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经济与第三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2017-04-26杨德禄韩然然

大经贸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态经济可持续第三产业

杨德禄 韩然然

【摘 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党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倡绿色环保消费,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最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一经提出便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在我国,由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及发展循环经济口号的提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也衍生出一个新的旅游经济主体——生态旅游产业。但我国对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工作开始较晚,还主要从归纳、总结和定性的角度出发,在实证数据调查和定量分析方面还不完整,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生态经济 黄山 第三产业 可持续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由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及发展循环经济号召的提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也开始思考如何由以消遣娱乐为主的传统旅游转变到兼具传统旅游功能又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旅游方式,于是“生态旅游”概念呼之欲出。黄山市隶属于安徽省,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 ,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黄山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 ,黄山古称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地区具备如此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建立起具有黄山地区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激发作者对建立黄山地区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及其发展模式和前景研究与探讨的动机。

二、黄山市旅游产业及经济发展概况

黄山市被安徽省视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该省提出的“东向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中,黄山市旅游业起到桥接和推进器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旅游业,像皖南这种“八分半山一分田”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百姓的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根本无法奢谈发展。当地百姓和政府决策者都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富民强省强市强县的目标,在皖南的只有依靠旅游业打头阵才能拉动全局,整体突波。近年来,黄山市的旅游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集中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目前,安徽黄山市正按照“创新引领发展”的战略思路,积极整合境内旅游资源。首先在基础设施上花本钱下功夫,在便捷的民航、铁路交通环境下,三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与立项是最大的亮点。一是徽杭高速已经正式运行,黄山至杭州仅需两个半小时;二是“合肥--铜陵--九华--黄山”高速、“黄—景(景德镇)”高速;三是环黄山高速业已经完成立项。其次,黄山市的旅游综合设施配套水平正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环境也大幅改善,得以优化。同时受益于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黄山市旅游产业的整体规模也正在迅速变大,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备。截止2015年底,黄山全市旅游产业拥有192旅行社,涉外旅行社6家,星级宾馆71家,五星级宾馆4家,涉外客房7919间,涉外床位19137个。

(二)旅游产品开发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黄山市在旅游新产品开发方面,按照“创新驱动、多元布局”的发展思路,一改过去单一化的观光型旅游,积极主动的进行旅游开发转型、升级,向观光、休闲、生态、养生等复合旅游功能转变;由原来的旅游、文化、生态相对独立的模式,向“三位一体”融合型转变,并进一步深挖潜力,将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与佛教、道教文化交融放大,形成广纳百川的文化氛围、人文气息。黄山市推出的世界遗产精品游等10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以及“徽韵”、“花山谜窟激光秀”、“宏村阿菊”等旅游演艺活动正是旅游产品开发成效显著的集中表达。

(三)黄山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所存在的问题

1、自然环境方面:全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强,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强度也将变大;同时连续无降水日数也将增长,干旱的发生频率也将更高、影响范围也将更广。如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烛,因而将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生态资源锐减,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食品安全面临挑战,以及经济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疾病和公共卫生存在诸多问题。

2、政策方面: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是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遗产等资源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目前绝大多数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政府机关的衙门作风和旧国营企业的弊端兼而有之。体制落后、观念保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职能交叉等弊端最终导致景区资源保护乏力,破坏惊人。

3、社会因素:目前造成黄山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一是经济基础薄弱,黄山地区人均年收入不抵沿海城市居民一个月的收入;二是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未完全建立,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以及高层次卫生人才匮乏等等引起农村居民、城市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造成“看病难”、“看不起病”; 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江西省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黄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对策

(一)统筹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个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必须要形成其独有的核心竞争力。黄山市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整体把握、统筹布局,着力解决好多元化发展与单一化发展的矛盾。尽管旅游业的多业态、多元化更具发展的稳态,抗风险能力强;但是在追求多业态的发展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够导向多元化资源开发、多样化产品。因此,黄山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突出区域特色,统筹旅游业发展的全局,以“大视野、大气度、大规划”,以“黄山”与“徽州”两大内容为载体,培育主体吸引力,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址公园”等自然、人文禀赋优势,培育黄山市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内生增长力。

(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完备的基础服务设施是旅游业發展的强大动力基础。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以“高速公路——高铁快线——机场”三位一体的旅游交通网,打造多元化、高效化、出行便捷化的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将黄山市打造成内联外畅、皖浙赣三省毗邻区域的交通枢纽与游客集散中心。

(三)培育旅游从业人才

人才是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黄山市旅游产业实现永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因此,黄山市应树立“人才强旅游、旅游富城市”的战略观,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积极进行各类、各层次的旅游人才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满足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人才培育应从“开源”与“节流”入手。

(四)打造“三位一体”的旅游新品、形成旅游产业链

文化是一个地区旅游的精神品牌。随着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多的将欣赏自然美景与体验当地文化结合起来,追求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体验。以徽派为代表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古村落,其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保存一定量的古村、古镇,将黄山市的历史底蕴通过这些古村落展现给游客,更能体现黄山市的文化旅游特点。这只是推进文化产业链的形成的一个方面。黄山市的文化产业链还应该将本地特色农业,诸如特产食品等融入进来;形成以旅游业带动特色农业、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五)创新发展思路、解决资金瓶颈

尽管黄山市把旅游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也得到安徽和国家的许多项目扶持,但由于黄山市工农业欠发达,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了更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并且引资效果并不理想,继而影响了黄山市旅游景点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黄山市应在发展思路上某改变,突破发展瓶颈。旅游业发展应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过程。黄山市应转变现有的旅游景区盈利模式。为此,黄山市旅游业应创新发展思路,从单纯“卖门票”转向“卖文化、卖理念、卖生态”,形成多元化的营收模式与资本运作方式。

【参考文献】

[1] 翁钢民. 我国旅游业产业波及线路与效应研究[J]. 企业经济,2013,06:5-8.

[2] 李江帆,李冠霖,江波.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 旅游学刊,2001,03:19-25.

[3] 曾晨明. 旅游产业关联效应及波及效应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孙艳敏. 河南旅游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5,06:137-139.

作者简介:杨德禄(1994—)男,汉族,辽宁铁岭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韩然然(1996—)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指导老师:张会恒

基金项目:本文属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创新项目(20161037801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态经济可持续第三产业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