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现代舞身体语言的象征性力量

2017-05-02张健

现代交际 2017年4期
关键词:象征性身体语言现代舞

张健

摘要:如果说“怎么舞”是舞蹈的一种外在形式,它通过强烈的肢体运动和精湛的舞蹈技艺体现出一种视觉形象,那么“舞什么”则是舞蹈的内在形式。现代舞经过了肢体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能以一种新的舞蹈类别不断地发展壮大,关键在于舞蹈创作者们能够通过抽象的肢体语言,象征性地表达其中深藏的精神内涵和哲学思索。本文简单介绍了现代舞的解放之路,并探讨了现代舞身体语言的构成,以及建立现代舞身体语言象征性力量的途径。

关键词:现代舞 身体语言 象征性

中图分类号:J7226-4;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186-02

19世纪末的欧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哲学、文学、音乐和绘画领域,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传统和理性的质疑。而现代舞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与古典芭蕾对立的舞蹈派别,要求摆脱古典芭蕾的束缚,用合乎自然的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情感。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舞出现,并产生了一大批舞蹈家,他们希望用更加自由的身体传达更为深刻的思想,他们的身体动作不再拘泥于传统,带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借助身体语言的视觉形象,产生带有哲学意蕴的象征性力量,起到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

一、肢体和思想的解放

1.肢体的解放

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和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让早期的现代舞强烈地渴望摆脱它的束缚,伊莎多拉·邓肯觉得古典芭蕾的训练方法会把人变成畸形的物体,她主张“肢体动作要表达出内心的感情,动作不仅仅是动作,而是舞者真实感情的流露”。从伊莎多拉·邓肯以赤足在舞台上舞蹈的那一刻起,现代舞便从高尚、高雅、向上的美感追求沉重地落向大地,舞者的身体重心向下,通过最大限度的延展、激烈的跳跃、快速的奔跑和突然的静止达到对肢体最大限度的开发与解放。

随着现代舞的发展,传统被一次次推翻,舞者们在肢体上建立起新的运行方式和运动效果。他们不仅不再把美作为舞蹈的终极目标,其肢体也不再只是单纯地抒情和模仿自然,动作产生的规则不再一味效仿共性的创作,一些动作开始变幻莫测,甚至反叛怪诞,身体语言变得抽象。它揭示人的本能与自我,利用极度风格化的身体语言向观众表达认识。舞者们在遵循这种本能的欲望时创造舞蹈艺术的动态形象,带着鲜明的个性。总之,现代舞在肢体语言的发展上,越来越像是一场身体的革命。

2.思想的解放

身体的自由来自于思想的自由,现代舞是依靠观念和思想而舞的艺术形式。艺术革新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它是人类文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象。现代文化思潮的出现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到来,也孕育了现代舞这一新型舞蹈的产生。

现代舞的出现和發展,是人对自我认知的不断发展,是对个性解放的不断追求的一种表现。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舞蹈的革命性标志就是现代舞的出现。从伊莎多拉·邓肯第一个赤足在舞台上舞蹈,到皮娜·鲍什在马路、森林、咖啡馆的舞蹈,现代舞从开始出现就是一门勇于表达自我,追求精神解放的艺术。它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打破束缚,冲破思维定式的过程。在历史的进程中,现代舞不断地蜕变,产生过各种观点和方法,随着肢体和思想的解放,它的身体语言也越来越表达出深邃的哲理性。

二、现代舞身体语言的来源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方式,而现代舞则通过动作、动作的连接、动作的风格来表达信息。

也就是说,现代舞身体语言的视觉形象是通过身体动作的特性和运行方式来实现的,而它们的来源通常有几个途径:

(一)对日常生活的凝缩

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些现代舞的动作来源于生活原态,经过选材和高度凝练后,成为舞蹈动作,是真实生活的舞蹈化。在20世纪的西方现代舞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例如艾尔文·艾利的《启示录》就是以黑人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创作的。舞蹈中真实地再现了黑人纳凉、交谈、歌舞的生活场景。皮娜·鲍什的作品《穆勒咖啡屋》也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在咖啡屋中,第一位出场的人物都以其经过凝练的日常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质:不安、慌乱、神经质等。通过在同一空间内挖掘不同人物的典型动作,来表现人类生存状态中具有的共同症候,以此表达作者对社会的忧虑。对于观众来说,这是现代舞语言当中最好理解的一种。

(二)对其他艺术作品的移植

选取某些文艺作品作为创作的背景,或作为创作的灵感,忽视原作品的情节及主题,在表演中植入新的内涵或表意象征。如玛姬·玛莲的《等待戈多》。《等待戈多》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有名的荒诞派戏剧。剧本所揭示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现代世界的荒诞和无意义,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而玛姬·玛莲的《等待戈多》和原戏剧的内容几乎没有太多关系,只是借用了原作“等待”的一个小情节和“戈多”的名字来表达、叙述自己的思想。作品中原有的生活场景和动作的意义在舞蹈中淡化了,成为新作品表意象征的载体。

(三)用具体的动作表达抽象的概念

台湾云门舞集的《水月》中的太极动作,《行草》中如同书法运笔的动作,以及皮娜·鲍什《春之祭》中胳臂弯曲、以肘部撞击腹部的动作,都是现代舞作品中的抽象动作语言。《水月》表达了人们对某种镜花水月式生活的向往之情,《行草》表达了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和生存中寻找平衡,《春之祭》表现了女性面对生存的恐惧。

