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哀)弃妇,恨(狠)弃妇

2017-04-20孙英凤

文理导航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古希腊

孙英凤

【摘 要】借助中西方文学中对弃妇的形象的诠释和定义,深入剖析中西方文化对待女性婚恋的差异性,以期女性的爱情和婚姻幸福。

【关键词】民族精神;中西方文化差异

弃妇,自古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象,似乎每每涉及到弃妇时,呈现在欣赏者眼前的总是那爱恨的形象,惹人怜爱,纠人心碎。其实早在《诗经》中,弃妇就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主题了,《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小雅·白华》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将一个个弃妇形象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相似地,在孕育了西方文明的古希腊文学中也出现了弃妇题材,恐怕欧里庇德斯笔下的美狄亚是逃脱不掉西方最早的弃妇的称号了。不过,中西方的弃妇在遭人抛弃,演绎悲惨的同时,也显现着不同的特点。我们似乎可以从这些不同当中看到东方女人的温顺,贤惠,知书达理,西方女人的热情,勇敢,爱憎分明。

《诗经》中,《卫风·氓》是和《美狄亚》最有可比性的作品。

首先是婚前,氓以贸丝为名来提亲,但是因为没有媒妁之言,“我”只能送氓到河边,还要解释自己的心意——并不是我不想和你在一起而故意拖延时间,而是没有媒人,不合礼法,希望你不要生气啊!秋天吧,秋天你请了媒人来,我就嫁给你。总之,在中国,没有媒人之言,没有父母之命,女人只能等,等,等……美狄亚就不同了,当与前来盗取金羊毛的伊阿宋一见钟情时,她可以倾其所有,义无反顾、不择手段地为心上人付出。献出法宝是小,背叛父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为了爱人而杀害哥哥才令人瞠目。面对爱人,为了追逐未知的爱情,美狄亚在经历了一些列大逆不道之后毅然决然地与伊阿宋浪迹天涯。

婚后是一段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嫁给氓的我,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每天勤勤恳恳地扮演着贤妻的角色,即使容颜衰老,也不能动摇我尽为人妻的意念,对我而言,做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便是我一生的理想与幸福。用现代人的眼观来看,美狄亚似乎要更幸福一些,因为婚后她和伊阿宋确实度过了一段快乐日子,并生下两个儿子,似乎这段幸福证明了她当初的选择的正确。

但是,世事难料,男人的喜新厌旧便是女人的悲哀。面对毫无道理的休妻,面对毫不犹豫的薄情寡义,我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除了默默地忍受痛苦与委屈,自哀认命外,我别无选择。任何的反抗,报复,都是不合礼法的,也不是我一个弱女子所能为。相比之下,伊阿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或许是爱愈深,恨愈切吧,在伊阿宋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抛妻弃子,欲娶他国公主时,美狄亚这个火一般的女人便展开了彻底地复仇计划。她要将丈夫,公主,和那女人的父亲变作三具尸首。为了复仇,她不惜利用亲生骨肉,甚至于搭上两个儿子的性命,在杀死情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报复伤害过自己的负心汉,让他饱尝痛失所爱,断子绝孙的痛苦。另外,復仇前,美狄亚还联络了后台,为自己留下了后路,如此周密而凶残的复仇计划,不得不让我们再一次被她的智慧所震动。

看到了中西弃妇对相同遭遇做出的不同反应后,我们不得不静下来思考这背后的原因。

自然环境作为外因的一个方面,对中西性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希腊地处要害之地,是先进文化和技术的集散要地。湛蓝的爱琴海孕育下的古希腊民族习性产生了重视个性张扬、能力发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重视现世生活的文化传统。所以美狄亚的爱憎分明正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地大物博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活也同样造就了中华民族追求含蓄、低调、谦忍的性格。

更值得注意的是,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地位以及性格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说,这是根源性因素,影响至今。古代奉行的社会总规范《礼记》认为妇女是服从人的。那“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德”恰恰明了一个问题——女人一生都从属于男人。《易经·系词》曾载:“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健也;坤,顺也;乾刚坤柔。”虽然多年来“夙兴夜寐,靡室劳矣,靡有朝矣”,面对丈夫的负心,兄长的讥讽,我也只能自哀自悼。到后来,我们更能见到生女不举,妾换马等一类荒谬现象。相反,美狄亚则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首先在古希腊旧神谱中,女性地位比较高,神话中的很多女神天性嫉妒,具有要求与男人平等的欲望,美狄亚中她更曾用“购买”一词来形容女人选取丈夫,可见在潜意识里她们都是与男人处在平等甚至更高的位置上。

然而,随着中西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中西性格达到了融合。东方女人在保持知书达理的传统的同时,也具有西方女人的热情与活泼,更加增添了自己的魅力。她们同样是独立个体,拥有自己的事业与追求,弃妇早已被说淘汰,女强人倒是层出不穷。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论及“士之耽兮,尤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时引起史夫尔夫人之言云:“爱情于男人只是生涯中一段插曲,而于女人则是生命之书。”可谓中外同慨。我们只希望,爱情这只美丽不凋的人类之花能在中西合璧的完美女人身上绽放耀眼之光芒!

【参考文献】

[1]欧里庇得斯.美狄亚[M].

猜你喜欢

古希腊
快乐在哪里?
古希腊之旅
快乐在哪里
从艺术品中走出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阿波罗篇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刍议《伊索寓言》中的狐狸意象及象征寓意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古希腊葬礼竞技赛会初探
榨橄榄器
绿色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