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清明祭扫新举措新方式新风尚

2017-04-25孙玉琴

中国民政 2017年7期
关键词:节地骨灰免费

点击

2017年清明祭扫新举措新方式新风尚

传承清明文化重在精神。燃烧纸钱、燃放鞭炮,是祭祀扫墓寄托哀思的传统方式。在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难题,天空变得不再清朗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摒弃祭扫陋习,接受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作为推进丧葬制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去年2月,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我国首个推行绿色殡葬的专门文件——《关于推行节地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群众进行更低碳环保的节地生态安葬。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鼓励生态安葬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国20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与青山绿水共享“永恒”的绿色殡葬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人们更加理性,更加认同“厚养薄葬”,节地生态安葬逐步推广。今年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和节地生态安葬有哪些新举措、新做法、新方式?本刊综合有关报道,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地区点击如下。

点击一文明祭扫形式不断创新

/天津市开展集体共祭活动/

天津市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注入新时期殡葬改革和管理之中,大力弘扬先进的殡葬文化,引导市民开展文明健康的祭祀活动,逐步转变市民在丧事活动中的陋俗和传统的殡葬观念,采取多管齐下,整体推动,在尊重传统丧俗的同时力求创新,以推动丧俗革新,实现殡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2005年清明节开始,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办、天津电视台、今晚报等部门和媒体,共同宣传推广“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清明“集体共祭”活动由主办单位免费提供鲜花、白烛替代鞭炮、纸钱,免费接送市民参加共祭活动。在共祭现场,由著名演员、主持人诵读追思词,与市民一起传承追思怀远的传统美德,携手倡导文明祭扫的理念。朵朵白菊,点点烛光,感人至深的追思词,主持人饱含深情的诵读,代替了传统祭奠中烧纸、焚香、上供、叩头的繁琐礼节,在文明肃穆的氛围中,市民寄托对逝者无限的怀念和哀思。在主办各方的不断努力下,通过媒体广泛报道,“集体共祭”活动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明显,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新型的追思祭扫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丧俗观念,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移风易俗的自觉性。一位女士在留言簿上曾这样感慨写到:“感谢媒体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谢民政部门举办的文明祭扫活动,希望集体共祭能有星火燎原之势,将文明祭扫新风吹向社会的各个角落。”

/安徽省发送文明祭扫倡导短信近20万条/

安徽省强化宣传引导,各地民政部门累计发送文明祭扫倡导短信近20万条。全省经营性公墓开展“鲜花换鞭炮、鲜花换纸钱”活动,指定焚烧点、指定燃放区。合肥、淮北、马鞍山等地预备鲜花30多万支供群众换取。

/哈尔滨市推出十条便民措施保障群众清明祭扫/

针对清明节祭扫人群高度集中的特点,哈尔滨市立足现有条件制定十项便民措施方便群众祭扫。一是延长服务时间;二是开设免费接站车;三是增设收费窗口,尽可能缩短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同时要为年老、体弱、残疾人开设专口,提供优先服务;四是提供免费祭扫工具,供群众使用;五是及时向社会播发路况信息,引导群众避开堵塞路段,避开祭扫高峰时段,择时出行;六是设置医疗服务点,提供应急医疗服务;七是设置党员先锋岗、共青团便民服务台,提供免费药品、维修工具,免费为群众提供粘碑、换锁等服务;八是开设祭悼预约服务,对工作时间外需要前往各殡仪馆祭扫的群众,通过预约电话,实行预约等候服务,方便群众;九是开通963913清明祭扫服务咨询专线,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通过专线电话,市民可以随时咨询到各类与清明节有关服务信息;十是在所属向阳山殡仪馆、天河园殡仪馆、哈平路殡仪馆开设免费系列文明祭扫公益活动。

/太原市搭建网上个性祭奠平台/

太原市创建殡葬网站,实现网络哀思。搭建已故亲友数字化、个性化纪念馆,满足民众开展祭奠、追悼、纪念等殡葬活动,同时具备祭扫、焚香、献花、点歌、留言等多种功能。只需轻点鼠标、登陆网站,就能为逝者建立独一无二的“墓园”,献花、上香、留言等祭祀活动样样俱全。