“一些不能见的东西成为了作者描写的对象,包括错觉、幻觉、梦境、记忆和想象这些潜意识的东西。”还有一些抽象的名词也成为创作者想表达的对象。伊丽莎白的作品《七个练习》想展现给观众的是七个词汇:空中、杠子、小空间、中空、球、浮、气浪。这七个词汇大多数是没有具体形象,很难用动作来把握的,于是作者通过人们的身体对这些词语产生的反射特征创作出动作,来表达作者抽象的概念。

(四)现代舞身体语言的象征性

1.什么是象征性

很多美学家、哲学家、诗人都曾对什么是象征有过探讨,由此可见象征性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心理学认为,象征来源于人类具有的通感。通感是人的心理本能,在艺术心理学中被称为艺术通感,它是一种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就是所说的象征。

现代派音乐的代表斯特拉文斯基在1913年创作了芭蕾舞剧《春之祭》,通过杂乱刺耳的音乐象征人与自然的不可调和。1975年,现代舞的代表人物皮娜·鲍什根据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创作了同名作品,立即引起轰动。皮娜·鲍什将她的表现焦点尖锐地集中到了妇女祭献品的受难这一非常野蛮却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情境中。这部作品可以理解为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象征,象征着现实世界的女人作为男人的客体和牺牲品的角色。

由音乐《春之祭》和舞剧《春之祭》的象征意义可以看出,如果说我们前面讨论了现代舞的动作和动作运行的来源,那么现代舞身體语言的象征性则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创作者的艺术风格,它标志着一个舞者语言体系的最终形成。一个舞蹈作品所表达的象征意义是整个舞蹈的思想所在,而其身体语言所具有的象征性则是每个动作的灵魂所在。

2.如何建立身体语言的象征性力量

(1)知识和修养的储备。舞者不是四肢发达的动作机器,一名优秀的舞蹈创作者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应有广泛的阅读和开阔的视野,能够从文学、哲学、绘画、音乐、历史、宗教中汲取营养、丰富心灵、陶冶情操。人文知识的匮乏会导致灵魂的黯淡无光,舞者应集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为一身,在审美能力、人格塑造上积极提升自己,才能使作品卓尔不群。

(2)生活的积累与感受力的提升。生活大多时候是平凡的,但是艺术家却需要有对生活极其敏锐的感受力,这一方面是天赋,一方面需要训练。社会阅历可以丰富舞蹈者对生活的感受,而一双慧眼也会让艺术家从最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灵感。善于观察、积极体验、拥有好奇心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艺术家通常要比普通人感受到更为深刻的欢乐和痛苦,绝望和压抑,他能先于别人感受到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的危机,并把它们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3)从思索到思想。现代舞作为一场脱离古典美学的革命,是依靠意识而舞、观念而舞的艺术形式。细数现代舞蹈家们的作品,几乎每一个作品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这也就是所说的作品的象征性。他们通过身体语言真实直观地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对人性认识。或揭露或控诉,或呐喊或反抗。一个舞蹈作品在舞台上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靠的不是舞者的动作和技术,而是靠作品的思想性。思想是长期思索的结果,一个好的舞者常常是痛苦的,因为他要不停地思索,如同罗丹的雕塑“沉思者”。他们苦思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追寻着人类存在的意义,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对爱,对命运都有他们独特的理解。长时间的思索逐渐形成作者的某种思想,把这种思想用身体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具有了象征性。

三、结语

如果说“怎么舞”是舞蹈的一种外在形式,通过强烈的肢体运动和精湛的舞蹈技艺,体现出一种视觉形象,那么“舞什么”则是舞蹈的内在形式。现代舞经过了肢体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它所追求的绝不是视觉上的美感,它之所以能冲破“芭蕾”的束缚以一种新的舞蹈类别不断地发展壮大,关键在于舞蹈创作者们能够通过抽象的肢体语言,象征性地表达其中深藏的精神内涵和哲学思索。剥离了作品的象征性,作品只剩下奇怪的动作,简单的动机和一个跳舞的匠人。因此可以说,现代舞身体语言的象征性成就了一个舞蹈者的风格,而风格最后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舞者。

参考文献:

[1]李凯伟. 论现代舞身体语言的视觉隐喻性功能[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4(4):17-20.

[2]侯骁. 现代舞美学特征的赏析[J]. 大舞台, 2015(10):187-188.

[3]梁馨, 马栋梁. 论象征性艺术观念在现代舞教学中的培养[J]. 高教论坛, 2009(10):94-96.

[4]李超. 舞言舞说 关于现代舞舞蹈语言的探讨[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8(3):32-35.

[5]杨彬. 皮娜·鲍什“舞蹈剧场”剧场性美学分析[D]. 浙江大学, 2013.

[6]夏静. 论现代舞与隐喻表达——以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作品为例[D]. 南京大学, 2010.

[7]刘红娟. 舞蹈中身体语言的审美内涵研究[J]. 北方音乐, 2016, 36(3):151.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象征性身体语言现代舞
历史尘埃:回溯中国现代舞的早期发展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
身体语言
克制
现代舞创编性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身体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展望西方现代舞在中国发展的前景
具有“人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