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常规稠油油藏可动凝胶调驱技术

2017-04-19周自阳

魅力中国 2016年20期
关键词:采收率

周自阳

摘 要:某河油田Y块属于高效水驱开发区块,当前正处于开发后期,此处具有较高含水量的油藏。该区域具有区块含油层系较多、油层非均匀性较强、原油粘性强等特点,导致该处油藏开发过程中出現较多矛盾,若仅靠常规水驱采收率难以有效提升区块产量,基于此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区块油藏特点的技术。本文就Y块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展开研究,为提高区块油藏采收率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调驱 可动凝胶 采收率

可动凝胶调驱技术是在传统调驱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调驱技术,该项技术主要通过凝胶的流动性,发挥凝胶改善有水流独比,并对油层吸水剖面进行有效调整,促进油层深部液流转向,在此基础上扩大注水波和体积,该项技术适用于质地不够均匀矛盾突出的普通稠油油藏。本文就以某河油田Y块为例进行可动凝胶调驱研究。

1、 Y区块地质特征

Y区块位于某区域南部,该区域大洼断层上升盘,该区域东部区域为S块,此地总体为大洼断层切割形态,构造出的轴线形状呈现近东北向。河油田发育初期有2条断层,分别命名为大洼断层和35断层,造成这些断层的原因主要是地形转折导致局部出现断裂,后长时间继承性发育。该处断层断距大、延伸线长、倾斜角度小等特点,因此会对河油田的沉积作用起到一定调节作用,且会对河油田边界及格局造成一定影响。

2 、可动凝胶驱油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2.1 可动凝胶注入地层后的流动行为

为研究可动凝胶注入底层后实际状况,现采用模型模拟方式,采用长模型模拟Y区块可动凝胶驱油开采,由于可动凝胶体系注入岩芯时未初凝时流动性与一般聚合物较为相似,且可在其中有效流动,改善油水流度比,增强阻力系数,驱替压力上升,产出液含水量下降。之后采取“关井”措施,逐渐形成可动凝胶,一些渗透孔隙会被堵住,且后续水驱表现较高启动压力,凝胶在后续水驱动下前移,并不断出现新的堵塞,因此压力值逐渐增大至上限。此时处于水驱前沿部分的凝胶出现突破现象,造成残余阻力系数较高。即通过注入可动凝胶驱油不停调整内部矛盾,实现波及体积的动态改善,其采收率橡胶传统水驱提升6.6%。

2.2 可动凝胶驱油调剖、驱油作用

为研究可动凝胶驱油调剖、驱油作用,现对Y区块油田渗透率进行研究,采用并联的两根管填砂后进行凝胶驱油效果研究。模拟结果见图1。从图3可知,凝胶刚注入时尚未形成凝胶,因此会进入高渗透层,并进入深部,有效改善油水流度比。待其成胶后可有效封堵孔道,便于后续注水可有效进入小孔道驱油,缓解层间及层内非均质矛盾,,实现波及体积的动态改善,在聚合物驱基础上提升采收率。此外采用并联的两根管填砂后进行聚合物驱后可凝胶驱油开采效果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聚合物驱动动用高渗层,并在注入凝胶后得到有效改善,低渗透层采出程度相较于高渗层有效提升,且可有效提升采收率。

3、注入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多方案优选

利用美国某公司研制的渗透率调整软件进行不同聚合物浓度梯度与不同注入段塞体积大小双因素有效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模拟方案,结合技术经济结果,将注入压力水平作为基本参考因素进行方案选择,最终选定方案为:前置段塞+主段塞+辅助段塞,其主段塞部分构成为1000mg/L(聚合物)+40mg/L交联剂+350mg/L调节剂,辅助段塞部分构成为900mg/L(聚合物)+32mg/L交联剂+350mg/L调节剂。设置注入体积为0.08PV,主段塞注入和辅助段塞注入分别为0.052PV、0.027 PV。

3.2 方案实施及流程控制

驱油体系性能与凝胶体系注入底层后发挥的调驱作用有重要关系,在体系配制到其注入地层过程中,会经历临泵、管线、阀门、井口、砂体、岩石等部分的剪切力和吸附力,在此基础上研制出计配站撬装式注入工艺。试验中采用现场取样并在实验室培样方式进行比对,对所有环节成胶性进行实时追踪。统计结果为体系从注胶——注入井口其年度损伤率在2%-12%之间,且临泵剪切不足5%,由此可见凝胶体系可在地面流程可保持良好状态。为验证凝胶体系进入地层后其状态及性能,选取该区域序号为16-11井进行可动凝胶溶液返排试验。试验后发现该处地层可明显返排出可动凝胶溶液,测定其粘度达到2800mpa.s,由此可见可动凝胶溶液进入该区域底层后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

结束语:

通过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在试验区展开研究,发现该处生产形势相较于其他通过常规手段处理的区域具有明显优势,日产液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试验的半年内其日产液量850m3下降至700m3,产油量有37t上升至77t,含水量有92%下降至89%,由此可见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具有明显效用。

参考文献

[1] 吴瑞坤,康万利,孟令伟,吴晓燕,蔡晓军. 北布扎奇油田聚合物弱凝胶体系的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2] 刘清峰,刘建忠,邓常红,孙超,敖耀庭,向甜. 一种适合底水油藏的调驱剂体系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3] 王桂勋,唐洪涛,张桂意. 胜坨油田污水水质对聚丙烯酰胺凝胶堵剂成胶影响研究[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03)

猜你喜欢

采收率
Q井区标定采收率及计算可采储量研究与应用
升级流场管理 提升水驱油藏驱油效率
侧钻井试油工艺浅谈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藏提高采收率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