/南京市推出“桃树祈福许心愿”活动/

桃木在古代是用途最为广泛的辟邪材料,相传在桃花树下祈福许愿十分灵验。据此,南京市殡葬管理处推出“桃树祈福许心愿”活动。位于南京殡仪馆纪念环一楼,凡需要缅怀亲人,或为自己及家人祈福许愿的市民,可任意选择代表自己心意的卡片,悬挂枝上。今年卡片设计独特,有“随缘”“断舍离”“如愿”“平安”“幸福”等十余种不同主题内容,更多地满足大众祈福需求。“一阵微风拂来,桃花微动,承载心意的许愿卡随风摇曳,将心愿带走,送去天堂,那个有亲人在的地方……”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市民认可。男女老少纷纷参与,为清明节文明祭扫添写了浓厚一笔。

点击二惠民政策力度加大

/北京市将节地生态的葬式葬法纳入政府补贴范围/

北京市积极推广骨灰立体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撒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2016年,全市节地生态安葬比率达55.97%,历史上首次超过半数。北京市出台意见和办法,明确将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骨灰立体安葬等节地生态的葬式葬法纳入政府补贴范围。一是通过财政全额补贴的方式,免费为具有北京市户籍亡故居民提供骨灰海葬服务、骨灰自然葬服务。二是通过服务补贴的方式,对具有北京市户籍亡故居民选择定点骨灰立体安葬给予补贴。免费为重点优抚对象和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提供骨灰格位安葬服务。三是进一步研究拓展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其他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政策。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采用自然葬方式安放亲人骨灰,市民不用掏一分钱,每份骨灰安葬成本价为4000元,全部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公墓,用于业务办理、购置可降解骨灰容器,提供告别、安葬仪式、日常祭扫、共祭等服务。北京对海撒的骨灰安葬方式同样“零付费”。目前每份骨灰海撒的补贴费用也是4000元,海撒时可随行6位亲属,去年一共举行了61次骨灰海撒活动,海撒骨灰2456份,9000余位市民参加海撒活动。

/上海市制定《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八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90%以上,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城乡覆盖率100%,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制定出台覆盖本市户籍人口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激励政策,厚养薄葬、节地生态、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市民殡葬活动主流的主要目标。

/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困难民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

江西省把绿色殡葬作为深化殡葬改革的突破口。2017年,首次将绿色殡葬建设纳入全省50项民生工程,要求各地加大财政投入和实施奖补政策力度,重点完善殡仪馆、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困难民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目前正完善此制度,并推动政府买单全民免费火化。

/四川省免费提供2449个生态墓位/

3月14日召开的2017年四川省清明工作会强调,今年清明节期间,在全面保障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市“三无”人员等困难群体基本殡葬需求的基础上,各地加大惠民殡葬投入,增大惠民殡葬政策覆盖面,扩充惠民殡葬减免项目,提高惠民殡葬服务标准,推动建立普惠型、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制度。3月28日,四川省民政厅发出“奏响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引领节地安葬方式新风尚”《倡议书》,并公布全省18个市节地生态葬公益捐赠情况。全省各地捐赠的免费生态墓位(穴位)共计2449个,包括花葬、树葬、草坪葬、格位等,免费金额达3000多万元。申请免费生态安葬墓位,除了提供相关证明之外,还须签订“绿色环保承诺书”,承诺拜祭亲人时,不燃烧香蜡钱纸。

/安徽省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

安徽省强化政策激励,全省已有34个县区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将江葬、树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地方式,以及土葬区遗体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葬法,纳入奖补范围,每例奖补500-2000元。

