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亲俨然已是新民俗

2017-04-19许智博

南都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年轻人

许智博

某婚恋网站发布的《2016单身人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20%的人表示一年内被父母逼婚(催找对象)次数超过12次,近半单身男女表示逢年过节必遭遇催婚(催找对象)。2017年春节七天假期,至少要进行8场相亲的人达到54.7%。这种“赶场式相亲”的人群中,深圳较为突出,有近三成的深圳单身男女坦言春节期间将进行“赶场式相亲”,其次为北京、广州、武汉和长沙。

相亲兴起

在我30岁之前,一男一女隔桌而坐、待价而沽式的相亲,仅仅存在于春晚的小品,或者春节档的贺岁片里。

或许是阅历实在有限,回顾我们父母一辈们的姻缘,响应国家晚婚晚育号召把自己变成大龄知青最后被朋友撮合在一起过日子的有之;稀里糊涂跟自己从小玩大的邻家孩子发展成两口子的有之;反抗父母意愿敢于跟工作中同事私奔远走他方的有之;上了大学把自己同班同学变成一家人的有之。但好像没有什么正襟危坐、讨价还价而来的婚姻。

在“相亲”变成让很多单身狗内心抗拒的“病毒”之前,它本来有一个暧昧而略带温情的形态:“介绍对象”。在我们曾经居住的小城小镇上,“介绍对象”是一种常存于四季的社交活动,它通常由父母单位里的中年阿姨发起,形式柔软,以至于让儿女们不好抗拒。但正是这种柔软,给了参与者们一席回旋的余地,缓冲了被功利而坚硬的结婚主义内核硌得肉痛的程度,让大家免于计算自己的心理阴影面积。

在小城市的熟人社交关系里,事先已经被介绍人在心里掂量过彼此分量的男女,通过“介绍对象”最后去领结婚证的比率,相比于现在婚介网上简单粗暴的数字化匹配,可以说是高到不知哪里去了。我的很多高中读了理科的男同学,在大学毕业回到老家后,都是靠着这样的方式娶了同届高中读了文科的女同学。

第一次让我感到“相亲凶猛”的时间点,是在五年前的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在杂志社地下一层的餐厅里,诸位同事都在拿着自己的春节逸事就饭吃,一个还在设计部实习的90后女孩说,这个春节,她被父母逼着参加了三次相亲,其中一天还是那种“8分钟相亲”的车轮战。我们一边听她说,一边脑补着10年前徐峥刚出道时那部《爱情呼叫转移》里的画面,安慰她说,估计你妈只是想让你多点人生体验,只听说过在牲口市场上配种的,没听说过在这样的相亲里找到真爱的……

结果我们这些乌鸦嘴一语成谶,这个女孩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男朋友。

现在不得不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那时有家有室的媒体人,丝毫没有感受到那开始变异的时代脉搏,我们不仅没太把婚介网站在美国上市当太大的新闻,还嘲笑着《非诚勿扰》主持人一边代言着婚介网站,一边乱点鸳鸯,使用着根本不是来相亲的野模儿来充数,用名花有主的IT女白领为某大门户网站做形象宣传。却没有冷静想想,这种广场博弈式的相亲节目,既然能迎合如此之大的受众市场,是否代表了某种隐藏在男女关系之后的社会价值和人际关系的重构。

在后来的五年时间里,在线婚恋交友市场的规模从6亿人民币增长到30亿人民币,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婚介网站的数据就像是一把刻度尺,显示着不同代际的人在婚姻态度上微妙的博弈和变化。来自51调查网的一份问卷调查称,81%的被访者对“相亲”持肯定态度,其中32%的被访者认为“相亲”是一种很好的婚恋方式,为找到理想伴侣提供更多可能性,4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合理现象。在回答“自由恋爱和相亲,您觉得哪种更容易得到真正长久的婚姻”这一问题时,16%的人回答“自由恋爱”,11%的人回答“相亲”,还有72%人说“不一定”。

父母催婚

正如相亲节目从擂台式的《非诚勿扰》升级成了更劲爆的群殴式《中国式相亲》,“421型”的家庭结构下家长的心态失衡,让相亲不再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的逼婚和催嫁,让相亲这个曾经调性轻松娱乐的狗血话题开始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里变得易燃易爆炸,而且傷害指数逐渐升级,尽管嘴上自嘲“相亲是一个不断否定别人肯定自己的过程”,但自己也明白每次相亲都是一个“从期望到失望的恶性循环”印证过程。

