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2017-04-28许哲颜成玉

当代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咪啶氟烷丙泊酚

许哲,颜成玉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许哲,颜成玉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 永城 476600)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6例需实施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6例手术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丙泊酚组,各63例,给予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进行麻醉,丙泊酚组患者则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水平变化幅度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啶;手术;全身麻醉;临床效果

宫腔镜手术是指应用宫腔镜技术进行一些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传统的麻醉药物往往会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手术后患者的神经恢复时间往往较长,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选择有效的麻醉方案至关重要[1]。本文旨在对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特选取126例需实施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6例需实施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地将这126例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组(63例)和丙泊酚组(63例),右美托咪啶组中男38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17~78岁,平均年龄(48.63±13.66)岁,患者体质量为38~74 kg,平均年龄(57.48±10.53)kg;丙泊酚组中男39例,女24例,患者年龄为16~77岁,平均年龄(47.63± 13.22)岁,患者体质量为39~75 kg,平均年龄(57.66± 10.52)kg,所有患者均无异常麻醉手术史、无法耐受本次麻醉药物及存在精神障碍、哺乳期、妊娠期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右美托咪啶药物使用方法为静脉泵注,泵注10 min之后0.4μg/(kg•h)的速度为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啶,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是否存在相关异常反应情况。如无异常,随后为患者给予浓度为0.8%的七氟烷进行面罩吸入式麻醉,让患者深呼吸,直至意识消失、肌肉松弛后,停止七氟烷吸入。丙泊酚组患者则丙泊酚进行麻醉,丙泊酚剂量为取3μg/mL,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剂量为2 ng/mL,按照规范为患者实施靶控输注。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T0)、麻醉术进行时(T1)、麻醉术完成时(T2)、麻醉后30分钟(T3)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血参数变化情况 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水平变化幅度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丙泊酚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麻醉的作用主要是消除手术应激产生的疼痛感,同时也避免患者由于疼痛、紧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变化等应激反应,避免或减少由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而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以及提高手术效果和预后[3-4]。宫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原则为起效迅速、平稳、良好镇痛作用,术后快速苏醒恢复,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全麻是最合适的麻醉方式;同时喉罩麻醉操作简便,无效其他复杂设备辅助,不伤及声门气管,避免机体咽喉组织损伤,减少后期并发症率。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FSH、E2水平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FSH、E2水平对比情况(±s)

时间t值P值T0 T1 T2 T3右美托咪啶组(n=63)血压(mmHg)96±5 99±6 93±5 98±6心率(次/min)74±5 76±4 78±3 77±3丙泊酚组(n=63)血压(mmHg)97±5 113±8 101±7 111±8心率(次/min)80±6 85±5 81±4 80±5 1.1225 11.1122 7.3815 10.3184<0.05<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情况(n)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麻醉药物众多,并各具优势,如丙泊酚便是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丙泊酚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药物的安全性相对较低,在推广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5]。

右美托咪啶是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该药物属于一类新型α2AR激动剂,药理学研究表明,在临床实施全身麻醉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能够产生良好的镇静、降压效果,不仅如此,右美托咪啶还能够有效的在麻醉过程中抑制患者的呼吸道反射,从而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七氟烷是临床上的一种十分常见的麻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通常使用一定浓度的七氟烷与氧气进行混合应用,以通过面罩吸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诱导麻醉[6]。

有研究指出右美托咪啶对于人体中的α1与α2具有选择行,能产生具有依赖性的脑血流量下降,能使人体内脑神经中枢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从而能使患者自主进行脑需氧量调节,不会对患者的护理系功能产生明显影响,也能保证后期七氟烷的有效吸入,也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通过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主要是能保证在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通过本次试验结果亦可以看出,曲右美托咪啶运用在手术需全身麻醉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经结果对比发现,采用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联合麻醉的患者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水平变化幅度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并不会过度造成病患机体呼吸抑制现象,避免了机体血循环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在用药麻醉后机体不良反应反应统计表明,右美托咪啶组用药更为安全。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醚吸入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更为明显,能在短时间能达到麻醉诱导效果,并且对机体自主呼吸功能并无明显抑制,达到良好的无创喉罩麻醉,避免了机体循环系统的过度影响,麻醉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1]吴新民,许幸,王俊科,等.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27(9):773-776.

[2]刘征宇,温蔚,雷恩骏,等.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应用于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35-4936.

[3]黄其健,翁险峰.右美托咪啶对苏醒期应激反应及寒颤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6(7):158-160.

[4]方宁宁,侯跃东,于金贵,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2,52(38):58-60.

[5]任长和,张杨,吴刚明,等.右美托咪啶预防眼科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4,24(17):2201-2204.

[6]赵栋,张明途.右美托咪啶用于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14(4):317-3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2.071

猜你喜欢

咪啶氟烷丙泊酚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