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私人消费的影响
——基于SVAR模型分析

2017-04-26潘文富

华东经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脉冲响应财政政策贡献率

潘文富,赵 玲

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私人消费的影响
——基于SVAR模型分析

潘文富a,赵 玲b

(北京邮电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6)

文章在利用Muller and Robert方法估计的实际预算余额的结构性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结构性预算余额、私人消费和实际GDP三变量的SVAR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方法得出我国现行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长期贡献率为9.38%,私人消费对产出的贡献远高于财政支出(结构性预算余额)对产出的贡献。文章首先将实际预算余额分成结构性预算余额和周期性预算余额两部分,同时利用估算出的潜在产出对实际预算余额进行了估计,其次检验了结构性预算余额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以及产出的影响,最后实证分析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产出和私人消费的影响,即都存在正向关系。

结构性预算余额;私人消费;SVAR模型

一、引言

政府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给经济造成不合意的波动,这表明短期内财政政策的相机调整可以稳定经济发展,但对于长期来说可能偏离经济稳定目标发展。Alan J.Auerbach(2002)在实证研究了美国最近几年的相机政策后得出,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周期和实现政府预定的财政目标方面表现积极,但在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方面表现不明显【1】。

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也变得复杂多变,这也一定程度使得对经济波动的提前预测变得更困难。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目标要求财政政策需要适当的相机抉择,Calmfors(2003)和Wyplosz(2001)研究认为,虽然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实现程度依赖于一个国家经济波动情况及消费水平,但总体上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明显是一个有效率的政策形成机制,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经济波动对市场的冲击[2-3]。

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是通过潜在产出来研究结构预算,而在结构性预算基础上进行相机抉择财政策。郭庆旺和贾俊雪(2004)利用模型剔除时间趋势后估算潜在产出,利用1979-1998年的年度数据估算了我国改革以后的周期性结构预算余额和财政结构性赤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不明显,从而证明了我国时间预算余额变化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预算余额的变化[4];郑超愚和张燕(2005)对政策的传导作用研究较少[5]。赵昕东(2000)利用1984-1999年的数据首先运用波峰相连法估算出那一时期的潜在产出,其次通过估算出的潜在产出来测算出我国1984-1999年的结构性赤字;在把财政赤字分解成周期性结构财政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两缺口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赤字的三缺口模型,即支出性财政赤字、收入性财政赤字和结构性财政赤字三部分[6]。通过对1992-2003年的财政赤字进行分解,并建立经济波动政策响应函数描述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稳定性的作用,李永友和周达军(2007)认为我们有必要在适当规则的约束下充分发挥相机抉择的作用[7]。为研究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利用结构性赤字指标来刻画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通过脉冲相应函数分析了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由于VAR模型在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面缺乏经济含义,因此本文在对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研究采用SVAR(structural VAR)模型。

二、SVAR模型介绍

Sims(1980)的VAR有一个可取的特点,即均等地对待所有的变量,所以计量经济学家都不会依赖任何的“难以信赖的识别条件”【8】。VAR对于检验一系列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是很有用的,而且估计结果可用于预测。因此,VAR模型在多元时间序列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随着数量经济学的不断研究,许多学者提出VAR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既模型信息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信息间缺乏直接的经济意义,除了这一点,VAR方法就太机械了,因此导致脉冲响应函数的经济意义并不明确。Blanchard和Quah认为实际GNP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影响,并且假设在长期中只有供给冲击对实际GNP有效,而需求冲击只在短期中对实际GNP有效,在长期中效果为零。Blanchard和Quah在1950年研究美国失业率时,提出了两边变量的SVAR模型[9]。

SVAR模型的表示形式是多样的,普遍的采用EViews形式,即

其中,ut为结构干扰,A和B为系数矩阵,式(1)被称为SVAR的AB模型。如果A=I,既A为单位矩阵,那么式(1)被称为B模型;如果B=I为单位矩阵,那么式(1)则称为A模型Lutkepohl(2005)[10]。

三、相关数据处理

通过上述方法来检验政府在执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和私人消费的影响。数据为1995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实际产出Yt,通过此期间的城镇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性支出乘以城镇居民人口总数加上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乘以农村居民人口总数获得私人消费,此得到是名义私人消费,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季度CPI指数,名义私人消费通过季度CPI平减以后就得到了实际私人消费COMt。St为采用Muller and Robert(1984)[11]方法估计的实际预算余额的结构性成分。文中指标Yt和COMt分别经过X-12季节调整,并且用CPI进行平减得到实际值,现以1994年的作为基期,本文运用Eviews5.0进行模型实证研究,数据获取途径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和中经网。

