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

2017-04-27刘向方

财会学习 2017年8期
关键词:风险导向事业单位

刘向方

摘要:我国的事业单位是政府职能的承载者,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事业单位要强化风险管理,构建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框架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阐述了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接着讨论了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了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和措施,希望对事业单位防范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风险导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

一、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事业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措施、程序来实现对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建设项目等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把风险控制与财务目标规范结合,通过对风险的控制实现事业单位的目标价值。

事业单位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風险导向就是对单位所有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找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来规避和控制风险,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包括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和沟通、控制环境、信息监督五要素,通过内部控制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二、改进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

改进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识别、分析、评估、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防止改革过程中舞弊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机结合,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有利于事业单位充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三、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以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意识更是薄弱。

事业单位中,部分领导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认识,因而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体现在有的领导官僚主义严重,将自己的权利凌驾于内部控制的监督之外;有的领导只在乎自己任期内的业绩,而不顾单位的长远发展,把风险留给下一任。

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学习的自觉性差,还不具备准确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能力。风险控制意识薄弱还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科学、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引进不及时、应对风险措施不完善等方面,这些都导致了内部控制的实效性低。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首先,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局限于财务部门,但实际上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涉及到单位的各个部门,这样就造成内部控制对象不完整。

其次,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普遍与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评估等脱节,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水平没有提升。例如,部分单位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制度薄弱,没有做到按时清查盘点和专人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使事业单位资产面临风险。

最后,内部控制各项制度之间的统一性、衔接性缺失,导致有些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三)内部控制的岗位设置还需完善

内部控制岗位设置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不能明确内部控制岗位职责、不能科学进行人员分配。职位重叠、机构臃肿的问题导致了内部控制权责不明、工作效率低下,不仅不利于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更会因为岗位制衡的缺失,而导致潜在风险的增多。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不大

事业单位虽然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因其独立性和执行力不强,因而弱化了内部控制力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通常是事后审计和监督,无法实现全程监督,同时审计部门与纪检部门也存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还有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这些都会导致内部控制监督不顺畅、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五)内部控制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科学合理性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来反映,但事业单位中的现状是:部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和评价的体系、制度还不够完善;配套的奖惩机制还不完善;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性不强等等,大大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降低了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六)内部控制人员综合素质需要提高

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更新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职称高低等。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人员的现状是:年龄偏大、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不对口的人员居多,他们知识更新的自觉性、主动性较低,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也偏低,往往会导致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

四、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一)一把手带头学习,强化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事业单位的一把手首先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学习意识,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高自己风险识别、风险管控能力,提高决策能力;

事业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向事业单位的各部门宣传内部控制风险的重要性,取得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事业单位还要将风险管理与奖惩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等挂钩,杜绝盲目追求业绩行为的发生。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

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对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把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科学有效的结合。事业单位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找出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办法和风险控制点,加强对风险因素的控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事业单位还要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规范风险管理流程,规避和降低风险损失。

例如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明确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定期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减少隐藏的风险。

(三)完善内部控制的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岗位设置上,要按编制的规定,遵守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要求,设置专门的岗位,配备专业人才,要与内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采购部门等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明确沟通内容、渠道、方式等,确保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和业务信息的共享;要明确岗位责任,防止出现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的现象,结合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加强责任追究和预防腐败。

(四)加大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在加大内部监督力度过程中,事业单位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保持他们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分别加大部门自我监督、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要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的同时,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水平,保证风险导向下内部监督的顺利进行。

(五)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

事业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设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評价指标,将考核和评价结果与职称晋级、干部晋升、薪资奖金等挂钩,不仅要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还要达到降低内控风险的目的。

(六)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尽快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其次要在新老更替的时候引入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第三要利用各种渠道向职工灌输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内控意识,使他们尽快适应风险导向下的内部控制工作;最后要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责任制,明晰岗位职责及责任追究,在重点领域的关键岗位也可以实行岗位轮换制。

(七)加快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为保证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顺利开展,事业单位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业务办理过程留痕迹、责任有追溯,逐步将内部控制理念、控制制度和措施、操作规程等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形成覆盖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平台;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利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传输的顺畅;要有专业的信息建设维护队伍,为信息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总而言之,风险导向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对事业单位建设而言意义重大,首先它涉及到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需要各部门全力合作;其次,它会提高管理者和内部控制人员的风险意识,利于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最后,事业单位也会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松.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6(19).

[2]赵淑荣.风险导向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创新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5).

[3]李红玲.风险评估视角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难题及策略思考[J].财会学习,2015(18).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秦皇岛航标处)

猜你喜欢

风险导向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的应用
双向立体思维构建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体系
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