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7-04-18杜威

价值工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校园贷消费观大学生

杜威

摘要:随着针对在校大学生信用卡的停用后,校园贷开始兴起,风靡大学校园,但是部分网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和降低门槛的方式吸引高校大学生,诱惑大学生超前消费,甚至校园贷已经造成了校园悲剧。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了解校园贷的潜在风险,树立科学消费观,增强自我风险防范意识。

Abstract: As for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credit card, campus loans began to rise, and swept the campus, but some net loan platforms take the false propaganda and the way to lower the threshold to attract college students, lure college students ahead of consumption, and even it has caused the campus tragedy. Therefor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risks of campus loan, set up the scientific view of consumption, and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消费观

Key words: campus loan;college students;consumpti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187-03

0 引言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打着“无需任何手续、三分钟完成办理、当日放款”的广告走进大学校园。但继跳楼、裸条、失联事件曝光后,校园贷风波不断,俨然成为一系列悲剧的罪魁祸首。

1 校园贷发展历程及产生背景

网络贷款产生于信用卡被银行收回后,由于2002年招商银行针对大学生发行了信用卡,很多银行业看到了这块市场,一时间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信用卡风靡大学校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场面。但是实行后,各大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高坏账率、高注销率、高逾期率和高睡眠率这些现象纷纷而至,各大银行开始收不回借款,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同时也会养成大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这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同时开始整顿,2009年,银行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银行金融机构不许向未满十八周岁的在校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对于已满十八周岁的大学生要经过父母的同意,从此各大银行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信用卡从大学校园消失。

随着银行信用卡的消失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购物欲望,更多的购物意味着更高的消费,更高的消费也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消费金融市场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因此吸引了金融消费公司、电商企业和像P2P这样的平台等进入消费贷款领域。这些消费领域的新成员看重的是银行卡覆盖不到的、消费需求旺盛的、接近3000万人的在校大学生。从2014年开始,各大校园开始出现校园贷,铺天盖地的广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在校园迅速发展起来。“90后”大学生面对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心、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和旺盛的消费欲望,他们的消费观也从以前的保守转为超前,普遍渴望消费。而校园贷这种提供分期付款和贷款的消费方式正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像“双十一”、“双十二”各种打折、各类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旅游、服饰、娱乐等多方面领域吸引着当代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正好可以帮助大学生满足这些,同时也为校园贷平台进入校园提供了契机。

目前为止校园贷可以归为三类:一是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分期购物平台,像趣分期、分期乐等,并同时也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贷款服务;二是P2P贷款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贷款、助学贷款服务等,像名校贷、投投贷等;三是传统的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像淘宝的蚂蚁花呗、京东的京东白条等。校園贷基本上是建立在电商平台,贷款流程简单,运行模式大同小异,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和分期购物等服务。这些平台通过交易收取服务费、违约金和利息获取高额利润。

2016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与北京宜信至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一份《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包括252所高校约5万名大学生。报告中指出:50.84%的在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没有盈余,23%的在校大学生经常感到资金短缺,只有15%的在校大学生没有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据了解,不少在校大学生属于易冲动型的消费人群,对自己每个月的资金不能明确地预算和规划,不能合理地对每个月的生活费支出设置限额,每个月生活费的盈余没有记录,这为网贷的发展做了铺垫。

2 目前高校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学生自己本身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这使大学生有很强的消费欲望。这个群体的旺盛购买力又与资金来源成反比,因为大学生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父母。然而集体生活让他们不自觉地进行相互攀比、彼此模仿,这就无疑刺激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一些大学生对网贷背后的风险了解不够,网络平台打着利息低或者无利息的广告,学生在签署借款协议时对里面的个别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无法理解,稍不留神就会吃亏,背负巨额滞纳金,沉重的债务负担;在校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对违约金、滞纳金和贷款利息等收费项目计算方式并不知晓;还有被一些学生利用了重要身份证件骗贷,这是源于大学对身份信息保护意识的缺失。

2.2 校园贷门槛低风险高的问题

很多校园贷平台都以“无需任何手续、三分钟完成办理、当日放款”等相关广告信息吸引高校大学生,大学生只要将学生证、身份证和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资料拍照上传,同时提供借款人和父母或者教师的联系方式,无需本人到场,只需电脑或手机操作就可以轻松贷到款,为学生解决资金问题。

