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豫西地区濒危曲种声腔艺术的发展特点

2017-05-04杨冬梅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杨冬梅

【摘 要】众所周知,河南是我国著名的曲艺大省,拥有众多曲种且渊源已久,特别是豫西地区独有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使其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个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计算机网络、影视传媒等逐渐成为主流,曲艺所受影响随之增加,传统曲种大多与时代步伐不匹,从而出现流失、艺人数目缩减等现象,后备力量极其欠缺,“人亡艺绝”成为当前现状。从人类生活角度来看,这些频临灭绝的曲种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极大分量。近些年来,我国开始关注对曲艺的保护,并将之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曲艺艺术独有魅力、意义以及必要性的体现。对于这些中国传统艺术而言,声腔又是必不可缺的构成部分,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豫西地区;濒危曲种;声腔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04-02

在我国,说唱艺术可谓来源已久,且博大精深。最早能够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也就是《荀子·成相篇》,除此之外,古时的俳优与稗官小说也都具有曲艺艺术特征,涵盖于艺术形式之中。自唐朝起,中国曲艺艺术便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各类曲种相继诞生,例如陶真、货郎儿、弹词以及近现代的四川清音、北京琴书等。

单河南曲艺来说,就有四十余种之多,其中河洛大鼓、三弦书以及河南坠子等被大众所熟悉,且极具影响力。另外,还有部分在地方上具有影响力的小曲种,像豫西地区郏县流行的“杨高戏”、三门峡地区的“三弦书”等。当然,河南除了存在众多曲艺类别之外,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曲艺生活。在豫西地区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曲艺艺人将此作为素材融入到曲艺中,“中国曲艺之乡”由此产生。在豫西地区,当地从艺者与曲艺创作者众多。除此之外,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十三书会”还被称为“中国民间曲艺发展的晴雨表”,每年都有说唱艺人慕名而来。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与新媒体的推进逐渐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就拿曲艺来说,艺人传承青黄不接的现象愈发显著,生存状态极差①,曲目失传、“人亡曲绝”逐渐成为现实。

黑格尔语:“存在即是合理”,很多濒临灭绝的曲种曾经都有辉煌之时,这也说明它们有其优秀之处。在曲艺文化中,唱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它的发展状况也见证了曲种的起源、发展和没落,声腔发展的研究对于濒危曲种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发展特点对于当下曲艺工作者该如何发展曲艺艺术、拯救濒危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豫西地区濒危曲种的主要声腔结构

现阶段,河南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曲种濒危问题愈发严峻,有些甚至已经失传,曲种声腔逐渐被人们遗忘。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板腔体;二是单曲体;三是曲牌体,亦或曲牌联缀体。

其中曲种较多的为曲牌体和板腔体,宜黄、锣鼓书、“槐书”等均属此类。从唱腔角度来看,宜黄存在正反调之分,[正板][散板][数板]均为主板式;槐书对应[四句腔];锣鼓书唱腔更为多元,例如[慢板][二板][飞板]以及[流水]等。

曲牌体以及曲牌联缀体较之其余两类声腔曲种要少很多,“迷糊书”和“十不闲”等为主要种别。前者为曲牌联缀体,起头多为[月调],收场对应[月尾],中间曲牌多有[背工][五更鸟][金钱]以及[落背]等穿插。除此之外,其还有[月调]起、[背工]起,分别对应[背工]和[月调]落,属于联缀方式。人们多将“十不闲”涵盖至曲牌体之中,曲牌较多,例如[叠落][打十不闲老调][上河调]及[卫调]等。

“地燈溜子”为单曲体。单曲反复多为主要唱腔,且多是民歌小调。曲目类别多元,《绣荷包》《秧麦》《顶椅》《纺线》等十分出名。

当然,除了上述提及的曲艺声腔之外,还有更为简单的声腔,只是如今已少有人提及,如“拉洋片”,其演出形式为两人对唱,曲调反复,多为上下句,因此也被称为[拉洋片调]。

二、豫西地区濒危曲种声腔的发展特点

就说唱类曲艺曲种而言,唱腔是必不可缺的部分,可直接对曲种的兴衰产生影响,并与说唱艺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大部分艺人十分关注曲种唱腔的发展。就拿豫西地区已濒危曲种来说,其唱腔发展具备以下三大特征。

(一)中国传统音乐中其他艺术门类的特色对唱腔的影响

第一,从曲种起源角度来看,大部分濒危曲种的唱腔均基于民歌小曲之上,经过不断演变与发展而成。

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与成长受到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曲艺音乐也是一样,大多曲种唱腔都是建立在地方民间小曲基础之上的。如豫西地区郏县的“杨高戏”曲种,其唱腔源自于豫西南的民歌小调,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陕西、山西等地民歌小调[剪花花]的影响,逐渐演变并最终有了特定唱腔;焦作地区著名的“洪山调”亦是如此,主要受到洪洞县山歌小调的影响。

第二,部分曲种在不断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出于对各地区观众欣赏水平的考虑,再加上对当地音乐特征、风俗的吸收,自然出现相应转变。

当前豫西地区濒危的曲种中,许多都曾在全国受到过极大欢迎,其唱腔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对不同地区音乐特征与风俗的吸收、兼并。如河南“花鼓”可分为四大流派,即豫东流派、豫西流派、豫南流派和豫北流派。诞生于鲁、豫、皖交接处的曲种,在不断传唱的过程中,吸收着诸多地方音乐特征,由此构建出了不同流派,在其传唱至豫西一带之时,豫西陕县与灵宝地区主流唱腔多为民歌小调,河南地方曲种在吸收这些唱腔的基础上,添加了当地劳动号子与迷糊曲子的风格,豫西花鼓风格特色由此构成。另外,“山东大鼓”的形成原理也是一样,最早传唱地在开封,当时京戏在当地是主流剧种,“山东大鼓”便吸收了[西皮]、梅花调等,文武两派逐渐形成气候。其中文派以情悲意柔的演唱为主,表演重视细节,无论是唱腔还是动作,都十分斯文婉转;武派与之相反,偏向于豪放大气的唱腔。

总的来说,以上曲种的说唱艺人在各地区献艺时,都会自然吸收当地特色,无论是劳动号子、小调,还是民歌,都被应用在说唱之中,长此以往,自然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