而从近两年随着90后一代步入“成家”的年龄,与家长“苦战”的社群在80后一代的剩男剩女基础上又开始加入了新生力量。更开阔的知识视野、更多元的价值观、更不愿意被束缚的生活态度,让90后跟他们上一辈的拉锯战更加白热化。

每逢春节前后,关于相亲的狗血新闻便开始不断发酵,乖顺地跟着爸妈几天时间见几十个相亲对象那是常规新闻,害怕相亲患上“年关焦虑症”求住院的女士、逼着38岁女白领与水泥工相亲的父母,宛如一幅幅奇闻逸事的浮世绘。

现在大年初一不扫地的习俗不知道还有多少父母遵守,但是数据不骗人,大年初一押着孩子去相亲,已经成了很多父母们最着急的事情。珍爱网发布的《2016单身人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20%的人表示一年内被父母逼婚(催找对象)次数超过12次,近半单身男女表示逢年过节必遭遇催婚(催找对象)。2017年春节七天假期,至少要进行8场相亲的人达到54.7%。这种“赶场式相亲”的人群中,深圳较为突出,有近三成的深圳单身男女坦言春节期间将进行“赶场式相亲”,其次为北京、广州、武汉和长沙。

新民俗

为什么曾经四季通行的“介绍对象”会大规模地集中到了本该陪伴家人的春节?这个答案或许要从一组看似无关的数据里寻找答案——在2016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而在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出生于1980年后的新生代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可以说,正是这个群体,撑起了相亲市场的主体。

在流动人口分布上,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不管对外来人口态度友好与否,依旧扮演着人口抽水机的角色,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群无法逃离。走出象牙塔意味着一个年轻人相对稳定的社交关系打破重建的过程,进入社会之后,工作和生活的高压,更敏感、功利的人际关系,以及大多数企业对于办公室恋情的无条件扑杀,让很多在大学时期没有经历恋爱和确立感情关系的年轻人更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即便社交app的口号再动听,这个时代也早已经告别了网恋的浪漫,微信里更多的都是关于工作的群聊。

在平时,电话和微信那头的父母再催着相亲,孩子们都可以当作耳边风,但春节归乡却是一个躲不过见面的坎儿,等待着瓮中捉鳖的父母们成为了一群单身年轻人的集体焦虑:要么是委屈自己换父母开心YY一下,要么是两代人翻脸连春节都不愉快——于是,逃离北上广的轻松惬意到家门之前就结束了,年轻人会换上一张表演型人格的脸。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婚介网站的app应用在春节前点开率要比平时高出30%的缘故。而有需求就有供给,婚介网站和机构则更是与时俱进,高举新时代的婚恋观:现实、讲究物质利益、缩短时间。其实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春节“相亲季”在硬币的另一面是:一个针对自己的巨大的商业陷阱。在这个婚介网站广告的重点投放期,无论是家里的电视、电梯里的平面广告、公交车的小屏幕,还是户外的巨型广告屏,滚动播出的相亲网站广告随时都可能勾起家长唠叨孩子相亲的欲望,让年轻人不胜其烦,无处可遁。在这样的天罗地网之下,大多数人只能乖乖就范,在咖啡混合着炒菜香气的咖啡馆、茶香夹杂着炸鸡味道的茶馆里,由长辈们陪着与桌子对面的另一个相亲对象亲友团进行无休止的团战。

同样需要搭这趟商业便车的还有其他的行业:比如在随手搜到的10篇关于如何提高春节相亲成功率的“攻略”“指南”“宝典”的微信公号文章里,最后总是有各个地方区域的房地产商、汽车经销商、家居商场、服装品牌甚至是整容医院和美容院们若隐若现的身影,与快餐式相亲的功利性调性出奇相衬,毫无违和感。

新世代的人口分布特点,以及各种商业力量不怀好意的推波助澜,让今天的“相亲运动”白热化。大规模相亲行为的基数,自然“提高”了配对的成功率,想讨个好彩头的婚介网站和家长们更加迷信春节是个不能错过的相亲季,甚至小城里嗅觉灵敏的个体户媒婆都会抓住这个为期七天、旱涝保收的丰收期,少则三五万、多则八九万,为自己新一年的营生先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我们很难判断热闹非凡的相亲活动,对中国逐年下降的结婚率和逐年攀升的离婚率做出了多少贡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中国式“相亲运动”无非是传统、制度、社会、商业在各自的转型期如经纬线胡乱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幅怪诞风俗画,它的卷轴才徐徐展开,在一两代人的集体行为模式养成之后,相亲可能就是未来中国人春节的新民俗。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年轻人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这届年轻人,克花
你猜不到一个做饭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年轻人如何理财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两年下降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