各别校园贷平台贷款利率不明确,很多平台宣传的是利率0.99%,但是经过计算往往在20%以上,高出银行利率好几倍,根据国家规定这属于高利贷范畴。一旦大学生没有及时还款,贷款学生就会收到狂轰乱炸的催缴电话和信息,甚至会威胁找其家长和老师。近来,一些网贷公司以大学生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借条,当发生违约时,以公开裸照和告知父母来恐吓学生。当然,大学生欠债还钱理所应当,但是这种校园贷已造成很多校园悲剧。

2.3 部分校园贷平台审查不严的问题

某些校园贷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个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前不久郑州大学生小郑因负债接近60万元无力偿还最终跳楼自杀,利用了全班28名同学的个人及家庭信息顺利从14家网贷平台获得贷款,这种审核制度的不严谨不仅给大学生和家庭付出沉痛的代价,也给其它不知情的同学和网贷平台造成一种经济损失。

3 应对校园贷的相关对策

3.1 国家和政府对不良校园贷的整顿

国家和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从申请到审核方面规范校园贷,各地方可以设立相关部门对校园贷进行监管,引导校园贷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对网络借贷中介机构开展虚假宣传、误导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密切观察和跟踪,针对社会上一些不法网贷机构向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大学生开展营销宣传活动、对借款人资格审查不严等行为加强监管和风险提示,建立校园不良网贷实时预警机制。政府各级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和高校要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校园网贷的潜在风险,重点关注有贷款倾向的学生,及时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

3.2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教育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是学生习惯养成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学校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面对当今的各种诱惑,更要注重消费习惯的培养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培养,加强大学生风险教育。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普及金融安全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理性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对自己手里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在不得不贷款时,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筛选出靠谱的网贷平台。并且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利用平时的班会和相关活动,在生活消费、人际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盲从、攀比、不炫耀,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更要培养学生契约精神和信用意识。

3.3 家庭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消费习惯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导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家庭应培养孩子节俭的生活习惯,理性思考,合理消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要攀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消费,不要给家庭造成负担。

3.4 校园贷平台严格审查并控制金额

校园贷平台应该严格审核贷款学生身份信息,并对贷款对象进行筛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贷款金额不宜过高,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信誉意识薄弱,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也要全面了解信息,包括在校的学生、生活方面。无论哪一类大学生,贷款的时间都不易太长,贷款金额也应该控制在较低限度,以免学生负债过多,最后无力偿还。

3.5 提高自我约束力并重视个人信用

大学生在网贷平台申请贷款较为容易,这实际上是“放纵”自己。网上商品琳琅满目,各种节日打折力度大,很容易吸引大学生花钱,大学生的钱无非是来自父母或者是学生兼职,恐怕都是有限的。因此学生的消费能力要与自身的情况相称, “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还需谨慎,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抵制这种诱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还有随着互联网征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健全,贷款逾期和恶意透支将会影响個人的信用,甚至触犯法律,因此,重视个人的信誉也是必须的,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工作以及今后的发展,以一种对社会、对他人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去生活。

随着校园贷的铺天盖地,各地已开始加强监管不良校园贷。2016年3月中旬,重庆银监局、金融办、市教委联合发文,明确规定不允许只凭学生证、身份证等低门槛发放贷款,不允许以手续费、滞纳金等变相发放高利贷。2016年8月30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关于规范深圳市网络借贷借贷业务的通知》,要求仔细审查借款用途,除创业贷款、助学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外,不得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其它用途的贷款。2016年9月7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向各网络借贷中心下发《关于规范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放松对在校大学生的资格条件、借款用途、信息的真实性、还款能力等方面的审核。

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解决短期资金不足,助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契约意识。用不好的话,促使大学生不科学不理性的消费,最终造成负债累累。随着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身的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面对校园贷,应该权衡借贷必要性,评估借贷风险,贷款后是否有偿还能力,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芬芬.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71-72.

[2]陈威中.校园贷的发展与影响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18-120.

[3]黎博,徐加宇.论校园贷风险防范[J].西部皮革,2016(10):121.

[4]詹海玲,叶秀蓉.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机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62-64.

猜你喜欢

校园贷消费观大学生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大学生之歌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