利用ADF检验对变量Yt、COMt和St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所列。

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ΔYt、ΔCOMt和ΔSt三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表1 Yt、COMt和St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四、模型的估计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件梳理发现对财政政策、消费及经济增长三者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较多,然而这些研究所运用的变量都是实际财政赤字,而非真正反映财政动态的结构性赤字指标,即结构性预余额。实际预算余额在反映一国财政政策效应的时候有其局限性,无法准确地描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因此,本文利用结构预算余额来刻画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建立结构预余额、私人消费及产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经济模型。

运用产出、私人消费和结构预算余额三变量建立SVAR模型,即SVAR模型:

Yt为实际GDP,COMt为私人消费,St为实际预算余额的结构性成分(Muller and Robert,1984)[11],即结构性预算余额。ε1t、ε2t和ε3t分别表示为内生变量上的结构式冲击,εt~VMN(0,In)。由于本SVA模型中包含3个内生变量,因此,需要施加3个短期约束条件。

对SVAR模型施加3个短期约束条件为:

(1)企业产出率的增加与私人消费消费支出的增加是非同期的,企业只会根据上期的私人消费情况来调整本期的产出。所以,私人消费不会影响当期的产出波动,即b12=0。

(2)结构预算余额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变化的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指标。结构预算余额增加了,表示政府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结构预算余额减少了,表明政府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政府只会根据上期居民消费的情况来调整本期的政府支出。所以,私人消费不会影响当期的结构预算余额,即b32=0。

(3)许多消费者存在消费惯性,私人消费支出变化往往都先与产出的变化,本期产出增加或减少,只会影响下期产品的价格,从而影响到下期私人消费支出。所以,产出波动不会影响当期私人消费,即b21=0。

对于SVAR模型实证进行分析,如果从单个系统角度无法分析其经济含义,需要利用模型估计结果进行脉冲响应函数(IRF,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和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来进一步检查结构性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和产出的冲击,即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和私人消费的影响。

五、脉冲响应分析

传统的脉冲响应函数I(n| d,IIt-1)要求如下的信息:

(1)现在:在现有时刻t,给予一定的脉冲,那么冲击强度d是可确定的;

(2)过去:t之后的状态,即t-1时刻所表现的轨迹IIt-1;

(3)未来:现在时刻t之后的状态,即t+1到t+n时刻的干扰,要求未来的冲击是逐渐减弱为0,et+1=et+2=…=et+n=0。

本文采用传统的脉冲响应函数I(n| d,IIt-1),用结构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及经济增长的冲击来表示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描述出各期结构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和产出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得到结构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和产出的脉冲响应函数。

图1描述私人消费受到结构预算余额冲击的效应,即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或紧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图2描述了我国产出对结构预算余额冲击反应情况,即不同的财政政策对产出(经济增长)的影响。

图1 结构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第5期时达到波峰,冲击最强烈,随后冲击慢慢减弱,在滞后15期时基本没有冲击作用,表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结构性预算余额为负)对私人消费有正向拉动作用,但是拉动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弱,到后期几乎无影响。这说明我国近几年实施扩张的财政支出有助于拉动私人消费的增加,扩大了内需的增长,也揭示了私人消费的增加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同时还是一个财政现象,这要求在我国极力推举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扩大私人消费以外,还应该高度关注财政政策在增加私人消费支出方面的推动作用。

从图2可以看出,在第3期时冲击效应达到了最大,即达到了波峰,后来则慢慢衰退,到17期时衰退至0,即无冲击效应作用,这表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结构性预算余额为负)对产出(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正向促进的作用会在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弱。因此,图2表明我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一定时期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不会像货币政策那样传到的那么快,即存在滞后3期才达到最大。利用我国1995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2季度间的宏观数据建立SVAR模型,然后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我国财政政策确实具有凯恩斯效应,这与我们所描述的凯恩斯效应理论得出的结论是相吻合的。

图2 结构预算余额对产出的影响

六、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只是分析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所带来其他内生变量的影响。没有定量分析相机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多大?经济波动多大程度是由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引起等问题。因此,运用方差分解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为了分析每个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即冲击带来的变化度,Sim在1980年提出方差分解模型,主要是依据VMA(∞)形式提出。方差分解模型分解出变量中产生重要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信息。由于这些扰动信息都会给被解释变量的预测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将被解释变量的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变量的随机冲击产生的贡献,即主要讨论的是正交化残值对预测的均方差(MSE)影响的比例,表示模型如下:

下面我们运用方差分解来求解结构预算余额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私人的消费的贡献率。利用Eviews5.0进行方差分解,如图3、图4所示。图3描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结构性预算余额为负或为正)对私人消费的贡献率。图4描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图3 结构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的贡献率

图4 结构预算余额对产出的贡献率

从图3可知,实际GDP对私人消费的贡献率大约是54.8%,结构性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的贡献率在9.38%,说明实际GDP(产出)对私人消费的贡献远大于结构性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的贡献。通过实证分析可知,产出(经济增长)对消费的拉动远大于扩张性的财政支出对消费产生的乘数效应,这就要求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在政策制定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产出)对消费引起的间接影响,避免扩张有效的财政支出对消费产生负面作用,这是财政政策制定时考虑的关键点。在图3中的前6个滞后期结构性预算余额对私人消费的贡献远大于产出对私人消费的贡献率,随后则产出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而结构性预算余额则没有明显变化。

