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隆丽条鳅

2017-05-02言覃

环球人文地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半透明体表武隆

言覃

2005年1月,武隆区火炉镇因翻修梦冲塘外的大坝,工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怪异的鱼类:它们没有眼睛,身体呈半透明,脊椎和内脏清晰可见,外形与泥鳅极为相似,却又鼓着和青蛙一样的囊泡。面对这种怪鱼,当时围观的人都叫不出其名字。

后来,武隆区水产站将该鱼种的样品送到西南农业大学进行研究、鉴定,专家查阅完所有资料,却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它的记载,只能确定这种鱼类属于鲤科,是条鳅亚科的一个新物种。此后,西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以它颜色艳丽,且只发现于武隆为特征,将其命名为“武隆丽条鳅”。

在目前发现的50余尾丽条鳅中,大多数都没有眼睛,只有极少数在眼睛的常规位置处有两个小红点,但对光线已无任何反应。有专家猜测,丽条鳅的祖先原是洞外的鱼类,视力正常,体表也有色彩。当它们偶然来到现在生活的地下溶洞后,其洞口遭遇洞外崩塌的山石和泥土堵塞,致使它们无法逃逸,便不得不开始新的生活。它们一代代地生存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中,由不习惯到慢慢适应,眼睛从功能丧失逐渐演变到器官完全退化,以至于最终被一层皮褶完全覆盖。由于身体得不到光线的照射,它们体表的色素也逐渐消褪,成了半透明的“玻璃鱼”。现在,人类只能看见它们内脏的肉红色,这种颜色在它们离水后还将变淡。

丽条鳅的胸鳍上长有大小不等的气囊,值得一提的是,在它们胸鳍上方、靠近头部之处,都有一个白色的囊长时间鼓起,当水中氧气不足,鼓起的囊更为明显,非常奇特。当地人根据它们的特点,称其为“白泡盲鱼”。

丽条鳅的鳍条很长,两个胸鳍展开后,约为身体的一半长,且触须发达。而鳍条和触须正是丽条鳅感知外部世界和适应黑暗洞穴的重要器官:一旦周围有轻微的水流变化和震动,它们都能感觉到,并迅速地作出反应。另外,丽条鳅鼓起的囊泡是正在进化的鱼漂,囊泡增大之后,丽条鳅对外界的声音、水流等震动的敏感性也会增强。与视力正常的鱼类相比,丽条鳅的反應速度要慢得多,如果生活的环境内没有其他鱼类,其反应速度会更迅速。

丽条鳅性情温顺,对其他鱼类没有攻击性。因终年生活在地下暗河或地下溶洞中,丽条鳅同其他洞穴鱼一样,只能靠昆虫、浮游生物、蝙蝠的粪便等为食。虽然丽条鳅对光照、溶氧、硬度等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它们似乎对高温不太适应,当夏天温度达到32℃时,它们便会陆续死亡,不过,它们生活的地下暗河的水温几乎是恒定的,约在16~18℃之间,因此保证了它们的生存。

猜你喜欢

半透明体表武隆
月球上的半透明玻璃珠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那头,此岸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寻味武隆”让当地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纳米银敷料在体表慢性难愈合伤口中的应用
半透明三维物体表面光泽真实感实时渲染方法
体表无明显损伤而死亡的交通事故及其法医学检验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