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话同音词的界定

2017-04-26李琳琳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5期
关键词:界定普通话

摘 要:在中国语言学研究史上,对普通话同音词的研究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因为同音词自身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其的界定参差不齐,一些学者甚至直接对其界定避而不谈。本文是在拜读和分析了一些学者关于同音词界定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着对普通话同音词做出一个更为严谨的界定。

关键词:普通话;同音词;界定

作者简介;李琳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2

语言是人们约定俗成表达观念的符号。语音和语义是根据人们日常的使用习惯联系起来的,两者本身并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语言从产生之初就存在着“音少义多”的矛盾,这样一来不同时代、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人在既定的语言材料上创造和使用词,就会有语音偶合的现象,同音词也就随之产生了。同音词的出现是必然的,它的使用也不可避免,那就必须给这一类词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这样才会减少词语混乱使用的情况。

普通话同音词逐渐产生并且数量迅速增加,使用中出现诸多不便,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众多学者们从5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普通话同音词,并且对其进行界定,到21世纪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以下对一些语言学家所做的普通话同音词的定义进行了概述:

(1)孙常叙在他的《汉语词汇》中提出“语音形式相同而词义不同的词是同音词”。

(2)崔复爰所著的《现代汉语词义讲话》中提到“一组词意义完全不同,只是读音相同的是‘同音词,因为它只同音不同义,也叫‘同音异义词”。

(3)张永言先生的《词汇学简论》中提出“语言里发音和写法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叫做同音词,或称同音异义词”。

(4)胡裕树在其《现代汉语》一书中指出“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意义完全不同,而其语音形式(包括音、韵、调等各方面)却完全相同,这样的词叫做同音词”。

(5)黄伯荣,廖旭东所著的《现代汉语》中指出“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6)符淮青在其《现代汉语词汇》中提出“两个以上声母、韵母和声调都相同的词是同音词”。

上述对同音词的定义各有不同,争议焦点是是否应该把词义作为界定同音词的关键所在。但是众所周知汉语是形、音、义的结合体,研究汉语中的词就必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普通话同音词也不例外应该从这三方面进行严谨的界定。

普通话同音词是普通话中读音相同的一类词,它们的声、韵、调以及组合形式是相同的,这一观点被大家一致认可,在此笔者就不加赘述了。三要素之一的音已经确定,就要进一步确定其形和义。根据同音词的形是否相同,可以将其分为同形同音词和异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是指一些词在产生之初可能外形完全不同,但是因为读音有限,就会出现读音完全相同的现象;或者是在语言发展过程当中因为某些不确定原因不同的词语音会变得越来越相近,逐渐趋同,这样发展而来的同音词的界定重点在语音,只要共时读音相同就能称为同音词。但是同形同音词的界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这一类词读音和词形完全相同,那么它们的界定重点就要归结到词义上。

就普通话同音词的意义进行二分,一类是词的意义完全不相同;一类是词的意义之间存在着联系。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发展观认为语言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同样的词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基于此,对词义的认识应该有共时和历时之分。

综合形、音、义三方面来看,普通话中的同形同音词就可以分为四类:一、读音相同,词源有联系,但现时义不相关;二、读音相同,词源无联系,现时义不相关;三、读音相同,词源无联系,现时义相关;四、读音相同,词源有联系,现时义相关。下面笔者将进行分类叙述。

首先是读音相同,词源有联系,但现时义不相关的同形同音词。例如:“刻”的义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

a.用小刀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或者痕迹。

b.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天用来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

c.时间:顷刻;立刻;即刻;此刻。

d.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苦。

f.刻薄:尖刻:苛刻。

从上面的意义来看,a、d、e三个义项联系密切,从刀刻到程度深,再到刻薄,都是引申而来的。但a、c两义就很难看出联系。其实从词源学上来看,b义是由a义引申而来的。漏壶上的指示时间的刻度是由刀雕刻出来的,而这个表示时间的刻度又被人们赋予了时间的意义,产生c义。现在看来这a、c两义之间联系并不是很密切,用引申义解释让人感觉牵强,所以到现代汉语当中“刻”慢慢就分化成了两个词。即c表示时间的单独成词,而a、d、e三义分化成另外一词。这两个词就成为我们所谓的同音词。它们由同一词源发展而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陌生,到现在我们认为它们在词义上已经没有了联系。

其次是读音相同,词源无关,现时义也无关。例如现实生活中经常提到并且使用的“仪表”一词,“仪表”有以下几个意义。

a.人的外表。指容貌、姿态、风度等。《宋史》:“杨诚信身长八尺,美仪表。”

b.准则;法式;楷模。《管子·形势》:“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儀表也。”

c.测定温度、气压、电量、血压、流量等仪器的统称。外形似计时的表,能由刻度直接显示数值。

这三个“仪表”虽然从读音到词形都完全相同,但是它们在造词之初却是使用的不同内容。也就是说它们在词源上没有任何的联系。并且,就上述意义看来,它们在现在也没有任何联系,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混乱的现象。这类词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类同音词,它们只是读音偶合,词形相同而已,并没有任何词义上的联系。

第三类是读音相同,词源没有联系,现时义有联系。例如我们经常用到的“站”这个词。

站1: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站在物体之上:站立。

站2:a.行进中停下来,停留:站住;

b.为乘客上下或货物装卸而设的停车的地方:车站;

c.为某种业务而设立的机构:兵站、保健站。

站2中b义实际是从蒙古语中借来的,原来只指驿站,后来才用来指车站。在语言的发展中又逐渐引申出了兵站、保健站等意义。而站2中的a义和b义之间有着动词和名词互相转化的联系。但是就现在看来站2中a义和站1联系更为密切,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讲它与站1归为一类。也就是说,站立、停留等表示动作的意义,逐渐转化有了名词的含义。综上所述,表示动作的站1和来自蒙古语的站2来源完全不同,即词源不同,但是在发展中逐渐有了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联系,即现时义有了联系。

第四是读音相同,词源有联系,现时义也相关。例如“肥”这个词。

a.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肥肉;肥胖;

b.土质含养分多的:肥沃;肥美;

c.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肥料;肥力;

d.使田地增加养分:肥田;

e.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肥大。

以上所列的“肥”这些不同词义,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说文解字·肉部》,“肥,多肉也。”多肉是肥的本意,以上的词义都是在多肉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这一类词是比较特殊的,它们在产生之初就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一直衍生发展到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们并不能算是一组词,而是有着多个义项的一个词,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多义词。它从产生之初到现在,只是在增多义项,但是并不是两个词,也没有分化成两个词的趋向。有着多个义项的词的性质与同音词所说的一组读音相同的词相违背,所以我们一类词并不能算是同音词。

上述可知,普通话同音词并非如之前所说是读音相同但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类词,一组同音词不管是词源还是现时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它们或许词源相同,但是之后分化成了词义没有联系的两个词,也许是完全不相关的一组词在发展之中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产生了某种联系。因此,笔者这在里给同音词做的定义如下:同音词是在共时条件下读音相同,并且词义没有历史的衍生关系的一组词。

参考文献:

[1]孙常叙,汉语词汇[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213.

[2]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115.

[3]葛本儀.汉语词汇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23.

[4]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界定普通话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高血压界定范围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17
安全软件变更的测试范围界定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表达自由语境中的“公共利益”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