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补偿机制视角下的区域经济转型

2017-05-02金炜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3期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立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研究生态政策与经济发展间的互动关系;以义乌为例,研究区域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析生态补偿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作用,同时对生态文明视角下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区域经济转型;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基金项目:本文为金华社科联课题“生态补偿机制视角下的区域经济转型研究”的课题成果(编号:Y15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 “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制度实践,是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义乌作为全国第一座纳入国家级改革试点的县级城市,在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进行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转型将更多地受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要将生态机制的建设与区域发展更为紧密、长期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城市转型升级,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

一、生态补偿机制及区域实践

(一)生态补偿机制

2016年5月13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意见》同时明确了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各项基本原则和目标,其中包括:“权责统一、合理补偿”,提出了“谁受益、谁补偿”,科学界定了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以“试点先行”的模式为代表,在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建设中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义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的经济社会转型,也对义乌的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义乌在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建设和区域合作中,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1.义乌市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在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和建设上,义乌市较早开展了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运作的探索。由于人口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义乌市水资源相对不足问题制约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义乌市政府于2000年11月,一次性出资2亿元,向同一水域的东阳市买断了每年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使用权,这也成为全国第一例水权交易。义乌的本次水权交易运用经济手段对生态资源配置进行了优化,不仅增加了上游城市保护水质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区域的资源互补,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资源空间。

2014年6月17日,义乌市人民政府发布《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镇街(平台)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其中第四部分专项补助中的第一点就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了明确。要求加大对镇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促进生态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贡献大,受益多”的原则,分别按森林覆盖面积、水域面积、饮用水供水量、生活垃圾处理量等计算补偿。同时设置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资金用于镇街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进一步深入,根据区域转型发展的需要,义乌市也不断加大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力度,并将各项补偿政策落到实处。以森林生态补偿为例,在2016年底发布的《关于发放义乌市2016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通知》中,目前义乌市生态公益林规模为471087亩,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240279亩,市级公益林230808亩;其中2016年公益林补偿标准为30元/亩,其中林农损失性补偿标准为26元/亩,全市公益林损失性补偿金共计12248262元。随着各项生态补偿机制在义乌区域经济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在2016年提交义乌市政府的新一轮镇街财政体制方案中,又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的力度。一是对提供全市垃圾消纳场所的镇街,每年定额补助由原来150万元提升到200万元;二是生活垃圾处理补助由原来5元每吨提升到8元每吨;三是水源保护补助总额由原来700万元提升为1000万元;四是饮用水供水量补助总额由原来800万元提升为1000万元。

2.生态补偿机制的区域合作

生态文明是一个整体系统,生态补偿机制也需要区域整体联动。近年来,义乌积极参与到了区域性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和建设工作中,与周边城市形成了良性的生态互动。2013年开始浙江省启动“五水共治”治水工程,义乌地处浙江省东部重点缺水地区,近年来积极参与该项工程,2014年,义乌市政府出台并实施《义乌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财政奖补办法》,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奖补资金用于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村级生活污水管网建设。2016年4月出台的《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流域水质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的通知》,包括义乌在内的金华流域区域实行市政府與县(市、区)政府(管委会)间的“双向补偿”,对于水质达到奖励标准的予以经济奖励,对于水质劣于功能区要求的予以经济处罚,将经济手段介入水资源保护工作。

二、生态文明下的区域经济转型

在各项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试点、实践、稳步推行的过程中,义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有力推动,实现了从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转变,实现了各项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对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型经济增长方式,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加快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融入区域发展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下的转型要求

义乌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不仅是浙江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缩影。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迎来了新一轮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根据方案的相关要求和部署,义乌将在接下来进行一系列区域转型升级配套政策的制订和落实,从而构建国际贸易发展环境优良、市场带动能力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体制,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切实提升义乌市场的“软实力”。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要加快发展“绿色贸易”,特别是带动相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构建城市软实力上,要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国际化理念引领城市建设。

