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单位参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探讨

2017-04-25林梅张伟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服务模式

林梅 张伟利

摘 要:该文在对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为例,探讨了若干科研单位参与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模式;科研单位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82-02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patterns,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ummarizes several new 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 patterns in Fujian,in which research institutions participated .

Key words:Agricultural socialized service;Service pattern;Research institutions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行的服务模式仍存在以下问题:不同服务主体间缺乏协调,部门间力量分散,缺乏整合;市场机制欠缺;科技服务以部门的单项服务为主,综合服务缺乏。这些因素造成有限的社会化服务资源的浪费与低效率运行。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必然要求建立一个覆盖全程、形式多样、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撑。以福建省为例,以农业科教单位拥有的技术力量为主要依托,通过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组织紧密合作,整合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推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服务工作开展以及推动农村生活层面改善与思维方式转变,打造科技-生产-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起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科研单位在参与构建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主要模式有如下几种:

1 科研推广依托型

农业科研推广依托型是指依托农业科教单位拥有的技术力量,通过农科教结合,承担区域内农业科研攻关、成果示范推广、科技咨询服务、推广人员培训等工作,并对区域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指導和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种模式使农业科教单位更好实现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使科学研究更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实现科技研发与生产应用的无缝对接。

该模式重点依托农业科教单位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院县共建专家大院等形式,以满足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在运作方式上采用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的方式。其核心是通过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科特派)深入农村第一线,以技术参股等形式,通过利益共享机制,使科技人员、科技成果长久服务于农村。采用“农业科教单位专家(科特派)+其他服务组织+农户/企业”的服务模式,通过科技成果和技术入股、带资人股、利润提成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调动政府、农业部门、推广单位、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共同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加速农业科技向科技农业转化的综合平台,实现了农科教一体、产学研结合。

2 物流商贸带动型

物流商贸带动型是指在农产品物流基础较好的地区,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实现农用物资的供应、农副产品的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和物流增值等的有机联系和配套服务,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的建设。

该模式以企业、科教单位等组成具有利益共同体性质的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用参股等方式吸纳储运、加工、销售等农村社会化服务力量,共同投资建设,按市场机制运营和分享利润。这类科技型企业,一头连接农产品生产者,提供农资、田间作业等生产管理和生产咨询,并按与生产者的协议进行采购并组织产品再加工;一头连接大型超市,按照与零售商的协议向连锁门店及时配送,通过农超对接,拓展了原有的物流链条,前端连农户,中端连储运,末端连销售市场,将企业的储运、加工、销售与农民通过利益机制紧密结合,农户则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参与物流全链条的运营,接受指导,按要求组织生产,从而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和营销的组织链,提高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效益和效率,并将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用于农村再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3 规模基地推动型

规模基地推动型是指根据县域当地主导或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建设一批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成为企业的生产基地,分散生产,集约经营。通过规模化基地的建设,推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实现专业化和现代化。

该模式以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为主体,以企业为载体,由涉农企业、农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组织等按股份制合作成立,按市场机制构建“基地+企业+科教单位+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其中各参与方通过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经营决策。通过企业、农户、科教单位等建立紧密合作,实行优势互补,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4 园区带动型

园区带动型指选择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地区,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市场机制整合企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组织等各种资源,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该模式以“公司+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合资合作方式,其中企业为投资主体和经营者,科技为技术支撑,政府在用地、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农户是园区建设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园区在政府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为依托,采取企业运作、中介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机制,围绕区域农业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和转化速度,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园区的建设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的辐射与扩散,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技示范、产业引领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功能主体,园区的发展运行方式可分为:科技支撑型园区、产业带动型园区、休闲文化型园区、循环生态型园区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5 信息传播服务型

信息传播服务型主要是指整合农村信息化资源,以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为中心和服务对接节点,推进星火科技12396与科教单位、科技特派员、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等有机融合,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科技传播和服务搭建良好运作平台,促进农业科技传播与推广的结合。

该模式通过整合12396服务热线、农村实用技术远程教育系统等现代农村信息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星火科技12396平台的科技资源和信息服务优势,科教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远程培训的基层站点覆盖优势,通过“三农”服务呼叫中心、公共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远程培训、公共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等,为广大农民、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业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及咨询服务,实现多种信息服务的共建、共管、共用。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专家库服务于农民,让农民与專家零距离接触,使农民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能够轻松获得自己切身需要的信息资源;通过大力开展远程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种养及经营管理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充分利用12396热线、农村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渠道,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网络电子商务直销平台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做好农村物流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等,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波,丁中文,唐建阳,等.以农村科技服务综合体为突破口,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5):555-558.

[2]王鹤.基于农户视角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3]陈俊红,尹光红.产业融合趋势下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4,08:70-74.

[4]刘会想,孙国兴.天津市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4,01:26-30.

[5]徐世艳,梁繁,郑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5-18.

[6]王金华.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及重构路径[J].农业经济,2014,01:42-4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服务模式
浅谈科研单位消防防控体系的建立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让阅读引领未来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
浅析科研单位技术人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