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2017-04-24黄楠

青春 2017年4期
关键词:烙饼古龙动人

黄楠

前些日子,我在书店翻看一本新作家写的散文集。书装帧精致,散文的遣词也十分精致。可读来未免有些寡而无味。想来是因为少了一点“烟火气”。

无论是文章还是做人,带点“烟火气”往往是件好事。

几年前,帮一本杂志写过段时间的美食专栏,因此对各类文章里对于吃的描写都反复看了好几遍。在写“吃”这点上,文章的“烟火气”就十分重要。陆文夫的《美食家》通过写一位好吃的美食家朱自治,写了各类不一样的苏州美食。在书里写的美食并不怎么精细,反而是面条和南瓜一类随处可见的食物。可是,陆文夫就写得让人有胃口。比方说,他写朱子治吃面,一定要起大早去吃头汤面。“要是吃了占了面汤气的面条,那么朱自治今天一天就会不舒服。”简单一句,朱子治好吃的性格就出来了。同样的,汪曾祺也写吃。昆明菜和家乡菜尤其写得传神。在《鉴赏家》中,仅写水果,就写得让人浮想联翩。这些文字,没有生活中仔细的观察和了解,是写不出的。

小说里也有许多写吃的桥段,而诸多小说中,我尤爱武侠。说起武侠小说,就不得不提金庸和古龙。依笔者看,光写吃一项,古龙写的就比金庸有意思的多。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给洪七公做“二十四桥明月夜”“谁家玉笛教吹箫”。光是菜品名目就知其精细。金庸是浙江望族,祖上是当官的,因此,金庸笔下的美食都食不厌精,读来有意思。可并不怎么勾人。你说这“二十四桥明月夜”怎么个滋味?估计没人说的上来。可古龙就不一样。古龙本是市井中混迹大的,写起市井美食也是别有一套。比方说他写吃牛肉,我摘一段出来:

先把一张直径两尺左右的烙饼,平摊在桌上。饼要烙得薄,还要烙得有劲道,才不容易破。

饼摊好了,拿一根三尺长的保定府玉白葱来,掐去葱青,只剩葱白,蘸上皇宫大内太监做的上好面酱,搁在旁边。

然后用木杓杓起三四杓大肉,大概有一斤到一斤半之间,杓在烙饼的中间,成一长堆;然后把左边的烙饼盖上去,再把右边的烙饼盖在左边的饼上,尾部卷起,卷成一条长筒,用两只手捧着,揣在怀里,就可以开始吃了。咬一口葱面酱,咬一口饼。左边一口,右边一口,中间再一口。

诸葛太平道:“那时候只看见顺着嘴角往外流油,那种味道,吃什么都比不上。”

这样的肉和饼光是看看,就让人口水直流了。

最近几年,《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纪录片,挑逗着每一个看过这部片子的中国人的味蕾与神经。纪录片中所述,大部分并不是多么少见的食材与菜品,反而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家常食材。我一位外地朋友,久居他乡,那一日在电视上看见家乡的食物,竟看红了眼眶。我想,并不是片中食物有多动人,而往往是食物中带着的那些念想与记忆才最动人。食物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一种感觉,更寄托了人们的悲欢与离合。

其实不仅是写吃,许多作家、文人写文章诗歌也大多经历着“烟火气”从无到有的过程。比方说上面提到的金庸。金庸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的主人公是温润如玉,文武双全的翩翩公子陈家洛,好虽好,可是却让人觉得太过完美,面目模糊。可金庸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写了一个辣块妈妈,目不识丁的地痞无赖韦小宝。虽然不那么大侠,可是让人印象深刻,发生在人物身上的矛盾也更鲜明,更激烈。“百花错拳”变成了“神行百变”,这其中烟火气的从无到有,多的是金庸对政治斗争的深刻理解,对人情世故的练达通透。

再說杜甫。杜甫年轻时候写登高,写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正是盛唐,杜甫年少得意,天下亦不在话下。后来,安史之乱,盛世不再,杜甫也颠沛流离,半生孤苦,那时候再写登高,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至于后来写《三吏》《三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杜甫不再高山远望,却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终成一代诗圣。

无论伟人凡人,也要带点烟火气才算有意思。在《围城》的后记里,杨绛提到钱钟书小时候有几分痴气,喜欢坐在房间里扮作木头和尚。而《围城》里的方鸿渐也是按照他们家的一个远方亲戚的模样来写的。因此,《围城》的嬉笑怒骂才深入人心,大师亦是凡人。

烟火气不是俗气,反而是返璞归真的平凡。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推为明文第一,可纵观全文也无太激烈的事迹与措辞,全文娓娓道来,却是在平凡出见真感情。文章的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少年时,初读觉得平淡如水,后历经世事,方知动人至深,莫过于此。

中国人的哲学里,金丝银绣的东西未必是好东西,反而越从平凡处越得证大道。大音希声,大羹不和,什么事情到了尽处往往平淡无奇。写文章如是,做人亦如是。古今的作家们,如李白者,是高高在天上的,可是这样的人生终究可望而不可得。大多数的故事和感情,却在烟火处,在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里发生。笔下写得出、道得尽的感情,再浓烈也只是一时,而源自生活的感情,往往到了平凡处,沾染烟火气,才能持久动人。这归根结底,是伟大或平凡的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之前读过一首诗,说的意思和我上面说的差不多,就且拿来作为标题和结尾: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

猜你喜欢

烙饼古龙动人
让锅别闲着
——烙饼问题
怀念烙饼
香喷喷的烙饼
烙饼
再造美好动人经典 清逸伦G&W WE-1036B
活到四十多岁,才知道古龙有多天才
爱拍摄?从明艳动人的你开始!
感受真切才动人
《见字如画》:云淡风轻更能动人
朋友间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