(二)生态补偿机制对义乌区域转型升级的作用

1.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为还农村一个“望得见青山、看得到碧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义乌市政府以“五水共治”为抓手,于2013年8月出台“畜禽禁养、限养”政策,对畜禽养殖实施萎缩性管理,倒逼畜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畜牧业养殖步入转型调整期。根据《2014年义乌市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2亿元,同比下降6.8%;实现增加值3.3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下降2.4%。同时根据该报告数据显示,当年义乌市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五水共治”投资进度较快。2014上半年市“五水共治”相关限额以上投资项目共计70项,比去年同期多出近9成。计划总投资23.7亿元,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1.4亿元,已完成全部投资计划的48.1%,明显快于其他项目投资进度。其中2014年实际完成投资3.6亿元,同比增长33.3%。

2015-2016年,义乌市整体产业结构也进入新的调整期,以“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为方针,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义乌市经济运行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明显的区域领先优势。其中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根据《2015年义乌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2014年的2.3[∶]39.4[∶]58.3调整为2.0[∶]36.1[∶]61.9。其中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初步测算2015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8亿元,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增长0.6%;工业生产缓中趋稳;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义乌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根据《2016年义乌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6年全市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从去年同期的2.0[∶]36.1[∶]61.9调整为2.0[∶]34.4[∶]63.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其中农业生产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全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优质精品农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之路,农业生产取得稳中有进、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2.8亿元,同比增长2.1%。同时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占比最大,也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主引擎。

义乌市近年来的生态经济相关产业有着较快的发展势头。其中林业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51.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7%,绿地率35.7%。并于2015年11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经测算,2015年实现林业产值0.7亿元,同比增长2.6%。另一个亮眼的数据来自旅游业。据义乌市旅展委数据,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23.4%。旅游总人数达到1536.2万人次,同比增长17.0%;201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773.2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92.7万人次,分别增长15.4%和19.2%,实现旅游总收入216.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7亿美元,分别增长16.3%和10.2%。与此同时“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形式在义乌不断兴起。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有机结合,2016年农家乐经营户共接待游客315.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4497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0%和20.2%。生态环境的改善切实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发展红利,绿水青山成了当地人的金山银山。

2.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在国际综合贸易改革试点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义乌市除了完成各项改革指标,夯实城市发展硬实力,更要切实提升义乌的“软实力”,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近年来,大量国际“环境移民”的出现说明生态环境对人口迁移已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截至目前,义乌实有人口已达200多万,其中本市人口74万,外来人口达到143.3万人,常驻外商1.3万,少数民族人口达到6万多人,并有48个民族的人员在义乌创业谋生,这一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也成为县级城市中的典型。巨大的人口密度给义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落实各项生态补偿机制,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住质量,不仅是保障本地居民生活、留住外来优秀建设者、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吸引高精尖产业、提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义乌积极投身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经济建设,大力推动了义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根据《2014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该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14年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32天,同比增加19天;空气PM2.5浓度同比下降9.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7.5分贝;全市三条出境河流以及小流域水质明显好。新增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家,省级生态镇(街)2家,省级绿色学校5家,省级绿色家庭2户。《2015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33天,达到265天,AQI优良率72.6%;PM2.5平均浓度51μg/m3,下降15%;全市6个省市控断面全面消灭劣Ⅴ类和Ⅴ类水,其中Ⅲ类水断面实现零突破,新增2个,水质省考核为优秀,提高2个等次。生态补偿机制对义乌整体生态环境的提升作用正在体现。

3.持续更新发展理念

“以国际化理念引领城市建设”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义乌的客观要求,也是义乌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现实需要。“生态文明”作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发展指标,在环境问题凸显的当下得到各级政府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更是被纳入国家建设总体布局当中。义乌正在积极投身和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建设,积极扩张城市发展格局领域。在发展理念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上,义乌同样需要与国际接轨,做到生态文明理念的持续更新,用国际视野、发展眼光引领生态经济建设。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社会公平和环境公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体现,是生态伦理的重要实现途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不仅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能改变传统的社会资源配置模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各项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法规建设、宣传、落实的过程中,政府发展理念导向得到了转变,公民当代生态伦理观念得到了培养,普通民众的日常行为得到了引导。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协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新了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理念的持续更新,推动城市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转型升级的生态文明路径

