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肝功能的影响

2017-04-20韩玉萍白亚妮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腹膜炎自发性制剂

韩玉萍 ,白亚妮

1.西安医学院内科(西安 710075),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西安710032)

△通讯作者

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肝功能的影响

韩玉萍1,白亚妮2△

1.西安医学院内科(西安 710075),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西安710032)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对于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病炎症程度、肠道功能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的49例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仅接受常规治疗的49例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肠道功能指标以及肝功能变化,同时观察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血清WBC、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ET、DAO、D-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AST 、ALT和ALB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④研究组临床总受益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病患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促进肠道屏障功能和肝功能恢复,对于患者预后有积极效果。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肝硬化患者易出现自发性腹膜炎。自发性腹膜炎能够增加肝衰竭风险,积极防治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极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微生态制剂对于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学影响,旨在从微观上说明微生态制剂的价值和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确诊并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的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49例作为研究组,将接受基础治疗的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病患的入选和排除准则为:①确诊为肝硬化[2],且符合自发性腹膜炎诊断条件[3];②患者知情同意;③排除继发性腹腔感染;④排除合并免疫缺陷等其他疾病者;⑤排除近期影响肠道功能、肝功能的相关治疗者。实验过程由我院伦理道德监察会负责监管。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护肝、利尿、抗感染治疗,及时补充白蛋白和血浆,对患者行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药物和用法如下: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国药准字S10970105,生产批号1301234)每次2.0g,每日3次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H20100065)每次20 ml,每日3次口服。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5d。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肠道功能以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的表现,治疗结束时根据检验结果、临床表现的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

3.1 血清炎性因子:在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对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IL-10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3.2 肠道屏障功能:参照文献报道[4]选择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以及D-乳酸作为肠道屏障功能评价指标,ET用三肽显色基质鲎试剂法,DAO用活性比色法,D-乳酸用ELISA法。

3.3 肝功能测定: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机检测肝功能,记录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白蛋白(ALB)变化。

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等级[5]包括治愈(发热、腹部压痛等异常表现消失,腹水消退,白细胞计数等下降至正常)、有效(体温明显下降,腹痛、腹胀、腹水显著减轻,尿量增多,实验室结果明显好转)和无效(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治愈和有效均为临床治疗受益。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1 两组间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比较 治疗前,组间血清WBC、TNF-α、IL-6和IL-10表达量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WBC、TNF-α、IL-6促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下降,IL-10明显升高,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比较

2 两组间肠道屏障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功能均有改善,但研究组ET、DAO、D-乳酸改善程度更理想(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3 两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AST 、ALT和ALB均明显异常高表达,组间肝功能损伤程度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T 、ALT和ALB明显改善,研究组各指标变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两组间疗效比较 治疗15d后,研究组病患临床总受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受益率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例(%)]

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各组均有并发症和死亡病例出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微生态制剂为新型药物,研究发现[6]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的预后效果。但相关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实验通过研究微生态代表物对于病患的影响以说明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中的治疗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病患存在明显炎症反应、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以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治疗后,虽然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血清WBC、TNF-α、IL-6、ET、DAO、D-乳酸、AST、ALT、并发症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ALB、临床总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微生态制剂治疗后,病患的炎症因子受到抑制,对肠道屏障功能重建、肝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微生态药物制剂培菲康为三联杆菌活性药物,通过抑制致病菌定植等途径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建立,乳果糖溶液为半合成双糖类益生元,能促进有益菌繁殖,二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肠道菌群和屏障功能。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能提高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降低病死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体液免疫、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肝功能,建议临床深入研究。

[1] 赵培东, 李春霞. 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陕西医学杂志, 2015,44(5):570-572.

[2] 金银鹏,傅青春.肝硬化腹水诊治进展-AASLD2012版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介绍[J].肝脏,2013,18(9):638-640.

[3] 王蜀强,杨兴祥.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2):42-46.

[4] 顾 林,燕善军,王启之,等.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1):1733-1735.

[5] 郑三菊,王崇慧,占国清.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1):62-65.

[6] 陈彩琴,杨倚天.微生态制剂对预防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4):440-442.

(收稿:2016-10-29)

肝硬化/并发症 腹膜炎 @微生态制剂 @血清炎性因子

R575.2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4.059

猜你喜欢

腹膜炎自发性制剂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自发性肝内胆管破裂致胆汁性腹膜炎的急诊诊治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