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蓄气势如重浪排阔

2017-04-25李理

求学·素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巴掌分析法论点

李理

议论文重在议论说理。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要以充分的事理和事例作为论据,以支撑自己的论点。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考生在谋篇布局时,需要精心安排文章的结构,或从横向展开议论,或从纵向展开议论。

横向展开议论,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并列的)分别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述的一种论证思路。这种思路体现在议论文结构上就是并列式结构,即并列地组织若干分论点或论据。这种方法在论证时,分论点或论据构成的几个层次的关系是平行的,它们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分论点并列能显示考生思辨的广度与深度,但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本文将讲解这种方法。

▲▲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

横向展开议论的难点在于分解中心论点,即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常见的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有:

(一)因果分析法。考生可以把中心论点作为“果”,追溯产生这个“果”的原因,也可以把中心论点作为“因”,推想这个“因”可能产生的结果(作用、意义、影响、危害等)。

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会使人身心愉悦。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你贴近自然时,你会收获不少意外的惊喜。当你与家人、朋友外出旅游时,因为有清泉叮咚,你会收获趣味;因为有雄伟的瀑布,你会叹为观止;因为有虫鱼鸟兽,你会惊喜不断。

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会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苏轼被贬黄州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自然的壮丽让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从而让他更积极乐观地生活。我认为,我们从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和吸收到的精华,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涵养,使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圆满,而这一切,难道懂得万物表面的原理就能获得吗?

——201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用心感受,自然近在咫尺》

【评析】选文的中心论点是“在我看来,身临其境,用心感受,即便不知万物原理,自然也不遥远”。作者以中心论点为“因”,推导出“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会使人身心愉悦”“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会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升华”的“果”。作者采用“因果分析法”设立分论点。

(二)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考生可对关键词语的内涵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并列的几个方面,构成文章的几个分论点,再对各个分论点分别加以阐释和论证。

安静的阅读首先是一种状态。这样的状态与读什么无关,无论是人文还是科学,无论是高雅还是通俗;这样的状态与阅读的工具和媒介无关,无论是纸介还是数媒,无论是整体还是碎片。读总比不读好,读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读好。

安静的阅读更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抵达自然需要时间,但一旦抵达了,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什么当快读?什么当慢读?什么可不读?什么必须读?诸如此类的问题届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潘凯雄《安静的阅读》

【评析】文章的中心论点是“静下来,读进去”。“安静的阅读”是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心论点中的核心概念。这两段开头的文句“安静的阅读首先是一种状态”“安静的阅读更是一种境界”是作者设立的分论点,这两个分论点对“安静的阅读”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这样的解读,使读者对作者倡导的“安静的阅读”有了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也显得更加深刻。

(三)条件分析法。以中心论点为结果,寻找几个并列的和能达成这一结果的条件,以这些条件为分论点,分别加以论证。

不趋时,不媚俗,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若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地行路,必将抹杀灵动的个性,扼杀高尚的志趣,使自己陷入邯郸学步、削足适履的困境。

不知足,不自满,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之路无止境。《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奔跑于创新之路,最需要的莫过于永不知足的精神。

——2015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评析】选文的中心论点是“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才能寻找到别样的风景”,作者把它作为结果,然后思考产生这个结果的条件。“不趋时,不媚俗”“不知足,不自满”,“才能走出(好)自己的路”,以產生结果的条件为分论点,从而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展开充分的论证。

▲▲横向展开议论须注意

第一,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矛盾。

第二,分论点之间虽说是并列关系,本无前后之分,但要考虑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等,最好能够以更合理的顺序来安排分论点的排列。

第三,形式要一目了然。分论点一般置于每段(层)的开头,也可以独立成段,分论点的表述最好字数大致相当,句式相同,这样,读者能很容易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要观点。

▲▲高考优秀作文范例

请粗暴式教育让路

河南考生

①优生的满分是王道,其余皆是浮云;差生的及格是标准,未达标必受罚。在粗暴式教育下,成绩胜过孩子,名次胜过幸福,奖励胜过知识,孩子的教育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分数,真是堪忧!屹立于未来之巅,我只想大呼:请粗暴式教育让路,让知识和幸福先行!

②粗暴式教育下的产物必是高智商的低能儿,何以担中国之任?人皆知“狼爸”的一家北大孩子却不知他们成就微弱,人皆知“虎妈”培养的天才儿童却不知孩子的烦恼,人皆知第一的辉煌却不知其挨过多少巴掌。少年时的“狠”教育让成绩卓越的高智商们对未来缺乏规划,对人生缺乏热情——工作不过是学习的继承,都是为了父母高兴。粗暴式教育让他们离开考试便无所事事、不知所措,习惯性地听从让他们不知自我能力是何物,更不知如何运用知识。这种高智商的低能儿怎能为中国的未来献力?

③粗暴式教育下的结果必是知识与思辨能力的匮乏,何以呈创造之势?巴掌与嘴唇的展示不仅是单纯的家长面子之争,更是中国教育短板的体现。教育真的是为了成绩和赞赏吗?教育不是为了健全人格和丰富知识吗?粗暴式教育让孩子学习时关注的重点从知识转向了成绩,这样,作弊的盛行也就有所依凭了,毕竟巴掌的威力可以抹杀良心的内疚,然而这样的结果呢?公平成为奢望,中国创造难以成形,知识素质仍是国民短板,儿童成长不健康的是心灵。在粗暴式教育的横行下,“中国式”成了笑柄。

④粗暴式教育下的社会必是素质的缺失与人的浮躁,何以立素质之大国?教育本是一次华丽的洗礼,洗净人性之恶与无知的狂妄,但是在注重成绩的粗暴式教育下,它是一场竞技与面子之争,素质培养早已可有可无。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教科书中的客套话,温暖的亲情在巴掌下早已结冰。孩子长大后若还用幼时的方式行事,错了吗?这只是粗暴式教育得出的恶果罢了。

⑤粗暴式教育下的巴掌与嘴唇之争是要巴掌还是要嘴唇?跳出来吧,请粗暴式教育让路,给孩子文明的教育,给中国一个辉煌的未来。

点评:本文中心论点是“请粗暴式教育让路”,主体部分②~④段设立了3个分论点,这3个分论点采用了“因果分析法”设立,分别从“担中国之任”“呈创造之势”“立素质之大国”的角度,分析粗暴教育方式的危害,3个分论点均位于每一段的开头,字数相近,句式相似,不仅形式醒目,内容上也拓展了文章的容量;不仅在思维的广度上有突出呈现,在思维的深度上也颇有表现。

猜你喜欢

巴掌分析法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巴掌云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如何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