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2017-04-17曹丽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运动量偏瘫肢体

曹丽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康复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脑卒中偏瘫患者行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曹丽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康复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康复护理后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脑卒中偏瘫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康复护理,将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肢体功能;护理效果

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大部分偏瘫患者是由脑卒中或脑外伤导致,患者的偏瘫侧肢体会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等反应,导致肌强直和阵挛的出现[1]。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肌痉挛会影响患者肢体的正常运动,并导致关节挛缩、疼痛出现,对患者的站立平衡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了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在48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4.3)岁;22例脑出血,18例脑梗死,4例缺血与出血并存。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4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4.4)岁;23例脑出血,17例脑梗死,4例缺血与出血并存。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康复护理:

1.2.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结合医生建议、患者自理程度、文化程度、家属照顾能力等情况给予患者有目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从而针对性地吊针患者的训练方案。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强化监管力度,使患者能够获得亲人的支持,从而提高其训练的配合度。

1.2.2 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没有出现进展且生命体征稳定时,可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由侧卧位逐渐在床边坐起,将躯干和颈部侧屈,并以健侧上肢手臂为杠杆,使用健侧腿部勾起患腿,并逐渐移到床边。训练时选择40cm高的板凳进行坐位平衡,从而有助于患者下肢的平稳着地。指导患者移动自身的重心,并自觉调整姿势,从而达到作为平衡。

表1: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对照组4453.57±4.0620.15±3.49观察组4460.03±3.9527.73±3.51 T值7.5659.440 P 0.0010.001

1.2.3 站立平衡

患者是否能够站立是其康复的重要转折点。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双足后移并曲髋,嘱咐患者保持躯干伸直和前倾,逐渐前移双肩,直到越过患者自己的脚尖和双膝,将重心放于足上,并将身体向前同时向上站起。在训练当中可使用夹板固定患者的上下肢,同时给予患者外部支撑,注意避免拮抗和协同失衡对患者肌群造成的过分牵拉。对患者关节静息对线进行积极纠正,以改善患者的功能性体位。将1kg沙袋在患者患肢的踝部固定,避免患者膝关节屈曲,同时患者在助行器的辅助下站立。当患者处于站立位时,应嘱咐患者分开双足,尽量与肩同宽,伸展髋膝,从而保持躯干的直立。

1.3 评价指标

将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

患者肢体功能则使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予以评估,上肢功能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66分和34分,分数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由t检验,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若P<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在发病过程中受到了损伤,因此会出现肌肉挛缩、肌张力增高等现象,这种中枢性瘫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和干预,那么不但会导致患侧肢体和肌肉的萎缩,还会致使关节变形和挛缩,引发肢体疼痛,降低患者的运动能力[2]。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了康复护理,相较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更优。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康复护理能够恢复患者自身的本体感觉,使其对于步行的记忆得以恢复,并降低异常性张力。另一方面,护理中各项措施都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而且训练项目的难度逐渐增加,并以患者是否能够独自站立为分界点,再逐步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使患者能够按照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康复模式进行恢复,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及时鼓励和表扬患者的每一次进步,从而给予患者心理暗示,并激发他们潜在的行走意识,从而显著提高训练的效果[3]。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1]宁文帅,于凤伟,杨洋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90-1492.

[2]许凤莲,叶兰芬.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01):163-164.

[3]陈赟,钟印芹,张广清等.专人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后遗症家庭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09):654-656.

猜你喜欢

运动量偏瘫肢体
大树的日常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