从图4可知,如果剔除实际GDP自我累加效应,即不考虑自身的贡献率,则短期来看,扩展性的财政政策(结构性预算余额)对经济增长(产出)有明显的作用,即贡献率更大,而私人消费对产出的作用相对较小,即贡献率较小。财政支出(结构预算余额)对经济增长(产出)的促进作用在滞后5期最明显,这点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论相同。说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在外部执行的时滞较短,与宏观经济理论是相符的。但长期来看,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强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构性预算余额)对经济的作用,表明私人消费对产出的贡献度更大,比财政政策强10个百分点左右,即私人消费对产出的贡献度稳定在15.08%,而扩张性政策支出对产出的贡献率只稳定在5.5%。表明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预测私人消费间接对产出的乘数效应,避免过高的使用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所带来对市场不利影响。

七、结论

本文在估算出的结构性预算余额的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与私人消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总结了以下几点结论:

(1)为了平衡内外经济,弥补长期以来我国内需的严重不足,政府实施了多项积极的财政政策,例如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等,其目的是更好的拉动内需的增长,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促进私人消费拉动内需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可把增加财政支出,实施减税政策作为一条长期有效的财政政策实施。

(2)从图4可知,扩张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对产出的贡献率达到25%,如果贸然的实施退出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将使国内产出受到一定的冲击,使失业率上升,工人收入下降,政府的转移支付必将增加,由于产出下降,居民消费不足,必将造成许多企业关门倒闭,政府的税收将受影响,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某种程度可能还会增加政府财政风险。

(3)通过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长久有效的,但在拉动内需增长方面的作用有限。这可能与我国政府财政投入结构有关,纵观我国近几年财政投入,主要将财政投入到铁路、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通过增加国家大型项目的投入来保证经济增长,但这些对私人消费,即内需的增长影响是有限的。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产出、私人消费和结构预算余额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分析总结表明,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是有促进作用的,但作用是有限的。这于最近表现我国宏观经济局部过热,存在通胀压力的现状是相吻合的,在后期我国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变。因此,财政政策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同时还间接影响到消费、通胀等方面,财政政策的制定者需要多方面考虑,谨慎运用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

[1]Alan J Auerbach.The Bush Tax Cut and National Saving[R].NBER working papers,2002.

[2]Calmfors L,Corsetti G,Flemming J,et al.Report on the Eu⁃ ropean Economy 2003[R].EEAG European Economic Advi⁃sory Group at CESifo,2003.

[3]Wyplosz C.A Monetary Union in Asia?Some European Lessons In:Future Directions for Monetary Policies in East Asia[R].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2001.

[4]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5):31-39.

[5]郑超愚,张燕.中国财政赤字构成与财政政策效应[J].财经问题研究,2005(2):50-56.

[6]赵昕东.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J].世界经济,2000(1):57-64.

[7]李永友,周达军.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机制的权衡与完善[J].财贸研究,2007(2):10-17.

[8]Sims Christopher 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J].Econo⁃metrica,1980,48(1):1-48.

[9]Blanchar O J,Quah D.The dynamic effects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supply disturbanc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4):655-673.

[10]Lutkepohl H.New Introduction to Multiple Time Series Anal⁃ysis[M].Berlin:Springer-verlag,2015:358-367.

[11]Muller P,Robert W R.Price,Structural Budget Deficit and Fiscal Stance[R].OECD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1984.

TheImpactofDiscretionaryFiscalPolicyonEconomicGrowthandPrivateConsumptioninChina——An Analysis Based on SVAR Model

PAN Wen-fua,ZHAO Lingb
(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Based on using the Muller and Rober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the actual budget balance,by building the three variables SVAR model of structural budget balance,private consumption and the real GDP,and combining with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method,this paper gains that the long-term contribution rate of China's current 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to private consumption is 9.38%,and the contribution of private consumption to output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fiscal ex⁃penditure(structural budget balance).Firstly,the paper divides the actual budget balance into two parts:the structural budget balance and the cyclical budget balance,and estimates the actual budget balance by the estimated potential output.Secondly,the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structural budget balance 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on private consumption and output.Finally,the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China's 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 on output and private consumption,that the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structural budget balance;private consumption;SVAR model

F812;F124.8

A

1007-5097(2017)05-0121-05

[责任编辑:张兵]

2016-10-25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NCET-10-0264);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2016BS08)

潘文富(1983-),男,贵州贵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复杂经济与管理;赵玲(1957-),女,吉林长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复杂科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脉冲响应财政政策贡献率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基于重复脉冲响应的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中国原油进口需求主要受国际油价影响吗?
基于脉冲响应的厅堂音质评价研究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