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倪守镜:奉献所有,只为守护生命终点

2017-04-25赵函

中国民政 2017年7期
关键词:福鼎市火化殡仪馆

◎本刊记者 赵函

倪守镜:奉献所有,只为守护生命终点

◎本刊记者 赵函

倪守镜(中)指导火化工遗体火化程序

从1994年7月进入殡仪馆做临时工,经过七年的接尸工作、三年的火化工作,2004年担任副主任时还兼任着火化组组长,到现在的福鼎市殡仪馆主任,倪守镜已经在殡仪馆工作了22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奉献不分岗位。”这是倪守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这20几年来,他几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无论在最艰苦的一线,还是在馆领导岗位,他始终全身心投入工作,恪尽职守,默默奉献。

2007年,他被福鼎市委、市政府授予“防抗超强台风‘桑美’先进个人”;2009年,他荣获福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不怕苦累 用自己带动他人

2001年,福鼎市实行全境火葬,遗体火化量剧增,而相应的人员、车辆设备等却还未配备齐全。作为一个有着六年多遗体接运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倪守镜主动承担起大量的遗体接运工作。他每天平均接运遗体多达五、六具,行车近200公里。当时的乡村交通还十分落后,所谓的公路大多只是坡地上开出来的黄土路基,曲折蜿蜒,坎坷坑洼,一遇雨天更是寸步难行。

路程最远的一次,是从凌晨五点出发,一路颠簸着翻山越岭,七点半赶到丧属家门前,然后又一路颠簸回殡仪馆,还没来得及吃一碗早点,又驱车赶往另一个偏远的村子。同事们说,路最远最难的活,只要倪守镜赶得过来,都归他。

当时,乡村群众对火葬仍有抵触,倪守镜配合乡村干部去做丧属的思想工作,他温和的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让老百姓信服,不少原本态度坚决的丧属都被他说服了。他也成为最受乡村干部欢迎的殡仪职工,乡镇里有任务时,殡仪馆常接到这样的电话:“能不能叫倪守镜来?”

在遗体接运组待了七年,倪守镜所在的这个团队成为全馆作风最好、业务最硬的工作团队。馆领导考虑到另一项重点业务——火化工作的团队培养,于是又把倪守镜调到了火化组。在火化组工作的三年时间内,他带领全组完成了一万多具遗体的火化工作,而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工作量,是由他具体操作完成的。遇到火化高峰期,他一天十二个小时守在火化炉边。

殡仪馆的周末实行轮班制,但倪守镜从来没有周末和假日。在一线岗位工作中,他从未误过一次班,需要顶岗时,他也随叫随到;担任馆领导职务后,他还经常替有事请假的职工出班。即使在爱人因医疗事故不幸去世,几乎被悲痛击倒的他在料理好丧事后的第三天,就来到馆里上班,一头埋在工作事务里。同事们看着伤心,劝他多休息几天,他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馆里每天都有很多事,我不安心。”对女儿,他是有歉疚的,“女儿都大学毕业了,算起来,我还没陪她过过一个像样的周末。”

正是这种不怕苦累、全心全意奉献的精神感染了馆内的其他人,倪守镜带出来的“新”接尸组、“新”火化组,为福鼎全市推进殡葬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高度评价。

灾难面前 坚守第一线

2006年8月中旬,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福鼎,人员伤亡惨重。在抗台救灾工作的数个月里,倪守镜一方面要安排馆里的日常工作事务,一方面要组织好抗台救灾工作,每天工作至少十二个小时。

遗体接运、火化数量的增加,使得全馆工作空前紧张。倪守镜昼夜坚守在岗位上指导调度,人手安排不过来,倪守镜就亲自驾车到灾害点接尸、下到火化车间当火化工。在遇难者遗体较集中被发现的那一段时间里,倪守镜带领全馆工作人员吃住在馆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他自己更是连续十五天未曾回家,每天只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着休息三五个小时。自家房子墙毁瓦飞,他没时间关照,只通过电话跟家人沟通几句。

整个抗台救灾期间,每部接尸车平均一天跑1200多公里,福鼎市殡仪馆共火化遇难者遗体200多具。由于时值盛夏,加上很多遗体在水中浸泡多天,这对装殓、遗体美容等工作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但倪守镜带着他的同事们坚守岗位,出色地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被授予全省“防台风抗洪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倪守镜本人也得到了“防抗超强台风‘桑美’先进个人”的表彰。

往往因意外、事故等造成的死亡,遗体接运、火化都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倪守镜坚持亲自承担相应工作。遇难者家属的情绪怎么化解,该怎样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倪守镜总能通过真诚、细致的工作安排得到丧属的理解和认可,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信任。

服务至上 一切为了让丧属满意

殡葬服务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服务对象上。倪守镜总是以十分的真诚和满腔的热忱与丧属沟通,以超强的业务能力为丧属提供优质服务。

同事们都知道,倪守镜有个“提前”的习惯。接运遗体,他至少提前半个小时赶到接尸地点,一方面是担心丧属心急,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帮当事家庭“搭把手”;司炉火化,他提前到岗检查设备,与丧属交流,安慰对方。在火化组长、副主任、主任的岗位上,他提前到岗要做的事就更多了。

主动接触丧属是倪守镜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不仅要为丧属介绍殡仪馆的服务项目、帮助丧属解决问题,还要主动了解丧属对服务工作的意见,以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

2012年3月,倪守镜收到一份群众来信。来信反映有关送葬乐队进入馆区吹吹打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倪守镜在第一时间深入调查。很快,《关于禁止送葬乐队进入馆区吹打弹唱的通告》就贴在殡仪馆大门口和馆区内广场的指示牌上。为了确保通告的要求得到落实,倪守镜亲自担任巡查员,十天后,送葬乐队进馆吹吹打打的现象就消失了。

“替丧属多想想,他们特别需要我们替他们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服务做得更到位一些。”为了把服务做得更到位,倪守镜重新调整了办馆理念,明确提出“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让丧属满意”,从馆区环境建设着手,健全规章制度,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强化职工队伍建设。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福鼎市殡仪馆先后新建、改建服务大楼、殡仪业务综合楼、遗体告别大厅、骨灰寄存楼等馆舍,建立综合业务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大大缩短了丧属办理业务的时间。全面改造老旧火化炉,新增一批新型火化机、遗容床、冷藏柜、接运遗体车辆,全面实施馆区道路、停车场建设和环境的美化工程,馆区面貌焕然一新。

不仅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在内部管理的“软件”规范上,倪守镜新制定了各业务班组服务规范、服务流程等10余项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馆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常态机制和日常工作综合监督机制。同时,鼓励馆内职工积极参与政策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在倪守镜的带领下,设备老化、管理粗放、环境简陋的县级殡仪馆被建设成环境园林化、设备设施现代化、内部管理规范化、服务文明优质化的优秀馆、文明馆。福鼎市殡仪馆近几年每年火化尸体3300具左右,火化率高达98%以上,历年均居闽东各县(市、区)首位并持续保持全省先进行列。单位先后15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工作单位”“先进集体”。全馆连续多年实现了“零投诉”,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开展群众测评活动中,满意率均在99%以上,成为福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一个示范窗口。

猜你喜欢

福鼎市火化殡仪馆
印度新冠病亡者激增 民众露天火化遗体景象凄惨
福鼎市社保中心开展“团结互助、共度佳节”中秋节慰问活动
去殡仪馆
福鼎市社保中心积极参加福鼎市“敬老月”万人健步行活动
魂锁殡仪馆
12年,他送上万的宠物最后一程
福鼎市社保中心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活动
殡仪馆里的笑声
陈兴华书法展
殡仪馆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