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打底 个性着色

2017-04-24房立洲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写作者语言

房立洲

无论是画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在有了构图之后,我们都要先行勾边打底,再分层着色,最终完成一幅画稿的绘制。完成的这幅画能否赢来一片叫好之声,一是看构图是否别出心裁;二是看着色组合是否不落窠臼,显现画家鲜明的个人倾向。实践证明,画廊里的诸多作品,也只有那些打破陈规、推陈出新的作品最能亮人眼球。

公文的语言运用也是如此。笔者曾随机做过几次单位内部的公文阅读率调查,就一篇简报咨询被报送对象,结果阅读率惨不忍睹。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语言的不出彩、不出新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每一个写作者每一次历经千辛万苦和千锤百炼写出的东西,如果都遭遇这样的“西伯利亚寒流”,那心又何甘?意又何为?笔者以为,首先从写作者角度看,必须“陈言务去,新语频出”,在语言包装上要多下功夫,下狠功夫,力求同中有异,陈中出新,平中见奇,在遵守基本规范、有益表达的前提下,努力体现独创性,彰显个性化,引领新文风。

问题的关键在于:语言如何出新、彰显特色呢?笔者以为:

要有一颗执着求变的“心”。安于现状,是积极进取的天敌。为什么有些写作者虽也写了不少公文,但都次次一个调,篇篇一个号?不是他没功底,而是他得过且过,知足常乐,缺少一颗求变的心。要创新,首先得想创新。一个单位,每年工作内容再怎么变,基本的调子也变不到哪里去,因为“三定”职责就在那。不变的工作如何出善变的文章?诀窍就在写作者的慧眼,真谛就在思考者的角度,命门就在开拓者的笔下。如果写作者懒于求变,写出的文章又怎么会有可读性?在公文写作实例中,语言的创新可以说俯拾即是,例如:

【例1】××区落实“三扶”措施助推奉节发展(1)“资金+项目”扶贫。建成……策划推动项目××余项。(2)“输血+造血”扶智。每年投入××万元,资助……推动……培训××余人次。(3)“支持+指导”扶技。投入××万元,成立……培训中心,帮助……组织专家××余人次开展指导和服务。

“例1”这篇简报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堆数字”,如何从一堆冰冷的数字里提取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这就是语言工作的主要任务。可以说,本篇作者对这一主要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三个标题提炼得很精彩,着力点找得很准,语言概括从平常中捕捉到了新意,显得与众不同,自成高格。

要有一座支持求变的“库”。语言创新非一日之功,语言出彩有赖于长期积淀。正如苏联作家马雅可夫斯基所说,“一吨语言的输出”需要“一百吨的储藏”。写作者多年苦心经营的这个“语言库”一定要广、杂、多,凡是对提高语言有帮助的都要装,装多了就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了。完全不用担心平时我们堆放到“语言库”里的语言“雜耍”和“碎片”无法贴上标签,其实,我们思维的分拣能力十分强悍,它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从庞大的语言库里筛选出让你满意的语言,为你奉献精美的语言“大餐”,并自动组合、巧妙分拣、快速包装、“流水出库”。这一切的前提是你的“库”里要有充足的备货。例如,有一次,要写一篇有关《资本论》的读后感,五十字左右。由于有长期的积累储备,某笔杆子即草就七律一首,将《资本论》的精髓一一统摄其中,引来叫好声一片。原文为:“探求真理四秩春,一朝写就耀乾坤。追踪生产得金钥,探秘劳动见玉轮。价值学说千秋颂,唯物思想万世尊。百年经典读不尽,沦肌浃髓铸党魂。”虽只寥寥八句,但没有长期的诗词知识积累也是写不出的。

要有一套实现求变的“法”。对写作者来说,艺术殿堂就一座,但创新之路千万条。每人有每人的喜好,每人有每人的专长。正因如此,写作的百花园才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喜人景象。大致说来,语言的创新性、个性化有如下五种情况:

以思想取胜。法国剧作家莫里哀说:“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不只是一堆“物质外壳”,它还承载着思想的、精神的、意识的、智慧的东西。构思的角度不一样,语言的画图就判若云泥。思想是藤蔓,而语言是藤蔓末端的果实。例如:

