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理论研究综述

2017-05-02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

摘要:配送中心是连锁便利店经营中的重要后台支撑,市场拓展、门店扩张都离不开配送中心的有力保障。本文研究梳理了配送中心选址的现有理论和分析方法,简要综述了应用层次分析法、重心分析法、多目标规划分析法、双层规划分析法等方法进行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成果和文献,探讨了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和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连锁便利店;配送中心;选址

物流中心选址是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物流中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物流中心选址本身也具有动态、复杂、不确定等特征,所以国内外学者研究出了众多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法。

一、基于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的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一)层次分析法及其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梁非坤建立了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研究了配送中心位置的选择问题,指出不同的物流中心选址评价因素以及各因素权重赋值都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有利于物流中心选址的科学化、合理化。张健对影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流程及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李胜馨分析了配送中心选址应遵循的原则及现有比较常用的一些选址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综合建立总成本最低的数学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进行配送中心的选址优化决策。

(二)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方法

其中有采用专家打分来设定指标体系的,如周海英、关冬梅应用因素分析法,聘请专家对经济、社会、环境、基本条件4方面(12个指标)进行评分和赋予权重,进而加权计算出物流园区选址的最终方案;易玉枚、廖可兵、张佐钊、彭辉冰主要针对危险化学品配送中心选址,聘请专家对建设运行费用、运输费用、选址风险、运输风险和敏感目标人数进行打分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等。

也有用客观方法赋予权重的,如李亚茹、张庆年采用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刘伯超针对冷链物流的特点,探讨了冷链配送中心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适合度评价模型等。甘泉、姜萱从企业物流成本的功能层面着手,详细分析了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的成本构成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选址成本控制的应对策略。李婷婷、黄晓东、李珍萍在综合考虑存储费用运输费用固定建设成本的前提下,建立了使总费用最低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数学模型,分别给出了精确算法和近似算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了求解及分析。肖岳峰、张昭采用两阶段选址法,先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可行的备选地址,然后以候选地的地价、运输成本、配送时间、建设费用、物流服务质量、车辆满载率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具有实用性的选择模型,从中选出最优的地址。于斌列举了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运输成本、营运成本、配送中心数量、货物种类以及备选地址等五个因素,从使成本最小的角度构建了选址模型。

二、以经济空间元素为核心的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一)重心法

重心法(重心模型)也是物流中心选址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研究直接应用该方法进行计算,有的以此方法为基础进行适度拓展进行相关分析。毛太田、陈英武建立了以吸引力指数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的配送中心选址理论模型,究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重心法。任永昌、邢涛、赵国强先构造初始重心模型,再运用迭代法优化模型求解,对物流中心单点选址提出了很好的思路。王海松、孙领弟提出了基于多种货物最佳物流中心选址进行移动平均的方法,来最终计算出物流中心的最佳选址。谭阳波、杨怀珍、卢广玲依据迭代重心法求解出配送中心的新地址,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对配送中心的新选址进行了论证。魏军、皮安涛、张加华针对粮食储运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粮食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并用实例证明了重心法应用于粮食配送中心选址的可行性。柳长青构建重心法模型,代入数据验证所构建的重心法模型,利用SPSS软件和Excel对快递配送中心的坐标进行优化,得出比较合理的地址坐标。苏于群、王利、丛迎雪结合影响零售超市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基于重心法并采用规划求解的方法求得配送中心初选址,然后通过定性优化分析从而得到最佳选址地点。佘晶晶通过建立重心模型论证建立配送中心的可行性以及配送中心最优选址的方案。

(二)运输规划法

运输规划法不同于重心法,但是它也是一种基于空间元素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法,只是它关注的是运输线路的空间优化,而不像重心法那样围绕经济上的“重心”来开展研究。ANDREAS KLOSE和HOKEY MIN都基于物流中心到需求点的线路呈放射状的假设,研究了运输线路的规划,将物流中心选址和运输规划结合起来进行分析。HOLM BERG K对非线性运输费用下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做了探讨。周根贵、沈雁飞以系统科学和管理理论為基础,强调基于时间满意度来考虑配送中心的选址与配送运输网络等问题。宾厚、单圣涤以运输成本的最低化作为目标(约束条件),构造出选址模型并通过启发式算法求出最优解。

三、同时考虑多个不同目标的物流中心选址研究

(一)多目标规划方法

张华、何波、杨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利用粗糙集和多目标规划方法进行物流选址。林浩、赵洁、陈蔚研究了经纬型网络环境中的多目标、多物流中心选址。石秋霞创新的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以配送成本、仓库管理成本、仓库建设成本的总和最小的原则,最终确定了该公司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王瑞、胡洁琼对已存在多个配送中心的情况下,在随机分配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无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提出用Lingo解无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最后用实例进行了计算。陈成栋、周宝刚建立以成本、交货期、质量为准则的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进一步将模型转变为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然后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目标的权数,最后应用模糊集理论的最大(小)值法,将加权模糊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转化为清晰化的单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求出问题的最优解。

