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团出国丢脸难道仅仅是素质太低?

2017-04-19李方

南都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荣辱乱丢垃圾旅游团

李方

人们在群体中寻找安全感,也在群体中放纵自己,做出那些自己一个人很难做到的事情。

春节后又一波中国游客在国外丢人现眼的报道出来。加拿大航班上占人家空姐的座位睡觉还撒谎,被警察请下飞机。在济州岛机场乱丢垃圾,满地狼藉无法下脚。值得庆幸的是,今年还没到大闹外国机场的档次,毕竟有进步。

我估计又是旅游团干的。拿在机场乱丢垃圾来说,我也算每年都旅行,去过十几二十国,还真的很少见单个中国游客随地乱丢垃圾的。一个人或三两个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制约,也就是入乡随俗,人家都不丢,你也很难丢得出手。

但是旅游团不同。旅游团整体素质是比自由行散客低一点,但不至于低到不懂不能随地丢垃圾,或者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今天我想分析一下深層原因,可能大家还没想到。

第一个是克服对陌生感的恐惧心理。人到国外,在陌生环境里边,单个人或少数人肯定比在国内更加小心,比如特别注意不要随地丢垃圾。但如果是一群人,比如几十人的旅游团,情况往往大不相同,甚至变本加厉。这是因为,虽然你面对的大环境是陌生的,但小环境(旅游团)却是熟悉的、同文同种的,这时候为了对抗陌生的大环境,可能人们会本能地放大旅游团的整体存在感,表现出在国内都未必有的豪迈和满不在乎,说话声音更大了,谈笑也更奔放,诸如此类。这种感觉或许还不错,甚至暗生出一些骄傲:你看,虽然我在国外,但我不怕,我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我在哪都一样,我都是我!

总之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和抚慰,用夸张不羁的言行,去抵抗陌生大环境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压迫感,让摇摇欲坠的自我获得片刻的安稳。旅游团,则提供了实现这种自我心理暗示的空间,并且每个团员都倾向于用夸张的言行去不断“喂养”这个空间,就像围坐火堆的每个原始人不断把小树枝投进火堆,为安逸的集体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觉得,这样的默契和互相激励,可以对抗身后无尽的黑暗,以及黑暗中窥伺的野兽的眼睛。

每个旅游团或多或少都会有放团员自由活动的行程安排。那时候,他们几乎不需要提醒就立刻回归正常,说话声音也小了,也不那么肆无忌惮地东张西望了,跟自由行的游客几乎没什么差别。比如在国外的饭馆里,如果中国游客只坐一桌,声音绝不会比当地人大。但如果坐两桌以上,那一定是旅游团集体行动,只要有屋顶,基本上会制造出远远超过索尼或bose音响的混音效果。

第二个原因或许更有意思:荣辱。一个人,是什么原因驱动他在群体中做那些过分的甚至错误的事情,而在他独处的时候很可能不会去做,比如在机场乱丢垃圾?一个人在组成团时,实际上他是把一部分自我让渡给那个叫旅游团的东西,实现自我扩张,从而让自己在心理上感觉更舒适更安稳。同样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他的荣辱也就不再仅仅是个人荣辱,而变成旅游团集体荣辱的一部分。哪怕他做错,丢的首先是旅游团的脸,而不仅仅是丢个人的脸,并且无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于是,垃圾你丢我也丢,反正挨骂也首先是旅游团这个集体挨骂—“中国人太没教养”“中国旅游团素质太低”,反正骂不到我具体张三李四太没教养素质太低。好吧,敞开干,管他娘。

人们在群体中寻找安全感,也在群体中放纵自己,做出那些自己一个人很难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在整体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不论是在语言不通面孔不同的国外,还是在潮流涌动形势逼人的国内,往往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拿参加旅游团的人来说,很多平时都是很好很规矩的人,恰恰是在国外的陌生环境中,在临时组成的小团体里边,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了恶劣印象。大概也正是这种原因,当我们看到类似报道,觉得怎么奇葩都跑到国外丢人现眼去了,这个锅我们不背。事实上,那正是人们在环境压力下的应激反应。

有药吗?不断宣传和批评肯定有用,但最终解决办法还是得多出去走走,见多了,不再觉得国外陌生环境给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再看见一个会讲中文的就像见了亲人,那时候情况可能会好得多。

猜你喜欢

荣辱乱丢垃圾旅游团
无题(新韵)
沙漏
漫画
1.7亿件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管教晚矣
送通知
我想抚摸你
误入古堡
跟美女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