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2017-04-20覃友

绿色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保护管理

覃友

摘要:指出了垃圾填埋场通过垃圾分类填埋处理的方式可解决基本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但是由于占据土地资源较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基本生活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类型,探讨了垃圾填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表面覆盖技术、微生物技术和植物恢复技术等的综合应用措施,以期实现修复过程的有效管理,保证垃圾填埋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时实现。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垃圾分类;管理;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104-02

1 引言

垃圾填埋主要是将城市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堆积到某一固定土地空间,并对其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就目前我国各地垃圾填埋场的工作情况来看,填埋场使用率不断增大。我国当前每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3亿t,占据世界垃圾总产生量的1/4,为世界上垃圾处理工作量最大的国家,而填埋法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垃圾填埋场通常建在土地面积较大的郊区位置,但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垃圾填埋场与城市住宅区域距离缩小,垃圾填埋产生的废气污染、渗滤液污染以及其他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现状及主要类型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开始凸显。由于城镇化发展刚刚起步,产生的垃圾问题较少,垃圾处理方式也采用简单的焚烧、堆肥、填埋处理,针对填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渗滤液问题、填埋气体问题等考虑不足,导致填埋区附近废气和渗滤液严重污染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填埋处理的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到2009年,我国约有50%~60%的城市修建了垃圾填埋场,为人民社会生活的正常开展提供条件。

一般来说,按照地形和地质条件,我国垃圾填埋场分为山谷型、平原型和滨海型3类。山谷型填埋场常依山而建,利用山地和山谷形成的天然地理优势,垃圾容量较大,杭州的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即为此种建造方式。平原型填埋场则利用平原地区的洼地结构进行垃圾处理,但是由于洼地面积有限,垃圾填埋场的工作年限也较短。滨海型垃圾填埋场,主要利用海边的滩涂位置进行垃圾填埋处理工作,上海的老港垃圾填埋场即为典型。

3 垃圾填埋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1 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污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第一,加重温室效应。作为温室气体的一部分,二氧化碳和甲烷在温室效应产生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推动作用。第二,加重大气污染。垃圾填埋场中各类垃圾混合所产生的臭气对周围的空气造成影响,不利于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第三,破坏周围植被。垃圾填埋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影响植物根系周围的氧气容量,导致植物光合作用无法有效进行,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3.2 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垃圾渗滤液一般为垃圾自带的水分或者因为天气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水分。比如雨雪天气所产生的降水,覆盖在垃圾表层,与垃圾混合并渗透进覆土层,产生浓度较高的废水,造成渗滤液。由于垃圾成分复杂,掺杂有重金属、有害物质等,严重影响周边河流及地下水水质。另外,垃圾本身回收过程中自带水分,加上回收或者堆积过程中的降解作用,同样可能产生一定水分。此种情况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渗透进周围覆土层,威胁附近水源,并影响周边土壤安全及植被生长,对生态环境保护也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3.3 垃圾填埋容易产生的其他问题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填埋工作处理不当或者垃圾的过分堆积等,还可能产生其他的问题,比如土地资源占用问题、地面沉降问题。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留下的环境隐患仍然持久。

4 有效治理垃圾填埋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4.1 表面覆盖处理技术

表面覆盖处理技术主要是在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通过覆盖材料的有效选取,利用合理设计覆盖厚度和覆盖物外形的方式,避免氣体污染的产生,减少垃圾渗滤液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促进生态恢复工作的有效展开。一般来说,表面覆盖材料的选择与可投入的费用和生态恢复要求直接相关。低投入可选用的覆盖材料主要有粉煤灰、炉渣等。

4.2 微生物恢复技术

微生物恢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真菌和细菌恢复污染土壤的植物生长能力。该技术通过降解过程中加入微生物,将污染物转换为无机物,实现土壤条件的转变,或者已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清除。

在实际的微生物恢复技术应用过程中,为提高微生物的作用效率,提升污染物降解率,需要从垃圾填埋处理的土壤中进行微生物的提取。因此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放置污染物的鉴定和监测以及受压迫环境中微生物发挥作用的办法选择。尤其对于垃圾临卸点,按照微生物的作用机理,生物工程菌的应用办法以及降解菌选育方式等进行微生物工作研究,是当前微生物恢复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4.3 植物恢复技术

植物回复技术主要从垃圾临卸点的土壤条件出发,进行植物引种、培训和驯化,重建植物群落,改善生态环境。该项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充分利用垃圾中的有效成分。植物本身的净化作用能够处理应对垃圾中的污染物。通过马尼拉草、苜蓿、话梅草等对氮、钾、磷等物质的有效吸收,能够增强土壤固土保水效果,提高土壤利用率。第二,能够吸收重金属。垃圾成分的复杂化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多。利用目本植物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金属成分进入食物链的危险。另外,通过小气候效应的发挥、减尘与净化效应的实现,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实现对某一地区小气候的有效调节。

4.4 建设配套的环保设施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当属渗滤液和废气。因此,垃圾填埋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和废气的收集、处理、利用是治理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垃圾填埋场都能够按照规范在填埋库区设置截洪沟、拦水坝等设施,做到雨污分流。但是一些老旧的填埋场在建设初期没有充分评估渗滤液的环境危害,忽视了防渗等工程措施,设置有害气体卫生防护距离往往也达不到规范要求。建设配套的环保设施,一是要建好污水防渗收集系统,通过在填埋场内铺设无纺纤维布、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碎石等防渗水层,防止渗滤液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二是要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把收集到的填埋渗滤液经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三是要在填埋区设置垂直排气石笼加导气管等设施,控制气体横向迁移,收集的气体通过管顶安装的燃烧器燃烧或利用。四是要规范设置有害气体卫生防护距离,预防气体中毒等事故。

5 结语

垃圾填埋工作通过占据大量土地资源的方式进行,因此需要同时兼顾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工作,将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问题、渗滤液问题以及其他污染问题等进行有效控制,结合表面覆盖处理技术、微生物恢复技术以及植物回复技术等,实现生态修复过程的精准化管理,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廷山,范晓平,康振同,等.垃圾填埋场封场景观与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应用[J].环境工程,2010(28).

[2]陈鹏远.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8).

猜你喜欢

生态保护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提高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意识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