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04-19吴伟李金慧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浅阅读新媒体

吴伟+李金慧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来源也非常广泛,信息的复杂性相对来说也比較高,所以,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过去的经典阅读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浅阅读”。鉴此,作者针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课外阅读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以便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课外阅读 浅阅读 深阅读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严重地冲击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阅读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新媒体的发展,使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再受时间、空间、载体的限制,新媒体无疑是最佳的阅读平台,为大学生的阅读开创了无限的空间。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都是来自媒体,在这样短而快的阅读中,信息的获取就会变得无比快捷,但在享受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弊端,如:断章取义、功利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其阅读形式也大多是浅阅读、娱乐阅读、快餐式阅读。怎样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重拾过去的经典,是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严重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重拾深度阅读的意义

阅读有狭义上的阅读,也有广义上的阅读。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人们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充实自己,在不断探索以及反思的过程中,接近事物的本质,从而科学有效地培养和增强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讲的深度阅读是相对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以碎片化阅读、娱乐性阅读等一系列行为为目的的浅阅读而言的。其“深”所体现的不仅仅是阅读内容的广度以及深度,还表现了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完善人格的追求等。从辩证的角度来说,深度阅读是一个阅读、实践、印证以及反省的过程。与深度阅读相对应的是浅阅读。浅阅读的性质与深度阅读的性质也是相对的,即浅阅读是简单、轻松,具有娱乐性、适用性等特点为目的的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相对来说良莠不齐,并且碎片化的趋势也比较严重,这就为浅阅读埋下了伏笔。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阅读还有关系性阅读的特点,例如,我们比较常见的微信朋友圈阅读,多数情况下都是相互转发、分享、链接的,在当前我们可以将它形象地比喻为“刷屏阅读”。通过这种阅读形式来获得的信息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都是集中在娱乐性较强的爆炸性信息上。就目前大学生来说,大多都比较喜欢这种图片、短讯的阅读方式,它越来越深地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长篇文章、需要花费时间来思考的文章、具有意义深远的文章等,失去应有的阅读耐心,而将娱乐作为阅读的目的,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在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引导,无论是从创新性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品格塑造方面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

(一)阅读信息的“碎片化”,导致注意力分散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阅读信息的“碎片化”,而导致当代大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思维的深度。著名学者詹姆斯·默盖尔将阅读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以及探索性阅读。我们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触及的层次会有所不同,层次的不同所代表阅读的深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快读、慢读、粗读、细读等,一系列简单并且快速地浏览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发展的速度更是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在公交车、地铁、马路、大学校园以及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有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他们手眼并用,全神贯注地浏览着手中的阅读器。这样的情况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所“切碎”的不仅仅是我们看到信息的本身,它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地“切断”了人们思维的深度。简单、快速、便捷的碎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广大群众浅阅读的心理。从快餐文化、娱乐信息、八卦传闻、段子手、流行语录等快速获取信息,人们阅读的过程还伴随着删减、转发的过程。因此,人们的阅读行为越来越快,阅读时间越来越短,甚至有的时候来不及阅读就被下一条信息所占据。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思考的余地以及深入交流的时间。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他们无论是在阅读上,还是在思维辨别上都是一个最佳时期。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他们应该通过严肃、认真的阅读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观以及认知度,从而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但是,这个时期大学生的阅读功能却逐渐被“碎片化信息”瓦解,将“浅阅读”变成他们唯一的实用主义的阅读。

