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2017-04-27张灵利吴海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肝素置换术髋关节

张灵利,吴海舰

(迁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300)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张灵利,吴海舰

(迁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300)

目的探讨并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7例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81%与对照组14.28%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低分子肝素;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生骨折、骨性关节炎以及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逐年上升,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值得信赖的治疗方式。一旦发生此类疾病人们多选择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缓解病情。但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后会出现并发症,其中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所以,许多研究者应用药物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并取得较好的疗效[1]。基于此,本研究对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7例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患者:男40例,女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4.8±5.9)岁,左髋33例,右髋31例;对照组患者:男38例,女25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5.2±5.4)岁,左髋31例,右髋32例。两组患者经检查均需进行单侧髋关节置换,且无肝肾功能疾病和凝血异常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预防方法,术后3天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适当的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并按摩下肢腓肠肌,术后一周患者可依据医生指导进行屈膝抬腿等活动;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术后约10 h对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d。治疗期间适时监测患者的血压等生理指标情况。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术后伤口引流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前经预防深静脉血栓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81%与对照组14.28%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以及术后引流量(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以及术后引流量(s)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深静脉血栓 [n(%)] 术后引流量(mL)观察组 64 5(7.81)*89.53±9.26*对照组 63 9(14.28) 99.67±10.81

3 讨 论

深静脉血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手术后长期卧床以及手术的应激因素等导致静脉血流减慢,极易形成栓塞。一旦病情严重造成肺部栓塞,不仅拖延了病情恢复时间,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性命[2-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致力于研究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方法。临床上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药物有很多种,例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凝血因子抑制剂等。其中,低分子肝素钙可以选择性的对抗凝血因子,可以较小程度的影响到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4]。杨佐明等研究结果显示[5],对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应用三个不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结果显示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减少血流量。杨慧等研究表明[6],注射低分子钙素需要不同的部位注射,并且有计划有正确的方法,以更好的提高低分子钙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有效率。所以,本研究通过将常规预防治疗方法与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引流量也减少。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 涂泽松,包杭生,冯宗权,等.骨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2):199-200.

[2] 蔡振存,常锦秋,朴成哲.应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3-14.

[3] 李 俊.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2010,9(1):78-79.

[4] 赵东风,蒋俊军,刘欣伟,等.低分子肝素钙与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5):537-538.

[5] 杨佐明,刘晓明,戴士峰,等.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 24(9):1058-1061.

[6] 张 慧,张丽霞,罗石英.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13):151-152.

本文编辑:李 豆

R973.2

B

ISSN.2095-8242.2017.02.237.02

猜你喜欢

肝素置换术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