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探析

2017-04-22张甲宁

医学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出血疗效

张甲宁

摘要:目的 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6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尼莫地平在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脑损伤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出血;缺血性脑损伤;疗效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之一,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变化极快,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对于脑出血而言,是在脑血管疾病当中是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其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以及致死致残率高等实际特点,且相关研究发现,当脑出血脑血流量广泛下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持续性缺血性脑损伤的出现,最终形成脑梗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上有研究证实,脑出血后脑血流量广泛下降,可引起持续性的缺血性脑损伤,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形成。如何在脑出血急性期当中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率已经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探析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本文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具体的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3~81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所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了具有继发性脑出血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病症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和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100 mL的生理盐水和30 mg的依拉达奉,持续注射时间为30 min,注射2次/d,坚持给予6 w。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每天给予患者口服120 mg的尼莫地平,分为3~4次服用,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对药剂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2 w为1个疗程,坚持给药三个疗程[1]。

1.3疗效标准 采用BI记分方法评价患者日常生活依赖程度。采用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研制的卒中量表(NIH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分和疗效判定,其中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90%,不良反应发生率<5%;有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70~90%,不良反应发生率<10%;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之后没有出现降低,反而有所增加,患者临床症状无好转[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用(x±s)予以表示,并用t进行检验;计数率用%予以表示,同时使用?字2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组中出现过敏和局部皮肤红肿各1例,而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过敏反应和2例局部皮肤红肿。

3讨论

当患者出现脑出血现象之后,受到血肿自身所具有的占位性病变的影响,会引发机械性损伤和周围组织的继发性脑损伤,这是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最为重要的病理改变。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3],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组织,甚至是远端区域,其脑血流量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下降,进而出现脑组织供血不足,最终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4]。

尼莫地平,其实际上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异性和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之间实现结合,能够可逆性的促进细胞内钙的排放,同时还能够起到细胞外钙内流的作用,减少银细胞内钙超载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坏死,最终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使得血流量增加,有效的降低因轻出血后而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概率[5]。

在本次研究当中,为了进一步探析尼莫地平在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选取了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讲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取口服尼莫地平的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在治疗组中出现过敏和局部皮肤紅肿各1例,而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过敏反应和2例局部皮肤红肿;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尼莫地平在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脑损伤情况,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珺,胡德荣.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5:83.

[2]游海洋.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213-214.

[3]陆锦源.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3:669-670.

[4]刘娜.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1):120.

[5]姜立玺.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0):104-105.

编辑/李桦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脑出血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