/广东省全面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

在“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将健全覆盖城乡的节地生态安葬公共服务网络,新增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150座以上,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含殡仪馆骨灰楼)、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区的县级行政区域覆盖率达到90%。全面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逐步提高奖励标准。目前,全省14个市已全面实施节地生态奖补措施,4个市的部分县市区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骨灰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70%以上,粤东西北地区达到50%以上。珠江三角洲地区90%以上、粤东西北地区60%以上的殡仪馆达到省级标准。殡仪馆(火葬场)公共设施设备与服务需求相匹配,火化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达到国家标准,殡仪车达到汽车排放标准和安全标准。

/长春市实施“三免”“两减”“三优化”惠民政策/

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长春市今年重点实施“三免”“两减”“三优化”惠民政策,向社会提供更加优惠、便捷的基本殡葬服务。“三免”:免除无丧葬补助去世居民基本殡葬费用,免除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告别厅鲜花摆台收费,免除部分候灰房间收费。“二减”:降低殡葬服务用车价格,降低丧葬用品价格。“三优化”:建立开通了长春殡葬服务官方网站,完善了殡葬服务专线电话,全面改造告别场所的环境。

/广州市基本殡葬免费服务覆盖至外来人口/

广州市自2016年9月28日起将殡葬基本费用免除范围扩大至非广州市户籍人员,每具最高免除费用1330元,包括遗体接运、遗体消毒、遗体冷藏防腐、遗体火化、普通骨灰盅、租用小型告别厅、骨灰撒海等项目,基本涵盖了办丧各个环节。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共为2222例非广州市户籍人员免除殡葬相关费用。2016年全年,广州市共办理户籍居民殡葬基本费用减免48905宗,减免金额4537.94万元,减轻了群众的办丧负担。广州市近日还出台了《广州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将骨灰撒海补贴从每具1000元提高至每具2000元,并细化了草坪葬、花坛葬、骨灰存放等奖补标准。

点击三生态安葬渐成新选择

/北京市首次实施免费自然葬/

3月25日,北京市首次举行“自然葬”骨灰安放仪式。31位逝者的骨灰被永久性安放在朝阳区长青园墓区,由于使用可降解骨灰罐,骨灰最终将融入土地。这种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市民无须付费。自然葬采用特殊木质的骨灰容器,大约半年内即可自然降解,骨灰随之融入大地。整个葬区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只是一片草坪,前有杨柳,后有松柏,旁边则是一片湖水。25日的安葬现场,安静、肃穆、温馨。着深绿色制服的礼宾人员捧着泛着白瓷光芒的骨灰罐稳稳前行,着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打着黑伞一路陪伴。一行人来到葬区,现场已开辟好31个土穴,土穴的大小刚好能放入一个骨灰容器。礼宾人员单膝下跪,将骨灰罐缓缓放入大约深2米的土穴内,先撒几把花瓣,再附上几把黑土,然后用草坪封住。骨灰落葬后,家属并不清楚自己亲人的骨灰具体安放在哪一处安葬点,整个自然葬区没有任何标识留存。家属只知道“亲人就葬在这片绿地中”。人们把手中的菊花抛向草地,有人则流连在草中,久久不愿离去,做最后的告别。礼毕后,家属可以得到一块铜质的二维码纪念牌,标牌上写有亲人名字,二维码配有原木盒子,盒盖上雕有菊花。扫码后,可看到逝者的生活照片、视频集锦、人物传记、亲友圈、家谱树、缅怀平台等。这个二维码只为逝者家庭定制,人们可以在这份特殊的家族纪念平台上,与逝去的亲人“说话”,给逝者奉上鲜花、点燃蜡烛等,健在的老人们甚至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留下自己的遗嘱,写下墓志铭,跟子女交代后事等。据介绍,1平方米的区域可安葬10名逝者骨灰,土地利用率是传统墓地葬的10倍。目前,可实施骨灰自然葬的墓园有两家,除长青园墓区外,还有北京市太子峪陵园。