【例2】在政府无法提供、不适合提供、不能有效提供服务的领域,理应成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核心领域。要牢固树立一个理念,那就是社会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和下属,不是“伙计”,而是“伙伴”,让社会组织在法律框架内、章程主导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例2”提出了一个语言看似平白却很新颖的思想观点,即:社会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和下属,不是“伙计”,而是“伙伴”。这一思想观念的变化,易于带动社会组织管理思路的根本性变革。

以修辞出奇。没有修辞的公文,语言只是一堆荒凉萧条的废墟和瓦砾。有时一个修辞,能“引爆”全篇。一个修辞,不仅体现了作者高出侪辈的想象力,也反映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不论是积极修辞,还是消极修辞,都有这种功效。尤其是那种能够经纬全文的修辞,有与没有,境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例3】以“六个着力”为保障,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上持续精准发力,为推动××市高起点上的新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当前,重中之重是要结合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全市深化作风建设大会要求,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两不”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抓好“四个两”工作的落实。要抓“两头”,狠抓思想源头和领导带头;抓“两改”,狠抓问题整改和深化改革,包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两督”,狠抓工作督查和监督执纪;抓“两效”,狠抓长效机制和工作实效。

“例3”体现了作者的高度概括力。“四个两”,用数概的消极修辞串起了文意和文势,也产生了整齐和谐的节奏,观点独到,令人愿看易记。倘若没有这一“总”的修辞,将文势不在,文意无存。

以用词见长。这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力。语言积淀丰厚的作者,选词的空间大,用词的精度高,造词的能力强,组词的手段多。成语、歇后语、文言词语、网络语、外文词语、汉语词语、俚语、警策语,总能土洋结合,雅俗共赏,信手拈来,各尽其长,给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的阅读快感。例如:

【例4】理念的创新,也推动了社会治理主体、方式、机制、平台的创新,如覆盖全市的“和事佬”协会、××区的“湖滨晴雨”工作室、××区的“夏意聚焦”民情观察团、××区的“星火社区”、民情服务站等,这些社会组织扎根社区、广纳民意,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形成“以社治社”模式,确立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例4”中的“和事佬”“湖滨晴雨”“夏意聚焦”“星火社区”“以社治社”等词语,都是通过高度概括实现用词上的创新,包含了无限的意味。

以逻辑夺魁。逻辑性是语言的“黏合剂”,没有逻辑,语言将是一盘散沙,是经不起推敲的。公文传达指令、部署任务、交流工作,先要以理服人,因此,公文也是最讲究逻辑的语体之一。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先说什么,后写什么,原因在哪,道理为何,需步步相连。例如:

【例5】××年,是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周年。××市是全国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城市。自××以来,全市社区矫正工作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规范发展”的思路,各项工作依法、规范、健康、有序推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例5”各句之间以及用词都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从全段看,先交代时间,强调意义特殊,也符合一般写作规律。然后以“试点”一词带出下文,这是“面”,接着从“点”上概述试点工作的做法和成效。“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规范发展”和“依法、规范、健康、有序”的词语排序,秩序井然,有内在逻辑,不可颠倒。同时,“有目共睹”这一模糊语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性,“意在言中”。

以气韵占优。“气韵”是公文总的精神气质。公文如何才能有“气”?一是文字要简练通畅,二是文意要显豁直露,三是“气门”要宽阔敞亮(各部分要上下贯通)。公文如何才能有“韵”?一是措辞要音韵和谐悦耳,二是句式要参差错落,三是文章推进节奏要疾徐有致,四是文章才思和想象要洋溢灵动。例如:

【例6】过去一年,市××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在稳增长、调结构、强改革、惠民生、优环境、促和谐等方面出了很多主意、做了很多工作,为××市实现高起点上新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

“例6”的三个四字格的短语和六个三字格的短语,节奏明快,语势贯通;同时,后面的三个“了”语意类同,这就是通过“音节和气韵”连接语句的典型例子,读来余香满口,回响不绝。

(责编 / 刘博)

猜你喜欢

写作者语言
白马
论写作(创作谈)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写作
勿的诗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写小说的理由(创作谈)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