(二)大学生产生随意、功利、从众以及娱乐的阅读危机

“浅阅读”虽然给人们带来的信息非常丰富,但大量的娱乐以及相关内容不仅占用了人们深度阅读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浅阅读”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阅读行为上,例如:随意性、功利性、从众性以及娱乐性。对于“浅阅读”来讲,它在无形之中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让人们习惯于依靠提问、搜索以及交互获得知识碎片,对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价值度都没有过多的要求。这些信息多数都是人们推荐出来的,对于读者来说,他们都是被动的接受。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名词,例如:“被阅读”“占位阅读”等。假如“浅阅读”全部占位,那么,大学生的见解以及思考将都会与“碎片化信息”如同镜花水月一般虚无结缥缈。当前大学生“浅阅读”的行为还表现在文凭热、考证热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中。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信息不仅仅是因为个人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以及校园等大环境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里借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都是些工具书、试题集库等,还有的出现了计算机+英语+专业课的现象。我们在微信、微博以及QQ朋友圈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被转发的考试经验、面试经验等,而这些信息的转发量以及阅读量相对来说都比较高,有的甚至在瞬间被刷屏。对大学生来讲,便捷、丰富的数字化信息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相对比较轻松、愉悦的阅读物来作为专业学习的调节以及补充。这种学习方式固然好,但是还有许多学生不能科学理性地把控阅读的度,而是将学习的调味剂娱乐化。如此一来,我们所说的“阅读”将会变成“悦读”。因此,它的意义也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大学生除了喜欢欣赏一些娱乐性较强的内容外,还喜欢阅读一些娱乐性较强的语言,例如:一些有关八卦的微信公众号都会吸引较多的人关注。新媒体环境下,“浅阅读”在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将会在无形之中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同样这也是高校面临的一种挑战。究竟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拾以往的经典阅读,怎样才能通过阅读来建立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系,这是当前教育者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深度阅读”的有效举措

(一)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科学有效的结合

一般情况下,接收者心目中的媒体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媒体内容的期望值。当前新媒体的形式层出不穷,功能也各不相同。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因人而异,根据他们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以及使用程度,适时地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机的互补。例如对传统的读书会来说,可以建立一些虚拟的团体、网络空间,并通过阅读分享来进行再生以及拓展,或者开通一些微信、微博、QQ群体、博客等一系列的社交媒体平台。高校图书馆也需要不断创新阅读服务,改善阅读环境,不断实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平衡发展。总之不能片面地将某一个媒体,从整体传播中抽出来单独评价它的优劣,必须要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机的融合以及在功能上的叠加,进而形成一个移动互联网微传播和传统阅读媒体相互叠加的有效载体。

(二)要对阅读内容进行多层次的导读

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将阅读信息传播给大学生是一种职责。所以,必须要将阅读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吻合,要简明易懂,以便大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经常会出现阅读内容选择难、阅读内容枯燥无味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宽阅读渠道,不断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导读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从阅读内容的害怕进入到阅读内容的享受。比如可以科学有效地利用名人讲座效应、微课、微信、公开课、微博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导读。就拿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时事性问题来说,就可以利用图书馆来向大学生推荐比较热点的专题,还可以邀请相关人士针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交流。

(三)建立一个多主题的阅读群体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表明,个体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都会采取与周围群体一致的心理以及行为倾向。鉴于此,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特别关注群体的参与度,大力发扬联动式推广。我们这里所说的连动式推广,是指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阅读推广主体联合起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受益。例如在大学生课余可以联合相关院系、大学生社团、班级、共青团等举办读书节,开展红色经典、经典文学名著等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论坛、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便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新媒体,树立正确的新媒体阅读观念,加强文化比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或理性抉择,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经典阅读为导向的原则,建立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不断消除新媒体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在开展活动之前,组织者必须先进行宣传动员,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作进一步的互动和交流。如此一来,不仅活动形式得到了丰富,还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

总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由于受到传播媒体内容以及自身所处大环境的影响,其课外阅读效果、阅读方式、阅读时间等相比于传统阅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大学生课外阅读带来许多影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位,以及基本的价值取向,并借助新媒体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指导,让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有效阅读,不断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形成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与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吕冬梅.基于多校区大学生阅读新特点的阅读指导策略[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0(2):53-56.

[2]刘静.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和阅读推广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8):4-6.

[3]江姗姗,袁曦临,王琳琳.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的实证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J].情报探索,2010(10):12-16.

[4]付梅,刘娟,葛明贵.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变与大学生阅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27(2):113-115.

[5]朱咫渝.网络超文本阅读研究—— — 基于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116-119.

猜你喜欢

浅阅读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