在下一阶段发展中,如何冲破改革瓶颈、加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是义乌作为改革试点地区必须直面的问题。从现阶段生态补偿制度的推行实践和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借鉴来看,将经济手段为主的多种调节手段引入生态环境保护之中“以生态建设倒逼转型升级”是义乌今后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可选道路之一。

(一)结合生态经济建设,积极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综合近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近年来,义乌经济总体平稳,特别是在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等新经济表现突出,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质量提升成效显现,体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转型期特点。但是同时,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基础资源如水、电、土地等越发紧缺,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了生态环境制约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成为义乌当前经济转型的重点。其中发展生态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结构中的一大亮点,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以义乌参与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为例,该生态计划将构筑“以生态为基、以江河为脉,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绿色产业于一体”的都市区生态经济带,到2021年底将实现流域生态红利充分释放,廊道经济和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成为推动“浙中崛起”的新动能、新引擎。2017年至2021年,义乌市计划投资560.46亿元,实施建设项目66个,其中2017年计划投资108.16亿元,实施建设项目61个,依托生态廊道发展生态产业,通过廊道大建设加强与周边区域经济互动,带动城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二)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尽速研究制定地方性生态补偿条例

浙江省是我国首个在省域范围内由政府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意见的省份,一直走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设的前列,2005年就出台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省内各地如杭州、舟山、海宁等,也都出台制定了生态补偿的专项文件政策。义乌市在生态补偿领域是省内的先行者,完成了国内第一例水權交易。但是目前尚无专门、单独的生态补偿机制条例,生态补偿机制覆盖范围较为有限,经济补偿力度不大,生态补偿整体仍处在“覆盖到”和“能补偿”的层次上,整体机制建设尚显薄弱,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在实际操作中也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监管制度。与国家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需要相比,地区生态补偿的法制化、机制化建设显然较为滞后。今后地方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创新生态体制机制,构建完整的生态机制体系。

(三)主动参与生态建设,切实提高生态机制的经济效益转化

义乌作为国家改革试点的先行者,在生态建设中也应该走在前列,做好自身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区域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当中,从被动参与者转为主动引导者,特别是参与跨区域、跨流域等大型的生态建设项目的分工合作和统筹协调中,规划好未来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版图。在新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应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拓宽补偿渠道,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目前,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主体仍然是各级政府,生态补偿资金一般源于各级政府补助,补偿方式由行政手段调控决定,财政补助有限,形式单一,生态机制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效果不明显。在今后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和吸引更多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发挥市场的调节促进作用,吸引新的投资项目落地,拓宽资金来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当前生态补偿支出资金的巨大缺口,也能保障未来生态补偿持续支出的增量部分。与此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的调研工作,支持、资助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推动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效益。通过政府主动参与生态建设,建设市场化的良性运作机制,及时转化科学研究成果,进而确保生态补偿机制的可持续运行,以生态文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Kenneth Button.City management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Ecological Economics.2002.

[2]曾刚.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33-43.

[3]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2):112-118.

[4]邓爱林,赵静静.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4(01):86-88.

[5]安果.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安排[J].学习与实践,2016(05):33-40.

[6]牛星,赵玲.生态补偿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6(21):172-175.

[7]谢高地,曹淑艳.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企业经济,2016(04):32-35.

[8]邱悦颜.论当代生态伦理构建的路径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1(05):19-21.

[9]卢黎歌,李小京,魏华.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6-11.

[10]陈云云,周文娟.生态伦理前沿热点问题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态经,2016(08):217-223.

[11]本文所涉及政策性文件来自各级政府网站;义乌经济发展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来自“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义乌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或经走访调研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

作者简介:

金炜,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