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探索

2017-04-27于绍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品德课程标准德育

于绍功

(山东青岛东川路小学,山东青岛,266041)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文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角度深入分析,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

德育是我国公民素质培养的重要使命,它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改下《品德与社会》是目前小学德育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教育。应该扩展更多对学生有意义的内容,扩展到更大的生活空间去,而不应该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但部分地区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无法有效开展,小学德育仍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内容仍以教材为主,道德教育无法内化到学生内心。笔者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和探索出一些经验,希望对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一、认真落实德育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定位不准,脱离了智育、体育、美育等,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出来,仅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德育教师、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学校里所教的德育课程与生活实际有差距,很难形成道德体验。加之人们的德育观念陈旧,传统德育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道德规范知识,忽视学生德行和品格的修养。学生往往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道德规范,而不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学生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却把口头的道德言辞和生活行为相分离。所以之前的德育不是激励引导学生,而是约束控制学生,导致学生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德育很难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和自律。

新课改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从中可以看出德育要回归孩子真实的生活,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生活能力。作为德育教师在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备课,准确把握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新课改下德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课前设计具体要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一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二要依据学生年龄设计;三要突出活动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四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上课时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氛围,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之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得多、听得少,而新课标则需要教师把部分上课时间分给学生,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堂课需要提什么问题、提几个问题、问题的难度、怎样引入提问体现层层递进的思路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用心设计。一个好的提问能够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维模式,有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积极性。教师平时留心观察学生遇到的德育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如有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教师可以用幽默或讲故事等方式提醒学生。或有的同学说谎,可以通过表演短剧或讨论的方式,让他们在观察和交流中直观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在课下的行为中会有意识地改正。

课外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提高品德修养,例如,在外出参观访问过程中,通过大家文明出行及礼貌行为,帮助学生把好习惯和社会公德联系起来;在游览名山大川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看望敬老院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中,增加学生奉献爱心收获快乐的体验。

完善学校德育的隐性功能。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班风、教师品德等对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不可小觑,通过形成良性的道德文化、塑造道德榜样,能在无声中给予学生道德示范。因此要充分发挥校会、班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家庭社区环境等全方位的磁场作用。

三、明确品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学评价与教学实效关系密切,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指引着教学的方向。目前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这体现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评价由侧重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转移到对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重视考查本学科的综合能力,突出了教的实效性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教师在组织教学评价前,要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核心能力。国内学者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核心能力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属于最高层次的学习水平,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分析其因果关系、是非曲直、利弊得失和影响意义,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依据这一评价标准,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品德教学考核和评价,关注德育教师教学状态,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依照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做评价;对教师教得如何,学生学得怎样做评价;对课堂教學、德育活动做评价,促进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德育成效。

四、结语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者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灵活的生活化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这样才利于提高小学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建君.德育学科核心能力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3(7):54-59.

[2]李献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8-69.

[4]李佳芳.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品德课程标准德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