(二)雙层规划法

TANIGUCHI E.建立了在多条高速公路交叉处进行物流运输站点选址的双层规划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其上层目标函数为总成本最小,下层规划是用户弹性需求下的物流模型。孙会君、高自友同时考虑了物流规划部门与客户双方利益,以及物流中心选址对路线安排的影响(进而对配送成本的影响),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求解得到物流中心选址。

四、物流中心选址的其他研究

除上述方法外的其他分析方法。TANIGUCHI E.不但采用了双层规划法,而且本身也是用遗传算法来求解的;孟祥海、苗鑫以物流服务需求产生的净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给出了遗传算法求解的方法,并确定出新的物流中心的选址。王国华、陈运娟、周保梅在考虑运输成本、配送中心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有关多个配送中心选址的模型。李五四、李砚对离散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中的覆盖模型进行讨论,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约束条件进行选址确定。郭美娜、李波提出了一种解决配送中心选址的机会约束目标规划模型。刘璇、杨敏华、胡兵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该模型采用多因素参与决策的方法,结合GIS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确定最佳选址地点。计会凤、徐爱功、陈旭应用GIS网络分析方法建立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由几何网络来确定配送中心与需求点之间的距离,并在模型中引入租金、坡度、库存量等各种因素,使模型的设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王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优化物流配送选址方法,算法把求得的解首先分解为解对,然后通过改进的蚁群优化算法将解对从不确定性转变成确定性问题,可以大大地降低求解过程。蒋美仙、徐畅、禹美凤、鲁洪祥、赵晏林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各种因素并构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模型,针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分别采用AHP法、基于AHP和目标规划的集成方法求解并通过案例分析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证明基于AHP和目标规划的物流配送中心的集成模型的优越性。林珊、段复建在模型求解算法上采用优化方法中的0-1规划割平面法,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可靠性且计算复杂度得到降低。张雷、常敏慧建立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将和谐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并对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将此算法与最优保存算法(EGA)和遗传算法(GA)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在计算结果方面的精确性和计算时间上的高效性。刘晓惠对各种选址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确定了适合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采用过滤法求解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确定了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地址。

物流中心选址的综合研究。井颖提出物流中心选址应该既考虑宏观又兼顾微观。杨洁分析了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与技术方法,探讨了我国一些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魏光兴、张艳霞、李智桦等对国内外有关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郭丽娜认为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必须在充分调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的特点,商品特性以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在详细分析现状及对未来相当长时间经济运行的预测基础上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五、中心选址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

第一,不同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并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普遍适用、放之四海皆准的。但不少研究中对方法创新的适用范围和前提没有做深入研究,只是笼统地提出一种分析方法,并没有告诉读者这个方法适合于分析什么类型的问题,或者是适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另一些研究则是选择某种现有的方法研究了某个具体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案例,却没有交代清楚为什么是选择这种方法,该方法是否适合既定的条件和满足该案例的实际需要。

第二,部分分析方法(模型)的假设不完全符合实际,如关于运输费用与运输距离成正比、物流网络节点之间的路径为直线等等。在研究中为了简化分析,通过一些假设消除过多无关紧要的细节,对于研究开展是必要的,否则事无巨细都纳入分析,则可能现有分析工具难以处理如此复杂的因素,也可能即使能够解决,却也花费了不必要的过多精力和社会资源,性价比不高。但是部分研究并没有分析这些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假设是否会对分析结果造成扭曲,这也需要改进。

第三,部分方法(模型)偏复杂和烦琐,通过非常复杂的方法来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或者是模型中涉及的各种变量异常繁多,这样的研究虽具有理论价值,但在现实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要么是并不必要(有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替代且对结果影响不大),要么是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完整基础数据来做实证分析,影响了现实应用效果。因此,在加强细致的理论和内在机理研究的同时,也应该多考虑一些在基础数据不完善情况下的具有更强现实可操作性的方法。

结语

配送中心选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既包括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特点,也包括市场总体需求及其区域空间分布情况,还包括政府政策以及其他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因为配送中心选址的问题非常复杂,所以现有的很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没有哪种方法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通用方法,都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具体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梁非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1(05)

[2]张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2(03)

[3]李胜馨.基于配送中心优化选址问题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8)

[4]于斌.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构建和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5]TANIGUCHI E.Optimal size and location planning of public logistics termi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99,35(E):207-222.

猜你喜欢

配送中心选址
浅议农产品配送中心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