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看美国女性个人价值的实现

2017-04-20张玲玲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

张玲玲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电影作为当今重要的媒介形式之一,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本文从女性主义及个人价值观的角度对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两位女主人公Miranda和Andy进行分析,来看美国女性个人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穿普拉达的女王》;女性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

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 是根据劳伦·魏丝伯格(Lauren Weisberger) 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大卫·弗兰科尔(David Frankel) 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和艾米莉·布朗特(Emily Blunt) 联袂出演。影片于2006年6月30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一个刚离开校门的女大学生安德丽娅·桑切丝 (Andrea Sachs) 进入了一家顶级时尚杂志社《Runway》当主编米兰达·普雷斯丽 (Miranda Priestly) 助理的故事,她从初入职场的迷惑到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职场与时尚的达人。但为了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毅然离开了五光十色的时尚圈,堅持做了自己喜欢的报社工作,最终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如愿以偿的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个人主义价值观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个人主义”的解释是这样的: “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 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作为一种哲学,个人主义包含一种价值体系, 一种人性理论, 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 依据这种理解,个人主义作为个性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 有其历史表现的必然性。总言之,在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中,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意义,它构成了西方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

其主要内容是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从价值体系讲,个人主义认为,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个人才是最终目的,社会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和条件;从道义上讲,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从人性理论讲,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目标及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的自由,任何人不应该作为其他人获得幸福的工具。

美国人认为,作为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具备了这些,也才不负作为一个人而受到关注和尊重。他认为个人主义价值观主要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的具体内容。个人主义的实质在于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最高目的的原则。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在于其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尊严,注重个人的自主和自我发展。

二、《穿普拉达的女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分析

跟许多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初涉社会的Andrea的第一份工作是迫于生计不得不选择的。她来到了著名时尚杂志面试,以聪明得到了主编Miranda的特许, 让她担任自己的第二助理。经一位老前辈的指点后,工作越来越顺,到后来主动换上了在时尚圈子里的衣服,完美地完成着她的工作。但最后通过与女魔头的交谈,发现自己得到了工作,却放弃了家人和朋友,并且为了工作上的进步要将别人打压下去之后毅然离开了杂志社。在著名的时尚杂志社工作并不是安迪来纽约的初衷,她想来纽约就是想做新闻记者,做一些她认为有意义的报道。让人欣慰的是,Miranda女王在失去安妮这个最好的助手以后,多少有一些失落,但是她还是用她的方式给了Andrea最宝贵的支持,亲自致电那家报社为Andrea作了“新职业推荐”,报社主编自然知道能够得到Miranda如此高度评价的女孩,一定是非常有价值的奇才。于是,Andrea如愿以偿,重新做回了自我,当她再次站在《Runway》杂志社楼下的时候,Miranda继续着她自己精致、准确、挑剔的时尚生活,而Andrea也有了属于自己一片天空。

每个关键的节点我们都可以做出决定。Andrea因为太聪明,所以她看到Miranda,她就知道这条路不是她想要的。她不想几十年后在那里痛苦地纠结离婚的问题,也不想要有一天需要牺牲背叛像Nigel一样的忠诚的下属。所以她选择走上另一条路了。Andrea知道女人要独立自主,追求生活,不忘初心。从Andrea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看到了她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看到了她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选择自己生活目标及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的自由;看到了她不拿其他人作为获得幸福的工具。Andrea给我们展现了美国人崇尚的最完美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Miranda职场生活光鲜靓丽,努力保住职位的职场拼杀,光彩奢华背后总是不可言喻的辛酸,家庭生活却一团糟,绯闻不断。女王选择战斗来隐藏自己的内心,打开车门面对无数的闪光灯的聚焦。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女王付出了代价,也实现了职场上的个人价值。

同样的,Andrea的同事Emily,她虽然小气、刻薄、八卦,但是在她病得要死要活的时候她依旧坚持工作,在影片结尾她出车祸之后不久她跛着脚来上班。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Miranda是个女魔头,但更多原因是因为她热爱时尚热爱在时尚圈的工作,这是她的自己的职业选择。她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 又称女权 (女权主义)、妇女解放 (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为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除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性主义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旨在提高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政治权利。

Feminism在西方是指一种西方妇女争取男女平等的社会政治色彩浓烈的社会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革命。它的基本思想是反抗父权制文化对妇女的压抑和迫害,反对妇女的屈地位,要求妇女解放。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这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国内外的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女性意识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成为判断一部作品是否是女性主义文学的标准和尺度,是界定女性文学的最重要依据。

四、《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女性主义分析

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大大提升,女性作品日益增多,女性身份被人尊重...这都体现了女性主义的重大贡献。“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文化,而“电影研究”是一种大众文化媒介。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处不存在女性主义的研究。

傳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刻板的。总是被塑造为具有“女性气质”的、温柔的、观赏性的、感性的性别角色,她们的领域被限制在婚姻、家庭以及依赖于男性的社会范围中。

显然我们的女王不是这样的。Miranda是男性主导社会的世界知名公司的最高领导,在公司掌握决定权,使男性成为任意指挥的对象。这一反传统刻板形象:她继承和打破了传统女强人打扮似男性的形象,时尚而具女性“气质”,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女性魅力体现出来。而在家中卸去成功女性华丽光环显露其脆弱面,体现出了现代社会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下带给女性巨大的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在男性思维模式下,她失去了做家庭主妇的优势以及享受家庭生活的权利,而沦为了一个婚姻不幸福只会工作的工作狂。女性一旦进入男性主宰的社会,就由女性变成男性,臣服于由男性统治的社会。Miranda成为了事业的成功者,生活的失败者。Miranda婚姻破裂时说:“除非你能让他打消离婚的念头,我不怕他们怎么写我,但我觉得我的孩子们怎么办,她们又失去一个爸爸”,还有她说如果她是个男人,那么人们就只会着眼于她的成就,而不会在意她的家庭生活了都让我们体会到了男权社会女性的艰难和心酸。

而Andrea在最后离开风光无限的时尚圈实现她最初的梦想---报社记者。除了实现个人价值外,她的这个选择也是女性获得解放的标志,即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她的选择也反映了她内心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史玮璇,佘婷.《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女性主义意义[J].电影文学,2010(24).

[2]孙薇娜.《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女主角的美国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1(13).

[3]程波英.论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刻板化女性形象[D].四川外语学院,2012.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
Body Writ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Subjectivity in The Company of Wolves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中国从女性主义到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13
Comprehension of love and marriage From Pride and Prejudice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大众女性主义”为何流行?
文学改编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表达
The Ecofeminism Thought of Thomas Har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