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突状细胞疫苗不同注射方法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7-04-21关严严陈丽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细胞液单点注射器

徐 莎 关严严 陈丽萍

树突状细胞疫苗不同注射方法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徐 莎 关严严 陈丽萍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疫苗不同注射方法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我科采用首次接受免疫细胞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注射部位均在腹股沟淋巴结丰富区域10 cm以内,进针方式均采用皮内注射,注射时间均在统一固定时间段,为保证因注射手法、角度引起的差异所有试验均有作者本人完成。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皮内单点分次注射方法,试验组采用2 ml注射器单点分次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后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注射后疼痛程度方面比较,试验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的2 ml注射器单点分次注射方法注射DC疫苗出现的疼痛程度较轻,相关不良反应较少,护士操作较为简单,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树突状细胞疫苗;肝癌;效果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迄今为止发现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ating Ce1l,APC),也是唯一具有激活静息性T淋巴(NaiveT)能力的抗原递呈细胞[1]。DC通过摄取肿瘤抗原,发育成熟后在膜上高表达MHC-Ⅰ和MHC-Ⅱ类分子,并递呈大量的肿瘤抗原给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同时,DC提高协同刺激分子B7-1,B7-2和CD40等的表达,并激活T细胞。而且DC与T细胞结合后分泌大量IL-12,IL-12可强烈诱导T细胞、NK细胞、LAK细胞产生大量TNF-γ、穿孔素和颗粒酶,增强CTL细胞和NK细胞对靶细胞的溶解作用。DC在激活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2]。我科采用18G贝朗浅静脉留置针皮内单点分次注射的方法和2 ml注射器单点分次注射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生物治疗科首次接受DC疫苗治疗的肝癌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7~82岁,平均62岁。经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手术、穿刺活检)的肿瘤肝癌患者,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无异常,无自身免疫疾病史,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注射部位皮肤无破损、发红、硬结。随机将患者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注射部位均在腹股沟淋巴结丰富区域10 cm以内[3],进针方式均采用平行皮内注射[4],注射时间均在统一固定时间段,为保证因注射手法、角度引起的差异所有试验均有作者本人完成。对照组采用18G贝朗浅静脉留置针[5],将留置针缓缓插入腹股沟淋巴结丰富的区域皮内,约3 cm 后缓慢推出钢制内芯,留下塑制针头。将装有DC疫苗的无菌注射器取出,排气,接留置针,缓慢推注细胞液0.5 ml,局部见皮丘后,将针头退出1 cm,再注入0.5 ml,缓慢退出留置针,用输液护贴按压进针部位,以减少细胞液外漏。另一侧用同样方法注射,直至将细胞液注完。试验组将2 ml DC疫苗抽入2 ml无菌注射器内,按皮内注射消毒法常规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15°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将针头平行送入皮内,约全针头的2/3长,缓慢推注细胞液0.5 ml,局部见皮丘后,将针头退出1 cm,再注入0.5 ml,直至将细胞液注完。勿用棉签压迫皮丘,以免药液外渗。

1.3 评价方法 患者于每次注射后填写疼痛程度问卷表,疼痛指标参考长海疼痛分级评价患者注射时的疼痛程度分为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每次注射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注射方法注射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注射方法后出现注射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注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对照组共有10例患者出现注射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发红5例,药物外渗2例,皮肤硬结3例;试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注射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发红2例及皮肤硬结1例

3 讨 论

3.1 采用2 ml注射器单点注射DC疫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感 皮内注射产生的疼痛是由皮内伤害性感受器致敏,即游离神经末梢机械性伤害及组织损害释放内生性化学物质所引起。很多研究者以及使用者均采用相对偏大的注射针头如18G留置针、8号针头等进行皮内注射,依据为大号针头会减少DC疫苗在使用过程中的挤压破坏,而我们通过查找文献发现,2 ml注射器所带针头直径>50 μm,而DC疫苗的直径<20 μm ,针头直径超过DC疫苗的直径的2.5倍,不会造成DC疫苗在注射过程中的破坏,而疼痛的程度与注射器型号、穿刺的深浅及速度有关。采用18G留置针进行注射时皮肤的阻力明显高于2 ml注射器注射,两组在疼痛程度比较方面(P<0.05),说明采用2 ml注射器注射方法在疼痛程度方面优于18G留置针。

3.2 采用2 ml注射器单点注射DC疫苗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较少 18G留置针注射方法是通过将浅静脉留置针留置在皮内,利用留置针本身的长度,边退边注射,从而实现多点注射,但因为针尖较粗,细胞注射完毕后皮肤表面针眼较大,导致细胞液有少量渗出,共有2例患者发生此情况。采用2 ml注射器单点注射DC疫苗的方法无细胞液渗出发生。在护士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18G留置针注射方法,首先需要将留置针置入患者皮肤表面,然后接装有2 ml DC疫苗的注射器进行边推药边退针,此方法护士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也增加了操作难度。而采用2 ml注射器单点注射,护士直接可以进行注射操作,此方法较为简单,护士容易掌握,在患者医疗费用方面也会减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1] Tuyaerts S,Aerts JL,Corthals J.et al.Current approaches in dendritic cell generation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J].CancerImmunotherapy,2007,56(10):1513-1537.

[2] 崔 晶,孙 青.基因修饰的DC疫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4(2):120-125.

[3] 余兰芳,郑素华.不同部位皮内注射DC疫苗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9):15-161.

[4] 戚美芬,朱玉兰.皮内注射不同进针方式对DC疫苗诱导乳腺癌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10):8-9.

[5] 邵 纯,宋 洁,徐志萍,等.DC免疫苗埋藏式多点皮内注射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J].护理进修杂志,2008,23(7):649-650.

(本文编辑 刘学英)

20043 上海市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徐莎),宁波肿瘤医院护理部(陈丽萍)

徐莎:女,大专,护师

陈丽萍,主管护师

2016-10-31)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5.032

猜你喜欢

细胞液单点注射器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超薄异型坯连铸机非平衡单点浇铸实践与分析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基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本中“细胞液”概念学习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用单频网与单点发射的效果比较
16吨单点悬挂平衡轴的优化设计
浅谈植物生长与细胞液浓度的相关性
“流鼻涕”的大葱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