然生态的形状,对某些特定文本的特殊翻译处理,以此体现出译文的“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创意、意象或风格。第六,生态翻译理念的文本“干涉”。是指对形成翻译文本、译事实施和对翻译现象解读的影响与制约方面,即对翻译文本和对翻译研究的种种“干涉”。

五、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应用与研究

1、不同翻译领域的理论应用研究

具有生态翻译学性质的应用研究课题陆续在文学翻译、哲学社科翻译、应用翻译、翻译教学、翻译家、口译、网络翻译研究等不同领域展开。在以上领域中,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被作为理论分析工具;也是基本翻译原则。

此外,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翻译史也被有所研究。研究结论:翻译史必须采用一种整合视角。结合中西翻译史的发展历程,从译者历史、文本历史、民族翻译文学生态景观以及特定历史阶段翻译文化景观几个方面探讨翻译史研究的生态翻译学路径,并归纳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翻译史研究的特点。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译学方法论研究,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传统、常规的(如描述性翻译研究、归纳、演绎、比较法、语料库研究方法等);二是生态翻译学本身的方法论研究(如学科交叉、类比、移植、系统综观法等);三是由生态理性演绎出的其他方法论研究。

从伦理学角度对生态翻译学展开研究,其研究焦点针对翻译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胡教授曾类比生态伦理,针对翻译实际,基于生态翻译学研究取向,演绎提出生态翻译学伦理道德四个基本原则:“平衡和谐”;“多维整合”;“多元共生”;“译者责任”原则。

关于译学流派研究,澳门理工学院专题研究论证和阐述了“生态翻译学派”在中国已显雏形。以“生态翻译学派”为例,提出判断翻译理论学派形成的主要标准,探讨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模式。

2、若干翻译现象的生态翻译学解释

关于可译性问题: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解读,所谓可译性/不可译性,是原语生态里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问题。差异度越小,其可译性越大;差异性越大,可译性越小。

关于翻译策略选择问题: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译者面对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制约,他(她)对翻译策略的选擇。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也不论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这些翻译策略乃至翻译方法,都可看作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的选择。

关于风格翻译问题:要使译文保持原文的风格,关键在于保持原文生态。文本移植、转换过程中“双语”生态的保持程度,决定了翻译风格的逼真程度。

关于翻译研究“转向”问题:翻译研究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近年来,翻译研究的种种“转向”之说的确不少。哪一个能否被践行?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要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强者长存”的生态理性和自然规律。

六、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趋势

生态翻译研究在哲学理据、研究视域、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发展演变或将成为一种趋势。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正由局部适用到普遍适用过渡;从研究视域的角度来看,正经历着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整合一体衍展。从研究范式转型的角度来看,翻译研究在经历了“直觉主义”和“结构主义”之后,目前正处于“多元主义”的发展阶段,并通过“整体主义”理念的传播与实践,最终向“多元一体”演变。

生态译学的国际化进展。2010年4月生态翻译学研究者们发起成立了“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之后,相继召开三届研讨会。国际翻译家联盟主席对生态翻译学的创立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序列举办的研讨会中,外国学者显示了对生态翻译研究的兴趣和参与,并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这一切表明生态翻译学的生机、活力和魅力,也预示着生态翻译学未来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生态翻译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开展研究问题的广度、深度、和精度都会有更高要求。首先,“应用性”的拓展:目前集中在文学、应用翻译、翻译教学、口译研究、译者研究等方面;逐步拓展翻译史/译论史研究、翻译批评研究、译学方法论研究、翻译伦理、译学流派研究。其次,内部的“精细化”深入:以“关联序链”为线索、以学科视角为重点、以综观整合为目标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语言学视角的研究、文化学视角、人类学视角、生态学视角、翻译学视角的研究。

七、结语

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对于生态翻译学研究和发展来说,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也是我国进入2l世纪后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著作之一,而胡教授的翻译理论研究在中国、乃至国际翻译界也称得上独树一帜。同时,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发展和传播已有一定的基础,经过进一步地研究和运用,它对国内乃至国际翻译理论研究的导向意义不可低估,有望使中国在国际翻译界的宏观理论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这也是中国从“翻译大国”到“翻译强国”的一步标志性跨越。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
《尤利西斯》汉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赣州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英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俗语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景区公示语现状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