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

2017-04-23袁建峰

江西教育C 2017年3期
关键词:乙数甲数涂色

袁建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沟通师生教学活动和思想共鸣的纽带,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善教者,必善问。有的教师提问一个接一个,问得学生云里雾里,效果可想而知;有的教师提问三言两语,言简意赅,但效果却很好,这就是有效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达成教学目标,更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呢?

一、仔细钻研教材,设计好提问的节点和内容

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正确的问题,才能抓住关键问出水平,才能为学生指明方向。提问的内容过于简单,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的内容过于深奥,学生就会有畏难情绪,放弃思考;提问得过早,学生的思维跟不上,难以解答;提问得过晚,那就是“马后炮”,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扰乱学生的思考。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多方面、多角度,整体考虑。例如大正方体切成小正方体的涂色问题,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都是8个,学生很容易看出,但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就有点难度了。笔者及时提问:“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上?它的个数是几的倍数?”学生顿时恍然大悟,推导出字母式。此时笔者趁热打铁:“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求出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吗?”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推导出字母式。

二、注重由表及里,促进学生思维逐级而上

问题先提什么后提什么,几个问题按怎样的关系组合才能前后贯通助推学生思考,提问的语句怎样组织,如何使用简明易懂、准确、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的语言,这些都是教师设计问题时重点考虑的内容。笔者在和学生探讨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要求学生选择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帆船,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展开:怎么选?能不能围?为什么不能围?能围的原因?……最后,及时总结: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整个提问过程循序渐进,抽丝剥茧,每一个问题设计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巧妙设置提问,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在利用一般性问题教会学生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重问题难度的提升和扩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灵活解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问题逐步启发,诱导学生直达问题的核心。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一题多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展开以下提问:

甲数是40,乙数是甲数的2/5,乙数是多少?(学生很快列式:40×2/5)

甲数是40,是乙数的2/5,乙数是多少?(学生列式比较快:40÷2/5)

甲数是40,乙数比甲数多2/5,乙数是多少?甲数是40,比乙数少2/5,乙数是多少?(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分别列出算式)

在此基础上,笔者及时总结,然后趁热打铁:甲数是40,乙数比甲数少2/5,乙数是多少?甲数是40,比乙数多2/5,乙数是多少?学生只要掌握了单位“1”的量和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就能很快列出算式。利用“一题多变”,逐步提升问题的难度,使学生不仅能复习、回顾、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而且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技巧学牢、学活,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四、关注水平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教师不要让学生因为答错而产生恐惧心理,产生内心自我约束,从而沉默寡言,怕教师提问。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笔者经常利用“一题多解”来进行分层教学,例如:甲地到乙地全长360千米,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了全程的1/3,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一共需要多少小时?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解答的:360×1/3=120(千米),120÷2=60(千米),360÷60=6(小时),步骤比较繁琐。之后笔者给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提出要求:根据分数的意义,你能不能一步解出呢?很快有学生发现:2小时行的路程是全程的1/3,速度不变,那么2小时也是总时间的1/3,所以直接用2÷1/3=6(小时)。通过分层设问,激发每个层次的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营造和谐氛围,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

提问是互动的,不能只有教师的声音。“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提问的过程,也是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并在方法和语言组织上加以引导。在每次讲解完例题后,笔者都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刚开始时学生普遍不敢提问,不会提问,此时教师就要创设和谐的问题环境,培养学生提问的胆识和勇气,树立学生提问的自信心。同时,逐步向学生渗透提问的技巧,教给学生观察提问、联想提问、猜测提问、归纳提问等方法,在学生有所掌握时,向教学的其他环节扩展。日积月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自然形成,从而真正体会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做到问得好、问得精、问得巧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环境变化莫测,有诸多即时生成的不可预测因素,使得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

猜你喜欢

乙数甲数涂色
分数除法的算理
涂色
涂色
“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涂色
换个说法
涂色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推导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