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尔基的双重心境

2017-04-26王青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5期
关键词:高尔基革命作家

王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说到高尔基大家脑海当中第一个想到的可能会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家。但是,这并不能代表高尔基的全部。他还有大家不熟悉了解的另一面,即在文章中抨击社会主义。这两面看似对立矛盾,但事实上两者是统一的。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深度挖掘高尔基内心的双重心境,还原一个真实的高尔基。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俄罗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也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尔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学者,他还对俄罗斯政治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和充满人道主义的见解。在大部分人眼中,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的奠基人和代言人。他与列宁、斯大林等人关系密切,支持社会主义革命,曾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这些事实都让人们对高尔基有一个普遍的印象,那就是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代表着苏联正统文学。我相信许多国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高尔基就是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化身。但是,由于当时苏联政府对高尔基在《新生活报》上所发表的一系列总称为《不合时宜的思想》的文章的封存,使得人们没有了解到另一面的高尔基——抨击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的高尔基。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阐述高尔基的双重心境。

作为一名社会理想主义者,高尔基渴望建设一个人道主义社会。他宣扬自由、革命和改革。这些思想在他早期的作品当中有明确体现。例如,在大家熟知的《海燕之歌》中“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声怒吼中包含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在《鹰之歌》中高尔基塑造了充满对战斗的渴望,追求光明,视死如归的鹰的形象。与鹰形成对比的是蛇,它安于现状,害怕斗争,是典型的缺乏理想的小市民形象。在《母亲》中他也塑造了一批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英雄形象。高尔基向我们展示了他理想中的“美好俄罗斯”。这也是高尔基的第一重心境。他坚信革命是当时破败的俄罗斯唯一的出路。但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往往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时俄罗斯的情况远没有高尔基想象的那么乐观。

作为一名社会批判家,在推翻专制、两次革命和多次社会变革中,俄罗斯没有像高尔基预料的那样去发展,而是出现了大量掠夺、私行和暴力等不人道行为。这些行为让高尔基对革命和改革失去了信心,也让俄罗斯完全进入了一个无序的社会状态。于是,作者才激愤地写下这一系列“不合时宜”的文章,抨击那个“贫穷”无序的俄罗斯。最后,这些“不合时宜”的文章整合成了一本政论作品集《不合时宜的思想》。这部作品是中国读者鲜少读过的,记录了俄罗斯在1917-1919年内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在文章中高尔基认为苏维埃政府并没有真正重视俄罗斯文化建设。他从文化的视角对当时社会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也道出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第一点,高尔基指出了革命和暴动之间的关系。在革命期间全国掀起内讧,自己人打自己人,伤亡严重,人们整天活在恐惧和不安中。这不是真正的革命,我们也不需要这种革命。高尔基亲眼看到了这些流血事件,他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战争摧毁了文明。第二,高尔基认为俄罗斯知识分子应当成为国民的精神导师,应当聚集力量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俄罗斯。可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是被迫上了前线打仗,就是远走他乡,移居国外,只剩下很少一部分真正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力量有限,不能扛起复兴俄罗斯的大旗。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高尔基直指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劣根性,即俄罗斯人缺少集体责任感和自我觉醒意识。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指责对方,但却不作为。”高尔基认为俄罗斯人真正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搞建设才能使俄罗斯走出困境。可俄罗斯人民的病态性格和一些恶习拖累了俄罗斯的进步和发展。这便是高尔基的第二重心境。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批判是不符合当时的正统价值观的,所以刊登《不合时宜的思想》的《新生活》报纸被迫停刊。

《不合时宜的思想》一发表便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原因在于高尔基一直被定性为无产阶级作家领袖,写出这样一本批判社会批判政府的文章出乎人们的预料。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些文字背后,并不只是不合时宜的思想,而是作者对祖国和俄罗斯人民命运的深刻探索和殷切希望——祖国复兴,人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他悲痛地爱着俄罗斯。一直以来,高尔基不被同时代的作家尊敬,原因是他被认为是列宁和斯大林的思想传达者,而非一个真正的作家。在索尔仁尼琴的眼中,高尔基回到祖国,为斯大林服务,是为了更大的世界荣誉和更多的金钱利益。所以高尔基的作品从文学角度上来看并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但是从这部不合时宜的作品问世之后,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起了高尔基和他的创作。

俄罗斯男低音演唱家夏里亚宾这样评价高尔基:“关于阿列克谢·马科斯莫维奇,无论人们对我说些什么,我都深深地、确定地、毫无怀疑地知道,他的全部思想、感情、事业、功绩和失误——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唯一的根源,即伏尔加河,这条伟大的俄罗斯河流和它的呻吟……如果高尔基充满激情、坚定不移地前进,那么这是他为了人民奔向美好的未来;如果他错了,离开了那一条也许别人认为是正确的道路,那么他也仍然是朝着同一目标”。

这便是高尔基的双重心境。他的内心是無比复杂和纠结的。这如他自己所说,他是痛苦而不安地爱着俄罗斯,爱着俄罗斯人民。所以我们应该全面、公正地看待高尔基的精神世界——一个充满着爱和伤痛的人道主义家园。所以今后在评价高尔基时,把他作为一名人道主义作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猜你喜欢

高尔基革命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粉红革命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