/上海市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从2008年起,上海市部分公墓开展试行复式家庭葬,在墓基占地不超过1m2的基础上,对墓穴进行地下纵深开发,可容纳4—8具骨灰,既节约土地,又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在大力推行海葬的基础上,倡导经营性公墓承担公益责任,推出土地可循环使用的节地生态葬式。2016年末,全市绝大部分经营性公墓可提供一种或多种节地生态葬式,节地小型墓占全市墓穴销售的比例已达到84.7%,海葬、壁葬、寄存、植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达到10.6%,共有四家经营性公墓获得民政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墓园”称号。

/浙江省举行沿海内陆互联海葬活动/

为切实贯彻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精神,向社会积极宣传绿色、环保、科学的生态葬法,树立现代殡葬科学发展新理念,3月21日,2017年清明浙江全省沿海内陆互联海葬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台州温岭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殡葬协会主办,温岭市民政局、台州市民政局、绍兴市民政局、丽水市民政局、温岭市殡葬协会承办,新昌县祥泰礼仪服务公司、浙江绿郡生命礼仪服务有限公司协作。在本次活动中,共计30位逝者选择了这种绿色生态葬法。“山城陌上花开,花火人生浅短,亦绚烂、太匆匆,魂归大海香兰托,春暖花开,缓缓归。”“我想去看看大海。”“我的一生都陪伴着这片海,我要继续守护她。”“老伴儿,我来陪你了。”……带着他们的遗愿,轮船向大海行去。这30位逝者将随着可降解的骨灰坛,伴着海浪飘向远方。

/广东省积极探索推行墓穴循环使用/

广东省严格按照《广东省公墓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规划指标,依法实施经营性公墓建设行政许可。建立健全公墓年检制度和“双随机”抽查制度,加强公墓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公墓墓地(穴)占地面积标准,凭合法证明出租(售)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墓位使用合同规定,积极探索推行墓穴循环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公益花坛葬活动/

3月27至28日,广西分别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等6市举办公益花坛葬活动,共安葬骨灰657具。实施骨灰花坛葬,是推行殡葬改革的一种新的生态安葬方式,是继骨灰撒海等环保节地葬法后的最绿色、最理想的丧葬方式之一。广西从2014年开始推行花坛葬,每年清明节前举办,活动地点由最初的南宁市扩展到今年的6个设区市,累计安葬骨灰1862具。其中,南宁市已连续四年举办公益花坛葬活动,今年安葬骨灰249具,居全区花坛葬示范点城市之首。

/南京市举办生态葬全民响应集体签约仪式/

3月22日上午,南京雨花功德园生态葬全民响应集体签约仪式在该园多功能厅举行,十几户家庭现场签约生态葬。即日起,签约者与园方达成的关于百年后采用生态葬的约定书正式生效,同时他们百年后还将免费享受由雨花功德园生命礼仪服务中心提供的全程一条龙服务。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殡葬协会、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等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并向签约来宾颁发积极响应生态葬荣誉证书。签约来宾在画有墙葬、花坛葬、雨花石葬等图案生态葬的KT板上插满了勿忘我鲜花,美好寓意中也寄托了他们的大爱情怀。目前雨花功德园的生态葬销售占比近70%,今天参加签约的来宾是众多选择生态葬市民的代表。

/青岛市推行海葬的常态化操作/

青岛市努力探索和实行新的殡葬模式,大力开展骨灰撒海活动。2017年春季,青岛本市户籍逝者海葬费用减免标准由500元提高至1000元,同时推行海葬的常态化操作和奖励措施,在每年春季3-4月份和秋季10-11月份,市殡葬管理所会视天气情况,按预约海葬先后顺序,每周安排2-3次海葬活动,每次发1-2船。海葬形式也由过去单一的集体海葬服务调整为集体海葬服务与个性化海葬服务(家庭包船)相结合。两种服务各有4个套餐,分高中低档次,船型、码头和服务内容不一。

猜你喜欢

节地骨灰免费
发挥节地技术模式在用地管理中的先导引领作用推进实现“三个转化”
推广节地典型经验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第三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解读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该不该免费送货
免费开放
把骨灰埋在球场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措施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
免费WiFi覆盖全球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