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EPO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浆HO-1、IL-6及内脂素水平影响

2017-04-20阎娇娟王有恒林小娟冯军鹏忽海洋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内脂低剂量红细胞

闫 伟,阎娇娟,王有恒,陈 岚,林小娟,冯军鹏,忽海洋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铜川727000)

低剂量EPO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浆HO-1、IL-6及内脂素水平影响

闫 伟,阎娇娟,王有恒,陈 岚,林小娟,冯军鹏,忽海洋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铜川72700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接受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HO-1)、白细胞介素-6(IL-6)及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探讨EPO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1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成功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EPO组(n=58)和对照组(n=58),EPO组在PCI术后第1、3、5天分别给予EPO3000IU(50 ml0.9%氯化钠稀释后静滴),对照组同时静滴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周复测HO-1、IL-6、内脂素和血常规。结果:治疗1周后EPO组患者血浆HO-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6及内脂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EPO治疗可有效提高血浆HO-1水平,降低IL-6及内脂素水平,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而引发的心血管急危重症。近年来研究发现AMI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而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较正常人群降低。高浓度的IL-6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发展,而低水平的HO-1降低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更进一步研究表明HO-1与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内脂素具有相关性,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控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可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除此以外,EPO还有抗细胞凋亡、抗氧化、抗炎以及促进血管再生等作用,进而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1-2]。本研究以接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PCI术后低剂量EPO治疗对血浆HO-1、IL-6及内脂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推测EPO对缺血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且成功行PCI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胸痛时间≥30 min;②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或ST段抬高;③发病24h内成功行急诊PCI治疗(前向血流TIMI3级)。排除标准:①陈旧性心肌梗死;②严重慢性心功能不全;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红细胞比容≥40%(男)或37%(女);⑤合并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经铜川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研究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EPO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PCI术前嚼服阿司匹林 300 mg,口服氯吡格雷600 mg,静注肝素100U/kg。术中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CI治疗。PCI术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氯吡格雷75 mg/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2次/d,EPO组在PCI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分别给予EPO3000IU(加入50 ml0.9%氯化钠静滴),对照组同时静滴等量生理盐水。其他冠心病相关药物,两组治疗情况相同。

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院当日22时后禁饮食,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5 ml,抗凝、离心后检测血常规、总胆固醇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及总胆红素(TBi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O-1、IL-6及内脂素。术后1周复测HO-1、IL-6、内脂素及血常规。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血压、FPG、TC、LDL、TG、Tbil、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数、发病时间、心肌梗死部位、心功能分级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续表

组 别n血管病变[例(%)]单支双支三支心功能Killip分级[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对照组5824(41.38)29(50.00)5(8.62)35(60.34)15(25.87)7(12.07)1(1.72)治疗组5826(44.83)26(44.83)6(10.34)33(56.90)16(27.59)8(13.79)1(1.72)

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接受低剂量EPO治疗1周后,EPO组患者的血HO-1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IL-6及内脂素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而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数值在低剂量EPO治疗前后,两组均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常规、HO-1、IL-6及内脂素水平比较(±s)

注:组内比较, *P<0.05;组间相对应项目比较,#P<0.05

讨 论

炎症反应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已得到公认且决定着斑块的稳定性[3]。多因素损伤冠状动脉内膜,局部产生纤维增生性反应,进而促成了斑块的形成。不同诱因促使炎症反应急性加重,加速了不稳定斑块的破裂,由此导致的AMI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4]。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HO-1)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细胞中,对全身各个系统均具有保护作用。当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炎症、毒素、创伤、休克等病理环境时,HO-1表达明显上调,发挥其强大的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抗组织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作用。在心血管系统,它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稳定斑块、减轻动脉损伤、抑制血小板源性血栓形成及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几乎涉及心血管系统各种疾病。白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目前作为AS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促炎因子被广泛研究。IL-6与其受体系统结合通过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广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并发挥其强大的促炎作用。内脂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脂肪因子,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不仅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紊乱相关,而且可能参与斑块破裂、血管生成、内皮功能紊乱、血管炎症及细胞凋亡等发病过程,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内脂素与AS的关系已成当今社会研究热点。

介入治疗大幅度地提高了AMI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仍然是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5]。研究发现,不仅幼红细胞表面存在EPO受体,心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亦有EPO受体表达[6],动物实验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或冠状动脉持续阻塞时给予EPO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进而改善心脏功能。临床研究也证实,PCI术成功的AMI患者血EPO水平与梗死面积成负相关,提示EPO对AMI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7]。本研究采用PCI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分次给予EPO3000IU的方案,1周后观察红细胞、血红蛋白并没有大幅度升高,表明低剂量EPO治疗方案不增加高血压、血栓栓塞等潜在风险,但最佳给药剂量、给药时机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本研究中,AMI患者入院时血浆HO-1水平较低,而IL-6及内脂素浓度较高,多次给予低剂量EPO治疗后,AMI患者血浆HO-1水平较入院时显著升高,而IL-6及内脂素水平较入院时显著下降,相比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表明三者均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小剂量EPO治疗后血浆HO-1、IL-6和内脂素浓度均发生显著改变,推测EPO可能通过其抗炎、抗氧化、促进血管再生等作用减少了AMI急性期有害物质的释放,从而发挥出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低剂量EPO对AM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1] Shen Y,Wang Y,Li D,etal.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pretreatment attenuates hear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suppressing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J]. Transplant Proc,2010,42:1595-1597.

[2] Mastromarino V,Volpe M,Musumeci MB,etal. Ertthropoietin and the heart:facts and perspectives[J]. Clin Sci(Lond),2011,120:51-63.

[3] 董 梅,任法新,牟 楠,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慢血流发生与梗死相关动脉病变局部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关系[J]. 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85-188.

[4] Laskarin G,Zaputovic L,Persic V,etal. Harmful immune reaction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Med Hypotheses,2012,78:703-706.

[5] 李志忠,朱晓玲. 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J]. 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79-182.

[6] Depping R,Kawakami K,Ocker H,etal. Expression of the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in human heart[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5,130:877-882.

[7] Niccoli G,Andreotti F,Marzo F,etal. Endogenous serum erythropoietin and no-reflow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Eur J Clin Invest,2011,41:1210-1219.

(收稿:2016-04-11)

心肌梗塞 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生化指标

R542.22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4.026

猜你喜欢

内脂低剂量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内脏脂肪素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内脂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