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企业家撑起制度的保护伞

2017-04-26张润斌

董事会 2017年4期
关键词:保护伞约束企业家

张润斌

唯有撑起制度和法治的保护伞,才能让企业家有信心、有安全感,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家精神,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7年“两会”上,“企业家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无疑显示了国家层面对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重视。当前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经济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行业越来越成熟,企业要持续发展,更需要依靠企业家不断创新,以及专业、优秀的团队,完善的企业制度,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激发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激发企业活力,归根结底在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靠制度来约束个人的行为,没有制度保障和约束的企业,常常经不住市场考验。成熟的企业制度应该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各司其职、事有监督、一视同仁,使企业家、投资人、职业经理人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约束、相互促进,尽量规避弊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首先,要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就必须保护好企业家的权益,保护好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撑起一把保护伞,让企业家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带领团队不断推陈出新、改革突破。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确保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给企业家们吃了定心丸。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在“双创”的背景下,資本为更多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打开一扇窗户,也有企业家心怀顾虑。资本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要懂得规避相关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完善企业制度,全力打造一支具有风险意识和资本思维的专业团队,为企业的安全经营拉好防线。同时,国家监管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规范资本市场和资本投资机制,强化市场主体自我约束机制,净化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提升资本市场的服务功能,以保障和满足企业和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其次,企业要完善治理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持续创造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很多企业都存在“招人难”和“留人难”等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往往企业家身兼多职,不能专心于企业治理和业务发展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解决这一矛盾,其根本在于制定合理的企业价值分配机制。比如,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华为的股权激励制度就是对人才的良性激励。通过优化企业价值分配,使企业与员工由原来的雇佣关系转变为同呼吸共命运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公司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一方面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好的薪酬待遇,加强了人才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调动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但是,激励机制绝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必须使收入和贡献相对应,才能凝聚人心,达到价值激励的最大效果。

完善治理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公司内设置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相互制衡的管理层结构。培育一个企业很难,搞垮一个企业很容易,特别是企业内部的问题,更有可能导致企业家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企业家作为企业经营和组织者,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当企业出现任何问题,承担法律责任的不会是职业经理人而是企业家。因此,保护企业家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其实,很多企业都有着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问题一般出在执行上。优秀的企业,往往都有良好的执行力,而良好的执行力则来源于优秀的制度管理、对权利合理的约束以及贴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则制度。制度的制定不是盲目的,也不能照搬照抄,而是根据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企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来制定,要把目光放在企业的长远战略之上,使各部门各司其职,人尽其用。

唯有完善的企业制度,对制度坚决的贯彻执行,以及科学的监督机制,才能实现企业家、股东、董事会、高管、员工组织合作共赢。唯有撑起制度和法治的保护伞,才能让企业家有信心、有安全感,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保护伞约束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
马和骑师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保护伞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