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9~2013年葫芦岛地区雷暴日数特征分析

2017-04-20唐帅孟振雄刘宏旺李伟庄品李峥

绿色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葫芦岛雷暴特征分析

唐帅+孟振雄+刘宏旺+李伟+庄品+李峥+刘天阳

摘要:应用1959~2013年葫芦岛地区兴城、绥中、连山和建昌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月报表资料,对葫芦岛地区的雷暴日数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葫芦岛地区的建昌年雷暴日数最大,兴城最小;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北向东部逐渐递减的趋势;葫芦岛地区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主要还是由季风气候所决定的,山地的地形导致建昌的雷暴天数较另外3个县市区多。

关键词:雷暴; 葫芦岛; 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S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132-02

1 引言

雷暴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1]。现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各地区的雷暴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方向主要侧重在雷暴的特征分析和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如高波等[2]对湖南省的雷暴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湖南省年落雷主要在4~9月并以负极性地闪为主。王欣眉等[3]对1971~2008年青岛地区雷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近38年青岛地区雷暴日空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多, 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 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俞小鼎等[4]在《雷暴和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一文中着重讨论了雷暴和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问题。雷暴和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的主要技术方法目前仍是以预报员主观分析预报为主,客观自动算法产品为辅。

葫芦岛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东南部紧邻渤海,从地形上看,全市分为西北山区、中部丘陵区和东南沿海平原。影响葫芦岛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大风、冰雹、雷电等。而目前尚无学者对葫芦岛地区的雷暴日数特征进行分析,本文利用葫芦岛市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兴城、绥中、建昌和连山)的1959~2013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月资料,对55年来葫芦岛地区的雷暴日数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2 雷暴日数时间分布特征

对1959-2013年葫芦岛地区兴城、绥中、建昌和连山4个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分析结果显示,建昌的年均雷暴日数值最大,为36.5 d,最小的是兴城,为24.0 d,整个葫芦岛地区的年均雷暴日数为28.7 d。

葫芦岛地区的雷暴出现有明显的季节分布,雷暴在一年中的春、夏和秋季(3~11月),夏季的6月最为活跃,月均雷暴日达7.5 d,3月最不活跃,月均雷暴日仅为0.1 d。1959~2013年期间,葫芦岛地区雷暴出现最早的日期为2月13日(2009年,连山站),最晚为11月20日(1971年,4个观测站都有出现),见图1。

从图2可以看出,建昌与兴城、绥中和连山的月均雷暴日数时间分布上有较大差异,3~9月,建昌的雷暴日数均高于其他3个县市区。6~8月偏高最为明显,而10~11月却低于其他3个县市区。兴城、建昌、绥中和连山的月均雷暴日数分布基本都呈单峰型,在6月达到最大值,但兴城的月均雷暴日数分布在5月有个明显的降低。

3 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对1959~2013年兴城、建昌、绥中和连山的年均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整个葫芦岛地区年均雷暴日数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北山区向东部沿海逐渐递减的趋势,建昌明显高于其他3个县市区,对4个县市区每月的雷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图3),发现月均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4 雷暴日数时空分布特征的原因

雷暴天气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是温湿状况不同空气交汇,导致大气抬升到高空,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雷电[2],因而在葫芦岛地区冷暖空气和干湿空气活动最为频繁的夏季(6~8月)雷暴天气也最为频繁。葫芦岛地区各县市区初雷暴日一般在4月,因为从4月开始南方气旋系统逐渐影响葫芦岛地区,雷暴天气逐渐增多;而在初夏(6月到7月初)为东北冷涡最活跃的时期,东北冷涡在影响期间由于后部冷空气随涡旋不断南下,葫芦岛地区可连续多日产生雷暴天气,是葫芦岛地区雷暴天气最主要的影响系统。到盛夏季节(7月下旬到8月),由于副热带高压北抬到华北一带,葫芦岛地区多受南方气旋影响,降水为暖区区域性降水的比例较高,雷暴天气日数较初夏略少;10月后南方气旋系统势力减弱,雷暴天气日数也迅速减少。因此,葫芦岛地区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主要还是由季风气候所决定的。

雷暴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地形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建昌县位于辽西丘陵区内,处在松岭山脉和黑山山脉之间的谷地中,山地的地形导致建昌的雷暴天数较处在沿海平原地区的另外3个县市区多。

5 结语

对1959~2013年葫蘆岛地区4个观测站的雷暴日数分析结果显示,建昌的年均雷暴日数值最大,为36.5 d,最小的是兴城,为24.0 d,整个葫芦岛地区的年均雷暴日数为28.7 d;雷暴出现在3~11月,逐月分布呈单峰型,6月为最多,月均雷暴日达7.5 d。

葫芦岛地区年均雷暴日数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北山区向东部沿海逐渐递减的趋势,建昌明显高于其他3个县市区。

葫芦岛地区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主要还是由季风气候所决定的,山地的地形导致建昌的雷暴天数较另外3个县市区多。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4.

[2]高 波,冯俊妮,付晓霞.湖南省雷电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237~242.

[3]王欣眉,宋 琳,王新功,等,1971-2008年青岛地区雷电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4):39~43.

[4]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J].气象学报,2012,70(3):311~337.

[5]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401~461.

猜你喜欢

葫芦岛雷暴特征分析
新德里雷暴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话语特征分析
2021年天府机场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张学良 避暑葫芦岛始末
牙克石市图里河地区雷暴特征统计分析
2016年熊本MW7—1地震前GPS形变特征分析
1961—2012年西宁地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57—2013年莘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