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如何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

2017-04-18蒋其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鉴赏当代艺术美术

蒋其芳

【摘 要】艺术教育是最好的心灵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手段。而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更是让美术鉴赏授课效果更加积极有效。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现状及当代艺术给学生带来的价值,探讨如何将当代艺术较好地融入美术鉴赏课程中。

【关键词】当代艺术;高中;美术;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24-02

一、当代艺术概述

“当代艺术”指的是在现今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所创作的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不仅体现出“现代性”,还体现了各大艺术家从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等多角度对当今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同时,“当代艺术”是以艺术性为艺术目的,对“当代艺术”的艺术性判断,主要是看它是否贴切地满足了艺术家的追求、是否融合了艺术家的感知能力、是否传递了艺术家的经验反应和对艺术历程的理解等。

二、当代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价值

1. 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审美观

高中生并不需要了解当代艺术的全部,而是要用更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观念来认识并接纳当代艺术,接纳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当代艺术运用灵活多变的角度和想象及情绪化的方法,使得习以为常的事情变得有新意、有特点,有利于学生对事物获得新的感受和认知以及增强对新兴事物的包容感。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抽象艺术雕像常常被游客冠以非常恶俗的名字。这些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及了解程度较低,仍处在非常低俗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艺术的宽容度较低,很多人的思维仍然受传统封建思维的影响,无法接纳当代艺术的多样性。而在美术鉴赏课中融入当代艺术能够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阔视野,培养宽容的审美观,获得人文熏陶。

2. 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当代艺术是从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创作艺术品。一件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涵盖了深刻的哲学思想、美学思维、社会文化等信息,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开动思维来仔细了解、揣摩作品中蕴含的各种深意。另外,当代艺术在形式上是不受限制、自由民主的,将当代艺术融入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当代艺术品提出问题,并和老师及同学一起共同探讨,在更深一步了解艺术作品的同时培养其自主思维能力。

3. 利于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

当代艺术的“当代”具有时代性,其在内容表现上是关心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让学生鉴赏完作品后能获得当代的“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艺术家将原画中的耶稣及12个门徒换成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成员。这种把宗教场所转变为教室,使作品的空间产生游戏感,充满荒诞性。它是对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的一种隐喻,红领巾是代表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是“集体主义”的象征,而原作中的犹大,则由一个打着金黄色的西式领带的人物饰演。这幅作品表达了中国社会在经历经济转变时期后,如何面对资本主义降临的意义。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传递出的情感和思想中感悟时代的精神和价值。

三、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措施分析

1.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

美术鉴赏课是高中阶段必修课,但并非高考科目,不管是校方还是学方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在美术课上复习高考科目的现象非常普遍。面对这种情况,要将当代艺术纳入高中美术鉴赏课,首先应转变教师和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态度,学生应清晰地认识到当代艺术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能力、时代精神等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主科学习所需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当代艺术给学生带来的价值,主动学习当代艺术的课程内容,创新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学习兴趣。

2. 在美术鉴赏课中选择合适的当代艺术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当代艺术教学内容是培养具有优秀审美观的学生的基础。在选择当代艺术教学内容时,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选择观念上贴近高中生的当代艺术作品;第二,选择贴近高中生生活的当代艺术作品;第三,选择贴近高中生知识层面的当代艺术作品;第四,选择在形式上能吸引高中生的当代艺术作品。

3. 当代艺术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導入过程

首先,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经验激发其对新作品的兴趣。同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课堂导入方法,如问题导入、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对比”,同一个主题的作品不同的画家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在不同时代反映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老师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艺术的历史变迁及文化变迁,激发对艺术的学习兴趣;最后,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老师可以在传授鉴赏方法后给学生提出一些能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自主思考来对疑难进行解惑,从而获得知识。

4. 当代艺术在美术鉴赏课中的体验式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创新多样化。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当代艺术作品制作成静态或动态的音频图像,让学生从感官上体验当代艺术的魅力。另外,当代艺术中很多作品具有一些工艺性,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件他们可以完成的制作艺术作品的作业,让几个学生一组去讨论及搜集材料,完成作品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启迪思想,感悟作品的创作思维。同时,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个性街道等,并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或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让学生能深刻了解艺术的思想和魅力。

综上所述,尽管高中生及老师都存在较大的高考压力,但是美术鉴赏课给学生带来的宽容的审美观、时代感、价值观、开阔的思维是高考科目所无法赋予的。学校应该重视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将当代艺术融入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观、健康情操、美好心灵的优秀学子。

参考文献:

[1] 侯令.美术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洪义.西方当代美术——不是艺术的艺术史[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 段鹏.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教学模式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4]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鉴赏当代艺术美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美术篇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